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梦入红楼之薛蟠> 第41章 县学

第41章 县学

  虽然通过了院试。但是正如薛蟠之前所预料的。

  这一次,他没有取得案首的成绩。

  对此,薛蟠自己倒是没有什么。

  但是薛蝌,薛宝琴两人却感到很是遗憾。

  毕竟,不管做什么事情,第一名这个名头还是十分吃香的。

  而且,如同这一次薛蟠能够再一次取得秀才案首的话。那么还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自然便是如同之前童生案首一样,他下一次举人考试,板上钉钉的可以通过。

  如果是这样,那么薛蟠现在就可以当做举人老爷了。

  至于说没有提前预定,不是还可以考试嘛。又不是不提前预定,就考不上。

  只是虽然,这一次薛蟠给了众人很大的惊喜。

  但是举人考试和童生,秀才考试完全不一样。

  有些人考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秀才,就如同贾家家学的贾代儒一样。

  所以,才有了穷秀才,酸秀才的说法。

  再一个,举人科举的考试难度不是童生,秀才可以比拟的。

  薛蟠虽然天赋上佳,但是不得不说,学习时间太短,真的是一个弊端。

  所以,即便是薛蝌薛宝琴等人对他也没有什么信心。

  再一个,若是薛蟠这一次能够继续取得案首,那么他可就是小三元。

  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荣誉,甚至比起考起了进士都要难得。

  毕竟,进士什么的,每次科举都有,但是小三元的却未必。这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情。

  而若是继续保持,接下来连得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更是能够被称之为大三元。

  这个荣誉就更加了不得了。

  因为古往今来,取得大三元成就的,加在一起,也没有超过二十人。

  而小三元,加上大三元,合在一起,便是六元及第。遍观整个科举考试,也唯有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以及清朝乾隆年间的钱棨二人而已。端的是凤毛麟角。

  这都是可以被当做祥瑞一样的存在。

  若是薛蟠能够取得这个成绩,就算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统治,将他当做吉祥物,都能保住薛家。

  当然,大三元,甚至六元及第这种事情,最关键的其实还是要看人。

  尤其是最后一关,完全看皇帝的心情。

  以薛家原来的成色,薛蟠就算是走到最后一步,很可能,皇帝都不会点他。

  因为一个六元及第虽然好,但是他背后可是站着四大家族,勋贵这些根子上都烂掉的一大波人,实在是太掉分了。

  因此,薛蟠自己却并不怎么在意。

  虽然幻想过,虽然同样有些遗憾,但是这到底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事情,不能强求。

  而且,他对于自己还是信心十足。

  虽然进士他现在还没有什么把握,但是举人他倒还有些信心。

  在一个,不管是小三元,大三元,还是连中六元,虽然名头响亮,但是除此之外,真的一无是处。

  其他不说,就是那两个连中六元的人,除了这个成就,还有其他的吗?

  甚至别说这些,单纯只是状元能够入阁,位极人臣的都少。

  因此,薛蟠并没有怎么在意。

  将贺喜的人打发了之后,薛蟠首先做的便是给还在京城的薛姨妈,王子腾,老师等人去信。

  告诉他们自己考上了秀才这个好消息,让他们放心,也跟着高兴一下。

  然后,便是自己短时间不能回去了。

  因为,既然考中了秀才,那么接下来的举人考试,怎么也要试一试。

  别说薛蟠对自己有信心,就是没有,也是机会难得。

  毕竟,这和中考,高考不一样,每年都有。

  错过了这一次,可是需要等三年,或者专门开恩科。

  因此,哪怕为了下场试一试,增加一些经验,薛蟠也是要考一考的。考不考得上,那是另外的事情。

  除此之外,薛蟠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去县学报道。

  所有考中的秀才,都需要去县学报道。

  一方面是为了备战接下来的举人考试,一方面也是为了学习。

  之前就说了秀才有三等,第一等拿奖学金,第二等普罗大众,第三等,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这入学,说的便是县学。

  这对于薛蟠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一来他不是案首,所以没有奖学金,再一个,县学的资源也不是很好,对他而言,如同鸡肋。

  但是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这可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因为,这里有书,有老师,有同学,尤其是老师,基本上都是举人。

  而他们之前启蒙的老师,几乎都是秀才。

  虽然对薛蟠没有用,但是他还是来报道了。

  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来了可以提前走,但是来都不来,那就是完全看不起了。

  薛蟠可不是以前的呆霸王,不知道人情世故。

  若是如此,之前其他人的请客,他都完全可以一推了之。不用自己受罪。

  这就是生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算是皇帝都不得自由。

  说到请客,这一次,薛蟠自然依然逃不掉。

  而且,今天这个请了,明天那个请。

  一个推不了,下一个自然更不好推。

  对此,薛蟠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坐庄请客,将所有人都聚集过来,一次解决,舍命陪君子。

  除此之外,其实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祭祖。

  甚至,若是平头百姓,他们甚至要举村建立牌坊。

  对此,薛家自然没有这么夸张。

  一个秀才虽然让旁人高看一眼,但是也仅此而已。

  他们更多看中的是薛蟠的潜力。

  而薛蟠自己其实也并不在意这些,就算是这些庆贺,要不是推不了,他都觉得没有必要,太过夸张了。

  因此,一阵忙碌之后,他就直接躲到县学之中躲清净去了。

  虽然薛蟠觉得县学也就那样,但是,当真正的加入其中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小看了对方。

  在这里,除了进一步的教导他们四书五经,八股文章,还有策论什么的。

  最关键的还有一些施政方面的教学,尤其是一些关于官场上的规矩。

  这些东西,之前老师可因为薛蟠在努力补充基础,并没有教他。

  而且,县学整体环境,对薛蟠而言,十分友好。

  就如同以前的大学一样,管理得十分宽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而且只有三个月的课程就可以毕业了。

  当然,超过三个月,你如果下一次考试没有过,也还可以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5.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6.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7.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8.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9.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0.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1.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2.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3.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4.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