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第950章:面向天下,报销一切费用

第950章:面向天下,报销一切费用

  消息一出,天下震惊。

  无数个贫困的村庄寒酸家庭收到这道消息之后,都喜极而泣。

  一个距离长安城很偏远的小村庄的一家小农家里,房屋破破烂烂,烟炊缓缓升起。

  有一年轻书生坐在窗前苦读圣贤书,看他脸黄骨瘦的样子,一看就知道家里贫困没钱。

  院子里有个比书生还要年轻几岁的女子,正艰难挑着水,然后劈柴烧火做饭,额头有汗直接用脏兮兮的手擦,脸也是有些瘦黄。

  此时正式下午时分,农家人慢慢从农田回过,向自己的家里走去。

  其中,路过书生家里的百姓,都仰头看了看里面。

  “你们说杨书生那小子是不是又在读书?”

  “还用想,他除了读书还能干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

  “哈哈哈哈,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人家是个读书人,读书人都是宝贵的。”

  “切,什么宝贵不宝贵,正事不做,净是想读书能有什么用,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还要老母亲下田耕耘。”

  “的确是,感觉杨书生读书读得走火入魔,就这种家庭也只想着读书,就算是朝廷举行科举制度,他还能有盘缠参加科举?”

  “的确,可怜了云妹子,那么贤惠的一个人,竟然嫁给这样的一个书生,怕是哪天饿死都有可能。”

  “算了,别说了,人家家事,我们过好我们自己就行,走吧走吧。”

  杨家村百姓纷纷扬扬,但很快就离开了。

  他们也不过是路过,然后随便说说,没有停留在杨书生门口。

  不过,他们的谈话却被正在劈柴的云妹子听到,心中很不是滋味。

  看了看在窗前认真读书的夫君,她叹息一声,咬咬牙,继续劈柴做饭。

  窗前读书的杨书生心思早已经不在书上,他也听到了外面人议论的话,心中同样不是滋味。

  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现如今,读书真的有用吗?

  家里都没米下锅了,还要辛苦老母亲到田里耕耘,更不能让新婚妻子跟着自己享福,而且朝廷也没有举行科举。看書溂

  这样的生活,真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样的读书,真是自己想要的读书?

  一时间,杨树生心情百感交集,很是复杂。

  突然间。

  院子之外急匆匆跑进一个老妇人。

  “儿子,儿子,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朝廷召开科举了,朝廷终于召开科举了......”

  老母亲激动开口。

  声音瞬间将杨树生和云妹子吸引住。

  杨树生激动的当即站起来,走出房间,迎接老母亲。

  “娘,您说真的?!”

  杨书生颤抖说道。

  读书十年,等的不就是科举吗?

  如今终于科举,终于都等到改变命运的时候。

  “是的,是的,县衙那边亲自发布的消息。”

  老母亲激动开口。

  满是皱纹的脸这一刻洋溢着幸福。

  为儿子辛苦那么久,终于都有机会看到儿子功成名就的那一天。

  “太好了,太好了......”

  杨书生激动开口。

  一旁的云妹子也是激动无比。

  不过很快,杨树生就慢慢平静下来,然后再无法开口。

  朝廷是召开了科举,可是自己家却没有余钱支持自己去考科举。

  其中盘缠,吃的,住的,都是需要一笔不菲的钱,才能支撑得起来的。

  可是......家里真是没有一点钱了。

  “夫君,您怎么不开心了?”

  云妹子一心都在自己的夫君上,当即看出杨树生的不开心。

  老母亲也是好奇看向儿子,不明白儿子怎么突然就沉下脸来。

  “唉......”

  “朝廷是召开科举了,但我们家的情况,哪支持得起考试呢?”

  杨书生叹息道。

  直到这一刻,他才真正感觉到那座大山压着。

  读书是一座大山,科举是一座大山,失败同样是一座大山。

  有无数人天生就被第一座大山当作,然后又有无数人被第二座大山当作,最后还是有很多人被第三座大山当作。

  出身贫穷的人,一般会被第一座大山当作了,哪怕是像自己这种的,也会被第二座大山当作,就算解决了第二座大山,也不敢保证参加科举就能够破开第三座大山。

  人生......科举......是那么的难啊。

  “夫君你放心,我会娘家求求他们,在弄点织布,一定能够支撑你去考试的!”

  云妹子咬咬牙,坚定道。

  不管怎么说,一定要支持夫君去考试。

  只有考试,才有可能改变命运,才能让村里的人不再嘲讽自己等人。

  杨书生依旧开心不起来。

  夫人说得容易,但是做起来难。

  而且还要回娘家借钱,着实是太憋屈。

  “哎呀,想啥呢?”

  “我们的皇帝陛下特意下旨,这次科举盘缠和吃住,将会从内库调出,为天下学子提供一个没有负担的科举考试!”

  老母亲看到两人的样子,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

  她也是太高兴了,所以一时间忘记了还有这件事。

  “什么?”

  杨书生顿时眼睛都睁大。

  整个人就好像是遭遇雷劈一样。

  对老母亲的这道消息震惊得难以置信。

  “皇帝陛下特意下旨,这次科举盘缠和吃住,将会从内库调出,为天下学子提供一个没有负担的科举考试!”

  老母亲笑着重复刚才的话。

  她明白儿子的激动,也深有体会。

  自己家那么穷,她也一直担心怎么样才能在儿子科举的时候提供盘缠。

  现在终于好了,皇帝陛下慧眼,知道他们这些贫苦家庭的难事,特意提供了帮助。

  “谢陛下!”

  杨书生回过神来,两眼很快就充满了血丝。

  他噗通一声跪下,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跪下,重重磕了一个头。

  没有人能够体会到他此时的心情,对李恪真是万分感激,恨不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老母亲和云妹子见状,也纷纷跪下,朝着长安城的方向,重重磕了一个头。

  李恪此举,无疑是给了无数读书人一个天大的希望,不亚于再生的支持!

  天下很多地方发生类似的事情,都在感激李恪的支持,愿赴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2.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3.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4.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5.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6.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7.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8.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9.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0.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1.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2.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3.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4.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5.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6.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7.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8.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0.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1.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2.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3.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4.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