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682章 主和派的苗头?

第682章 主和派的苗头?

  目前宋金局势诡异的地方就在于,金国内部对大宋态度出现明显的割裂。

  高丽战场上,双方已经杀得血流成河。

  而在河北一带,丝绸、茶叶、陶瓷、宣纸从大宋一批又一批运往金国,金国的刀、皮革、貂绒、马和羊,也一批批南下宋国。

  双方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大家坐在榷场里谈笑风生,俨然一副多年老友的嘴脸。

  更加神奇的是,因府州之战,牵动的代州金军南下太原正在成为既定事实,甚至可能在河东与河北引发新一轮的宋金大战。

  这种看起来十分复杂、混乱的局势,其实暴露了金国内部多方利益集团的矛盾。

  新的矛盾撕扯,正在酝酿新的不确定性,并且因为外部矛盾的诱因,逐渐尖锐化。

  至少,目前为止,宗望企图通过战略诈骗来在大宋内部培养主和派是不现实的。

  因为缺乏外部因素。

  完颜撒离喝一旦兵临太原城,就等于告诉大宋所有人,金军是随时都会南下的。

  那么大宋内部那些内心早已想主和的人,还有什么脸四处宣传宋金能像宋辽那样有百年和平呢?

  四月二十七日,太原府北部的商人最先得知金军南下了。

  到了四月二十八日,阳曲一带已经传开,引起无数人的恐慌。

  人们丢下货物,往太原城方向奔逃。

  对于普通人来说,金军南下,那是毁灭性的灾难。

  到了四月二十九日,金军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到太原城。

  到五月一日的时候,太原城确定了金军南下的消息。

  此时的金军距离太原城仅有五十里,如果不出意外,今天傍晚就可以抵达。

  河东转运使兼太原府知府张孝纯一边让人赶紧召集城外的人入城,一边给京师发紧急军报。

  得知金军来了,无数民众啥也不要了,拖家带口往太原城内狂奔。

  战争带来的巨大恐慌,再一次笼罩住太原。

  站在太原城上,可以看到无数人惊恐万分地往城内赶。

  城门口有执勤的士兵,他们正在维护着进城的秩序。

  看到这一幕,张孝纯不由得叹了口气。

  准确的来说,五月一日金军并未立刻兵临太原城,五月二日一大早才真正到来。

  并且完颜撒离喝采用了围城打援的办法,一边用大军封锁太原城,一边在从府州返回太原的要道上伏兵。

  五月初六,金军南下太原的消息以八百里急报送到了东京,在东京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主战派头子张叔夜是这样说的:“太原可能只是开始,河北暂未传来急报,但金人密谋已久。”

  各方势力在这个时候都活动起来。

  至少在五月初六的这一天,东京城的官老爷们都睡不着觉了。

  宋金一旦全面开战,到底有多大影响?

  这里面牵涉到的利益有多深?

  宋金的榷场每年流水有千万贯,到底有多少权贵在里面有自己的买卖?

  如果一旦打仗,没钱赚了,这不等于要他们的命?

  傍晚时分,赵宁召集宰执们,正在讨论这件事。

  在赵宁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他能与金国修兵做买卖,就做好了双方随时翻脸的准备。

  事实上,双方已经在高丽打得血流成河。

  也正是傍晚时分,王怀吉站在门口,轻声说道:“官家,宫外有人说要陛见圣颜。”

  “何人?”

  “是吏部郎中胡玉忠。”br>
  赵宁本来准备说不见、没空,但一想宰执们都在场,还是要注重影响的,他说道:“朕现在正在和宰执商议事务,你跟他说,朕没空,让他写奏札上来。”

  “他说如果陛下不见,他就一头撞死在皇宫门口。”王怀吉颤颤惊惊说道。

  赵宁愣了一下,但他很好掩盖住了自己的情绪,冷静地问道:“他有何事?”

  “说是关于金军南下的。”

  赵鼎说道:“金军南下乃是军国大事,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吏部郎中该关心的,安排人将他带走,他若不走,摘了他的乌纱帽,以儆效尤。”

  “不!”赵宁冷声说道,“带他进来。”

  宰执们也不说话了。

  聪明的人都知道,有人已经按耐不住了,这是在投石问路。

  胡玉忠就是一块小石子。

  赵鼎刚才是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赵官家却不想这么了事。

  胡玉忠很快被带到了文德殿。

  “罪臣参见陛下,圣安。”胡玉忠说道。

  “你何罪之有?”赵宁笑道。

  “臣在皇宫门口死谏,有违圣意,乃是死罪。”胡玉忠说道。

  “你可以说你想说的。”赵宁继续平静地说道。

  胡玉忠看了一眼周围的宰执,然后说道:“前方传来急报,金人南下。”

  “这件事朕知道。”

  “但陛下不知道,金人为何南下?”

  “为何?”赵宁挑起了眉毛,脸上露出冷笑。

  “因为高丽之战,金人因为高丽之战而南下。”

  赵宁问道:“你说这话有何依据?”

  依据?

  我们说话还要依据吗?

  要么我蠢,要么就是符合我的利益!

  要什么依据?

  陛下你以为每一个人都是赵鼎呢?

  胡玉忠说道:“目前来看,就只有这一个理由了,我们在高丽触犯了金人,金人为了报复!”

  “那卿有何高见?”

  “臣冒死直言,为了大宋江山,陛下应该立刻从高丽撤兵,并且派人去和金人和谈,双方原本就有和约,只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金人必然退兵。”

  赵宁不说话,似乎等他继续说下去。

  “这样两国重归于好,乃是万民之福!”

  “这话是谁教你说的?”赵宁忽然问道,他的目光像一柄锋利的剑,钉在胡玉忠身上。

  胡玉忠说道:“这是臣的肺腑之言,臣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冒死直言!若陛下认为臣所言有误,请责罚臣,杀了臣臣也无怨无悔!”

  说这话的时候,胡玉忠的额头已经开始渗汗。

  赵宁不说话了,大殿内的气氛仿佛凝固住。

  过了好一会儿,赵宁才说:“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你先下去,朕改日再单独召见你。”

  “陛下圣明!臣先告退!”

  出了文德殿,胡玉忠长舒了一口气,感觉双腿都软了。

  “诸位卿,今日不早了,都回家歇息吧。”赵官家和颜悦色地对宰执们说道。

  “臣等告退。”

  盛夏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就在胡玉忠刚要出皇宫的时候,被皇城司的人拦了下来。

  “胡郎中?”

  “你们这是?”

  “没什么,最近有许多金人细作作祟,请配合我们做调查。”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