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798章 火炮时代

第798章 火炮时代

  砰……

  校场上一声巨响。

  吓得钱喻清一大跳,一个不小心摔在雪地里。

  只见那青铜炮口喷吐出一道若有若无的火舌,刚才放进去的铁球从里面喷吐出来,向空中划出一个弧度,朝几百米开外砸去。

  最后,悄无声息地砸在雪地中,在地上弹跳了几下,最后才不再动弹。

  周围的人赶紧将钱喻清搀扶起来。

  赵宁笑道:“可还行?”

  钱喻清狼狈站起来,苦笑道:“让官家见笑了。”

  “走,我们过去看看。”

  赵宁带着钱喻清,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到几百米之外。

  那雪地留下一些断断续续的长条,地面还有几个浅坑。

  随着越往前,坑越不明显。

  最后在距离青铜炮三百九十二米的地方发现了那颗铁球。

  钱喻清好奇地凑过去,想要用手触摸一下。

  “别碰!”陈规立刻制止了他。

  这铁球周围的雪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

  “这是何物,竟如此厉害?”钱喻清不由得问道。

  “这是格物院研制的一种新型的青铜火炮。”陈规说道。

  钱喻清顿时更加好奇:“它为何能发射如此远?”

  “那青铜铸造的炮管,非常坚固,不易变形,火药在底座被燃烧、爆炸,产生一股向前的推力,将火炮推出去,与突火枪的原理类似。”陈规言简意赅地解释道,“火药的爆炸威力越大,铁球发射得越远。”

  钱喻清更震撼:“这铁球少说有八斤以上,到底是威力多大的火药,才能将之发射如此之远?”

  陈规神秘一笑,说道:“经过格物院长达三年的不断测试,我们配制出了一些威力极大的火药,更多的请钱尚书见谅,不能再说下去。”

  “哦,是是,是我孟浪了,陈侍郎果然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有陈侍郎,真是陛下的福气。”

  “不不,这些都是格物院年轻一辈的人研制出来,这两位,丁朋,陈数,卒业于东京大学物理学院,他们在研制火药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br>
  丁朋和陈数连忙说道:“都是先生教诲得好。”

  他们说的先生,自然是指陈规。

  赵宁说道:“你们都是大宋的栋梁,说吧,朕如何奖赏你们,有要求尽管提,朕从来不吝啬对人才的爱惜和赏赐。”

  “万万不敢。”

  赵宁一边朝前面那青铜炮走去,一边说道:“陈规,你觉得朕该如何赏赐你们格物院?”

  “陛下言重了,臣等对钱财和官职皆无甚兴趣。”

  “你没兴趣,他们也没兴趣?”赵宁问道,“他们没兴趣,他们的家人不想过好一点的日子?”

  这下把陈规说得哑口无言了。

  “要学会跟他们争取一些赏赐。”赵宁语重心长地说道,“若是国家真正的栋梁之材,过着清贫的日子,那就是朝廷的过失,是国家的不幸。”

  “陛下教诲得是。”

  “你提报名单上来,朕安排宋淑媛来处理这件事。”

  “谢陛下。”

  赵宁又对钱喻清说道:“这东西装备到你的海军战船上,你觉得如何?”

  钱喻清愣了一下,显然,他这才恍然赵官家带他这里真实的目的。

  “若是如此,自然是极好!”

  “哈哈哈,好,此物若是到海军的战船上,你就必须得给朕把室利佛逝的威胁尽快打掉。”赵宁似乎突然来了豪情,“朕要在海上,打下一片无垠的海域,朕要南海往来船只皆挂着我大宋的旗帜。”

  “陛下放心,臣绝对不会辜负陛下对臣的厚望!”

  “当然,要在各个地方占据据点,做商船的停靠点,一是便于远海航行的停歇,二是便于给朕多收点钱上来。”

  钱喻清愣了一下,连忙说道:“是!”

  说着说着,又走到了之前那青铜炮附近。

  这青铜炮长首尾两尺长,周身加了七道铁箍,炮头由两只铁爪架起,另有铁绊,全重三十六斤。

  这就是后世明朝发明的虎蹲炮。

  虎蹲炮和回回炮的射程差不多,但却比回回炮要轻便太多了,更容易运输。

  不过,它的炮弹比回回炮的炮弹要轻,所以杀伤力自然要小一些。

  “此物保密,暂且不要对任何人说,这还是测试品,尚未真正量产。”赵宁又强调道。

  他话音刚落,第二次准备发射的青铜炮突然发出一声巨响。

  只见青铜炮管当场被炸飞起来,砸在一个人身上,当场将那人砸倒在雪地中。

  “陛下小心!”众人立刻将赵官家层层围住。

  那青铜炮管在雪地里滚动几下。

  另外几个人被火药爆发出来的气浪推翻在地上。

  被砸中的人死了,鲜血染红了雪地。

  陈规当场神色陡变,他带着丁朋和陈数快步走过去。

  “炸膛了!”丁朋皱着眉头。

  好在上面有七根铁箍,要不然可能炮管都会炸裂,碎片爆发出来后果不堪设想。

  钱喻清震惊地盯着那边,神色也有些难看。

  “陛下,有一个人死了,四个人受伤。”

  “先妥善安置吧,派人好好安抚亡者家庭。”

  “是。”

  不多时,天色慢慢暗下来,陈规走过来:“陛下,是臣的疏忽,臣有罪……”

  “无妨,这研制新武器,哪有一帆风顺的,不要害怕失败,要正面它,接受它,再一步步完善。”

  “陛下教诲得是。”

  “你们要批量做一些出来,多测试一些,统计出一个炸膛的比例,此物是以后不仅仅是要装备到海军军船上的,朕看它打山地战也不错。”

  “是。”

  离开格物院后,钱喻清想起刚才那一幕,心中依然骇然。

  “火药武器的研制,还任重道远。”赵宁叹了口气,“不是那么轻易能做好的,但总算是在一步步往前推动,朕心甚慰。”

  “陛下真是英明的君主,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大宋蒸蒸日上,民间现在许多民众,对新鲜事物也产生极大的兴趣。”钱喻清说道。

  转眼已经到了靖康九年,正是正月初一。

  不仅仅大宋的东京城,满朝官员、诸国使者要去大庆殿陛见赵官家。

  在遥远的大理国,大理国的臣子们以及一些外使,也来拜见大理国国王。

  于是,一件不愉快的事上演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