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认错吧!> 第798章:开工仪式,世民大道

第798章:开工仪式,世民大道

  水泥出世。

  那么修路就简单了很多。

  在这个时代,未来几十年几百年,路都可能不会坏掉。

  这个时代还不会出现那种重型数钝中的东西上路的,没有东西拉得动。

  长安城到泰山的路程也差不多是长安城到荆州城的路程。

  两者之间在路程上相差不是很大,修路的规模也是差不多一样的。

  先是挖出一条路来,然后再往上面架好一条条钢筋,最后就是倒水泥。

  挖路简单,烈阳军很轻易就能够将路挖出来,几乎不是什么事,有把锄头就行。

  但钢筋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还需要将钢筋绑起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

  特别是钢筋的制造,让李恪感到有些不满。

  这个时代的炼铁技术已经很成熟,但是成本却相当的高。

  为了修一条路,大规模消耗那么多成本,让李恪感觉这样没有太必要。

  后世的那些二级路、省道、国道、高速这些才会将钢筋加进其中,而那些乡村的道路,几乎都是倒进去一些水泥而已。

  现在这个时代,修路之后,好几十年内,应该都是没有重型汽车出现的,道路不会承受过多的压力。

  按理来说,放些细小的石头,再倒进去水泥,就是一条完美的道路了。

  对此,李恪想了半天的时候就做出了决定,决定将打碎的花岗岩石头和水泥混合在一起,然后倒进挖好的路中。

  最终再将上面铺平,然后收工。

  确定之后,李恪就准备开始施工正式开路。

  然而邢和璞知道之后,硬是说要弄个开工仪式。

  说是吉利,对土地好,对大唐江山好,还能堵住太史局那些人。

  想了想,李恪就同意了他的意思。

  谁知道,这厮竟然将袁天罡请来了。

  袁天罡来了,竟然又去将李二等人请来。

  而李二来,那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这些负责泰山封禅的自然也就跟着来。

  毕竟李恪此举,虽然没有说过什么,但很明显就是帮助皇帝泰山封禅的。

  一时间,李恪竟无言以对,对邢和璞翻白眼,但也只能顺着他的意思做下去。

  “李恪,此举功在千秋万事。”

  “后世子孙就算是不记得朕,也会记得你。”

  “这条路不如就以你的名字命名,就叫李恪如何?”

  李二笑着感叹道。

  他看过李恪修路的地图。

  有李恪的这条路,前去泰山容易很多。

  只要是在泰山封禅的事情准备之前完工。

  那么前往泰山一行必定能够减少三分之一左右的时间。

  修路,自然就是为了方便出行,减少时间的。

  话落。

  不少人都看过来。

  有人开心,有人难过。

  开心的是杜如晦等亲戚李恪等人。

  难过的是长孙无忌和李承乾这一系列的人。

  特别是李承乾,就靠近李二和李恪两人,不敢过分表示自己情绪。

  装着一副淡定的样子,心中却是憋屈万分,想要杀人。

  明明自己想着对父皇付出一些,让他记住自己的好。

  而李恪呢?

  一声不吭做出这么大的举动。

  虽然还没有成功,但是却功在千秋。

  父皇也说了,功在千秋,还想着以李恪的名字命名。

  “还是不了。”

  “这是大唐的第一条新路。”

  “如果陛下想的话,或者以陛下的名字名最好。”

  李恪想了想,还是觉得不要。

  以人命命名路虽然是件好事,但是李恪不需要。

  总感觉好像是自己在路上,被千万人踩着一样,难以适应。

  当然,不在意的人没事,会觉得是无上的功绩,还非常的乐意。

  “这个......”

  李二面露难色。br>
  说真的,他心中很向往。

  如果按照李恪所描述的路,那么就是仅次于运河的公路。

  运河的!

  那可是千古难见的大功绩。

  看秦王修的那两条运河,孕育了多少华夏子民?

  若是能够在这条路上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无形中就是一大笔功绩。

  不是有百姓说自己的功绩不够吗?

  这条路就是朕建议并主持下修建而成的。

  再加上其他的功绩,朕哪里不够功绩泰山封禅?

  可是,主动答应这事他作为皇帝的又不好意思点头。

  毕竟会让人感觉他是一个贪图别人功绩的皇帝,不好。

  “陛下,臣觉得此举甚妥!”

  “蜀王殿下是您的儿子,您英明的指导下修建此路!”

  “理应使用您的名字命名这条路,臣建议命名为——世民大道!”

  杜如晦看出了李二的想法。

  当即站出来赞同,赞同李恪的说法。

  “臣附议!”

  “但名字稍微有点不妥。”

  “或者叫世民圣道更好一点。”

  房玄龄也站出来。

  两人身为左右仆射,站出来之后立即得到三省六部的大部分臣子们的附议。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相视一眼,心中皆是叹息,最终也站出来附议。

  “你们这是干嘛?”

  “快快退下,朕不能接受。”

  李二很心动。

  但还是不敢一下子接受。

  但群臣哪不知道皇帝的小想法。

  故而又是劝道,希望李二能够接受。

  一来一往的,整整持续了三次,李二的口松动了不少。

  李恪见状,心中叹息一声,也跟着站了出来。

  “请陛下定名!”

  李恪沉声道。

  直接让李二同意了此举。

  让他选择到底是哪条名字的事情。

  “既然众大臣如此强烈建议。”

  “那就定名为......世民大道吧。”

  李二一脸为难说道。

  但心中早已经笑开了花。

  看向李恪的眼神,也满满欣慰。

  这逆子,虽然平时和自己反着干。

  但其实心中还是有自己的。

  这个时候有这个功绩,魏征那厮也不敢反对了吧?

  “陛下英明!”

  众人又是一顿拍马屁。

  接下来,就是放鞭炮等等,正式开工。

  在李二等人的见证下,大量的水泥被灌溉进挖好的地里。

  水泥大伙们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知道是李恪新研究出来的修路好东西。

  有人好奇询问。

  李恪则是让邢和璞进行解释。

  众人听得蒙蒙的,但已经明白水泥的重要作用。

  就是李二听到,也都两眼放光。

  准备等到世民大道情况。

  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全国普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