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小兵崛起> 第361章 进京

第361章 进京

  捧杀之计。

  顾名思义,就是对张伯鲸与刘博源进行大肆的吹捧,将这二人吹捧到了天上。

  从而让其他官员认为,在整个大明中,除了你张伯鲸与刘博源之外,其他的文官武将都是酒囊饭袋。

  也只有你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才能大败关外的鞑子。

  其他的文官武将,根本就是一群无能之辈。

  如此的话,其他的文官武将就会对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产生敌视与针对。

  到得那时候,都不用他皇太极动手,明朝的文官武将都会置这二人于死地。

  因此,这捧杀之计可谓是歹毒之极。

  “范爱卿,你不愧是朕的智囊啊!”皇太极笑眯眯的夸赞道。

  范文程急忙行礼,谦虚的道:“微臣的这点小小计谋,哪里能与皇上的大智慧相比!”

  “哈哈哈!”

  皇太极高声大笑,肥胖的身躯不自觉的抖动着。

  ......

  崇祯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一名从京师来的天使,带来了崇祯皇帝的旨意。

  召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进京受赏。

  消息很快便在延绥镇传了开来。

  延绥镇的众官员们纷纷携礼上门,恭贺巡抚大人与刘博源的即将高升。

  十一月二十七日。

  刘博源唤来李凤娇,将威武城五地的公务暂交由他来管理。

  随后,刘博源便带着大舅哥萧华及几十名亲卫,随张伯鲸启程出发,前往京师受赏。

  与此同时,随行的还有靖边兵备道魏士前、神木兵备都任、榆林中路兵备钱天锡等文官。

  这些文官都是延绥镇的章服介胄之臣,身穿着各色的官服,跟在张伯鲸的车驾之后。

  他们这次也将一同前往京师,接受九年三考的朝觐考核。

  在飒冷的寒风中,一辆辆马车从榆林城出发,向着东面的京师方向而去。

  在经过一天的赶路后,大队车马抵达了米脂县。

  再次来到米脂县,刘博源发现城内越发的萧条。

  人口较之去年相比,也少了许多。

  就这样的一座县城,估计都比不上他的一座千户堡。

  怀着沉重的心情,刘博源等人在米脂县休息了一夜后,便再度启程出发。

  一日之后,大队车马从吴堡渡过黄河,进入到了山西地界。

  再两日后,大队人马抵达了太原府。

  进入到太原府后,沿途官道上的车马人员才逐渐多了起来。

  而且这些车马中,大都是进京朝觐考核的官员。

  若是有相识的官员,则是会结伴而行,相互交谈,大论当朝政务。

  再一日,刘博源等一行人抵达了太原城。

  延绥镇等一众官员的到来,让还没有启程出发的山西巡抚吴甡大为高兴。

  吴甡亲自出城迎接,将张伯鲸与刘博源一行人迎进了巡抚衙门,并热情款待。

  如今张伯鲸与刘博源的大名,可谓是响彻了整个大明。

  特别是参将刘博源,以一万五千官军,竟大败四万满蒙鞑子。

  不仅斩获鞑子首级两万颗,而且还阵斩满清亲王多铎。

  这可是一份天大的战功啊!

  放眼整个大明,谁能有如此的能力。

  因此,吴甡对于张伯鲸与刘博源二人,可谓是敬佩之极。

  同时,吴甡也非常的好奇,那刘博源到底是怎么打败不可一世的满蒙鞑子。

  热情的招待中,吴甡将他的疑问向刘博源请教。

  刘博源则是谦虚的回答道:“下官能以一万五千官军,大败四万满蒙鞑子,全赖将士用命,将生死置之度外。”

  吴甡长叹道:“将士用命,难于登天!”

  刘博源微微一笑,继续道:“下官麾下将士,都是足额足饷,从不贪吃空饷,且做到公平公正,有功必赏,有过必惩。”

  “对于阵亡将士,也要抚恤到位,确保家属无后顾之忧。”

  “另外,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是胜利的一大保证!”

  吴甡听后,大为点头。

  陪同的山西总兵猛如虎则大叫道:“说的虽是如此,可是没有钱粮的支撑,将士们怎肯用命!”

  吴甡眉头微皱,眼神中闪过一抹无奈之色。

  钱粮,是一直都困扰他的问题。

  今年山西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且皇上又加征了剿饷,使得山西更是没有钱粮来发放将士的粮饷。

  没有粮饷,将士们怎肯替你卖命。

  自古以来,皇帝都还不饿差兵呢。

  ......

  在太原城休息了一夜后,刘博源等人再度启程出发。

  这一次,随同的官员队伍也越发的庞大了。

  穿着各色官袍的文官乘车坐轿,在家丁及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向着京师而去。

  向东一路行去,官道上时常能看见结群的流民。

  他们携妻带儿,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脸庞上满是麻木的神色。

  在见到大队车马经过时,这群流民才会狼狈的逃下官道。

  然后在远远的地方停下,静静的望着大队车马过去。

  看着他们行走的方向,竟也都是向着京师而去。

  坐在马背上的刘博源,神色木然的望着这一切,心中悲叹不已。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

  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五日。

  在行经了半个多月后,刘博源等一行人终于进入到了京畿重地。

  虽是京畿之地,可各州县仍是残破不堪。看書溂

  甚至几十里都不见人烟。

  而且在官道的两旁,倒毙的尸骨也更加的多。

  时常出现的流民数量,也是黑压压的一片。

  他们行进的方向,也是往京师而去。

  见着这样的一幕,刘博源的心也越发的沉重。

  就连一向乐观的大舅哥萧华,此时也是沉默不语,目光静静的看着经过的流民。

  “大人,真没想到在京畿之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流民。”

  “难道皇上都不管一管吗?”

  萧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策马来到刘博源的身旁,向之问道。

  刘博源微微一叹,低声说道:“谁说皇上不管,但也总得让皇上知道才行啊!”

  “皇上整天都是皇宫里,哪里知道外面的事情。”

  “那大臣们不会告诉皇上这些事情吗?”萧华又问道。

  刘博源摇头,反问道:“你觉得你喜欢听好消息呢,还是听坏消息?”

  萧华不假思索的回道:“当然是喜欢听好消息了!”

  “那就是了!大臣们怎么可能向皇上汇报坏消息呢!”

  “这不是在欺骗皇上吗?听说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萧华惊呼道。

  “杀头?这与屁股下的官位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刘博源嘲讽的笑了笑,目光看向那些乘车坐轿的文官们。

  不知晓在其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贪。

  萧华挠了挠脑袋,似乎有些似懂非懂的模样。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周幽王,打造大周帝国
  2.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藩王
  3. [历史军事]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4. [历史军事] 我辅佐刘备横扫三国,震惊曹操
  5. [历史军事] 绝境皇权:替死皇帝的逆袭之旅
  6. [历史军事]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7. [历史军事]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8. [历史军事]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
  9. [历史军事] 1850再造中华
  10. [历史军事] 帝国大反贼
  11. [历史军事] 大秦:捡到少年的秦始皇陛下
  12. [历史军事] 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
  13. [历史军事] 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
  14. [历史军事] 带着AI去穿越
  15.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16. [历史军事]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17. [历史军事] 肤施梦记
  18. [历史军事] 易学大师风云录
  19. [历史军事]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20.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1.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22.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3.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4.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