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588章 继续给秦桧挖坑

第588章 继续给秦桧挖坑

  回到文德殿后,赵宁立刻召见了赵鼎。

  “张九成朕已经见过了。”

  赵鼎站在那里不说话,他永远保持着沉稳的姿态。

  “这个人的答卷你都看了吧?”赵宁继续问道。

  “臣都看过了。”

  “朕想听听你对他的评价。”

  “此人做事果敢,最擅长的还不是谋略,而是论断!”

  “善断?”

  “是的。”

  “那你觉得这种人适合给什么样的官职?”

  “先让他去东京邮政去历练半年。”

  “为何?”

  “此人之前就向臣提过《后勤与收复北地》的策论,他的策论倒是很独特。”

  “如何独特?”

  “是关于道路与朝廷收复燕云甚至辽东的策论。”赵鼎说道,“他有一个核心理论臣深以为然。”

  “什么理论?”

  “朝廷对周边的管制,取决于人到周边的确所消耗的时间。”

  赵宁明知故问道:“这句话作何解释?”

  “就拿这次安南都护府为例,朝廷设立都护,是迫不得已之举,因为从东京到交州,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赵鼎说道,“若是只用一个月,朝廷完全可以将安南变成一个与广南西路一样的地方路。”

  赵鼎说得可谓是一针见血了。

  遥远的地方,就只能用藩镇制度来维持,因为朝廷要过多干涉,几个来回,太慢了,那里若是出现变故,根本来不及行动。

  “而且,张九成的策论不仅仅提到了朝廷对边疆的掌控,还提到了对乡村的掌控,但对乡村的掌控,可能就是未来很遥远的一件事了,而国朝的大方向如此定论,却是没有问题的。”

  “但他提到用交钞来发放俸禄。”

  赵鼎说道:“这也没问题,只是需要两个前提。”

  “什么前提?”

  赵鼎说道:“交钞发放俸禄,造成地域交钞贬值,百姓会去银行兑换铜钱,然而有钱人和官员利用权力之便,会优先兑换,徒留百姓手中交钞贬值,这事蔡京当政的时候发生过。”

  “那有何解决之道?”

  赵鼎说道:“以国家战略资源储备为由,收回民间铜钱,一步步将铜钱作为货币的角色废除掉。”

  赵鼎一定是懂辩证法的,虽然他可能不知道“辩证法”三个字,但他的思维构架却深谙此道。看書喇

  这是一个执政者最优秀的品质。

  一般人只会说,这事做不了,这事一定会造成混乱。

  但是作为掌控大局的出色政治家,则会从面和时间线来看待这个问题。

  目前的确存在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从长远来看,是可以慢慢消除掉的。

  如果你不去开始,就永远不会往前走,便不会有进展。

  所谓辩证法的核心在于,事务的发展是曲折且向前的。

  普通人总是会陷入到眼前局面的可行和不可行两极选择中。

  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可行也没有不可行的事情,只有时机对不对。

  不同的时间点,原本很好的办法可能会造成恶果,原本看起来绝对不可行的政策却可能达到目的。

  “第二个前提呢?”

  “必须保证海贸进入大宋更加顺利,以此保证货物充足,且连同东南与京畿路的商业,使货品流转更快,达到货品源源不断流通河东的目的。”

  这一点倒还真不是问题,大宋朝以东京开封为中心,向东南辐射网状河运,以致商贸空前发达。

  赵宁不由得点了点头:“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张九成的职位,你来安排便是。”

  “是。”

  “对了,还有一件事。”

  “请陛下示下。”

  “朝中有不少人推荐康王做安南都护府的大都护,你觉得如何?”

  “都护府制度,原本便是亲王来遥领大都护,这合情合理。”

  赵宁又试探性问道:“朕给康王的权柄是否过重?”

  赵鼎愣了一下,连忙反应过来赵官家的意思,但他也猜不中赵官家真实的想法,只是如实回答道:“康王有政绩,陛下奖赏康王,也合情合理。”

  赵鼎想了一下,又说道:“而且康王对农政和借贷颇有心得,可以协助安南对土地做改制,这是一件好事。”

  “至于对军队,安南军,是由军政院辖制,康王虽然是大都护,但显然也无法干涉。”赵鼎最后作了一个补充。

  “有道理,准。”

  “陛下还有何吩咐?”

  “没有,朕安静地写会儿书。”

  “臣告退。”

  让康王做了开封府府尹,又给了安南大都护的头衔,绝非坏事。

  这朝中有不少人是想借着康王搞事情的,但偏偏又装出一副完全无关的样子。

  他们今天写了推荐康王做安南大都护的奏札,明日恐怕就要写推荐康王做储君的奏札了。

  傍晚的时候,赵宁见了赵构一面,秦桧也在场。

  “不少人推荐你为安南大都护,朕深以为然。”

  “臣何德何能。”

  “安南初定,还需要你费心费力。”

  “臣不敢有懈怠,请陛下放心。”

  “秦相公。”

  “臣在。”

  “近日有些臣子给朕上奏札,议论储君一事。”赵宁随口说道,语气漫不经心。

  但是秦桧的心头却是一跳。

  秦桧说道:“不知是何人,敢擅自议论立储大事,当严惩不贷!”

  “先别想着惩罚,朕倒是觉得说的也有道理。”

  秦桧微微低着头,虽然看不见赵官家脸上的表情,却也感受到了赵官家语气中的认真。

  “是,陛下圣明。”

  “只是几位皇子都还年幼,这事朕有些为难。”

  赵构站在一边,仿佛在观望着后苑御池中夕阳下的莲花,一动不动。

  赵宁面带微笑地看着秦桧:“秦相公有何看法?”

  秦桧犹豫了一下,这一犹豫的时间,仿佛是过了一个世纪一样。

  他鼓起勇气说道:“皇子们确实年幼,社稷又未真正安定下来,但是陛下还有康王辅政,臣以为这件事倒是不必担心。”

  秦桧这话说得很含蓄,但意思已经很明朗。

  这就是秦桧说话的艺术,总是在试探,总是不会将话说明,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但是,说完后,秦桧手心和背后依然冷汗直冒。

  赵构一听这话,立刻说道:“陛下,臣只是安心地辅佐陛下,不敢有其他想法。”

  赵宁笑道:“九哥儿不必激动,秦相公说得未必没有道理。”

  “陛下垂怜,臣何德何能。”

  “走吧,陪朕喝一杯酒去。”

  就在赵宁给秦桧挖了一个坑的时候,远在东北的高丽,也给大宋挖了一个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