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526章 空前仁政

第526章 空前仁政

  天很快就黑下来,余大均死了。

  所有人都沉默着。

  一场暴雨后,东京城的街道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天空依然阴云密布,东华门外街头人影寥寥。

  倒是汴河之上,渔舟如梭。

  宋人喜欢喝酒,更喜欢扮演角色喝酒,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上,坐着两个人。

  船夫正在专心致志撑船,这两个人坐在船头,正在饮酒。

  这种场景在大宋朝,尤其是东京城,实在常见。

  宋人喜欢别致的小庭院,喜欢泛舟湖上,更喜欢天开云雾山黛长,雨后清波翠柳香。

  总之,大宋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时代。

  此时,坐在这小船上的却是两个大男人。

  其中是一个大胡子,他说道:“南方送回来的消息,目前扬州、江宁已经传开,果然如二太子所言,宋人是不愿意打仗的,他们想要停战,并且他们相信我们会像辽国那样对待宋国。”

  “宋国的酒很美味啊!”李善庆饮了一口,说道,“和平?谁不想要和平呢?和平是什么?和平是势均力敌的妥协,辽国和宋国双方谁都无法从战争中获得好处,而我们大金雄师百万,凭什么要跟宋国讲和平!”

  张茂说道:“那为何朝廷大军迟迟不南下?”

  “朝堂内部有诸多事情尚未理顺,兀术西征,打击蒙兀人,追查耶律大石,对大金内部都有所消耗,等朝廷将眼下的局势平稳后,必兴百万天兵,一举南下,踏平宋国!”李善庆豪言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让宋人相信我们是第二个辽国,相信未来的一百年,都将是和平。”

  张茂疑惑道:“这样宋人真的会裁撤他们的军队吗?”

  李善庆笑道:“你不是都说了吗?现在宋人已经要求和平,已经有人要求宋廷议和后裁撤军队。”看書喇

  张茂又说道:“但如此长的谈判,宋国依然没有表露出议和的态度,莫非宋帝真的以为自己可以与我大金全面开战了?”

  李善庆说道:“也许两个月前宋帝想要和我们全面开战,但现在不能了,现在南方各路闹事情,他不得不议和。”

  “那谈判到底到哪一步了?”

  “双方都不妥协。”

  “宋军不愿意从辽东撤兵?”

  “不愿意。”

  “那岂不是这样一直耗着?”张茂语气凝重地说道,“若是我军前线大军迟迟在河北驻扎,必然会对国内农事有影响。”

  “你说的二太子怎会没有考虑到?”李善庆说道。

  现在谁都知道,金国内部的旧贵和改革派争得头破血流。

  所谓改革,除了汉化,经济和政治南迁,还要将募兵制引入军队中。

  否则金军的总兵力根本无法突破上来。

  类似于唐朝府兵制的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拿起刀剑就是士兵,拿起锄头就是农民。

  而大宋的募兵制,是有专业的士兵,根本不担心农事受到影响。

  所以大宋内部一直强调春天北伐。

  李善庆说道:“我推测,宋帝支持不了多久,很快会迫于国内形势而议和。”

  沉默片刻,张茂感慨道:“二太子此真乃上兵伐谋,不出一兵,已经搅和得宋国内部分裂。”

  李善庆转移了话题,他说道:“那个林一飞如何了?”

  “宋国内部新政成效,现在从他这里拿到了不少。”

  “他可有怀疑?”

  “有一些怀疑了。”

  李善庆思忖片刻,说道:“可否跟他明说?”

  “明说?”张茂惊讶道,“他可是宋国的郎中官。”

  李善庆说道:“拿他提供的那些消息威胁他,如果他不愿意配合我们,就派人揭发他。”

  张茂避而不答,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有一定的风险,但可以一试。”

  “跟他明说,就不必再遮遮掩掩,这样能拿到更多的消息。”

  张茂突然问道:“二太子为何要拿这些?”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李善庆饮完最后一杯酒,看了看周围,船已经行到一处人迹清冷的地方,逐渐朝岸边靠近。看書溂

  靠了岸后,李善庆下了船,消失在夜色中。

  夜深人静之时,政事堂的烛光却还是亮的。

  到下半夜,秦桧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此时王氏却一直在等秦桧。

  “官人,今日为何如此晚才归家?”王氏准备了茶、点心,还有热水。

  秦桧脱下官服,疲惫地说道:“突然发生了太多事,局势变化得太快。”

  “哦?”

  “要议和了。”

  王氏愣了一下,喜道:“真的?”

  “真的,这个大方向已经定下来。”秦桧喝了一口茶,他的眼神有些恍惚,全身靠在太师椅上,看起来非常疲惫,“无论是去年的太原城之战,还是今年的收复辽东复州,朝堂上下都在传,天子要对金国大举用兵,河北各地报纸主战言论甚嚣尘上,军政院、枢密院这数月日夜不停地给东府抛来军备物资的需求。”

  “官人说这些作甚,现在议和,对我们有好处,我们可以继续跟金人做买卖赚钱。”

  “良人有所不知,我这心里七上八下。”

  “官人此言何意?”

  秦桧看着王氏,说道:“不知是否是我的错觉,官家多次暗示我议和,上次朝堂上,我让王次翁出来试探过,他差点被官家骂得狗血淋头。”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南方出了大乱子,官家即便再想北伐,也必须停一停了,依我看,这若是一停,日子一好过,以后再想要北伐,就难了。”王氏说道。

  秦桧说道:“我总觉得,官家一开始就做好了议和的准备,只是一直没有表态而已。”

  “为何?”王氏不理解了。

  秦桧沉默片刻,才幽幽说道:“清理隐藏的主和派。”

  王氏问道:“既然要议和,为何还要清理主和派?”

  秦桧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疲惫的眼睛:“天意难测啊!”

  靖康六年六月二十六日,余大均被打死的第二日早上。

  政事堂颁发了靖康六年的免税仁政。

  免除成都府路、利州路、夔州路、江南西路、两浙路、福建路赋税十年,减免人头税、头子钱、以及各种苛捐杂税十年。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惊。

  有人大喊不可,这不是直接将国库收入削减一半么?

  这怎么可以!

  清晨的大街上,卖报郎大声喊着:号外号外!朝廷仁政,南方多路免税!南方多路免税!

  关于免税的消息,快速在东京传来。

  “什么!朝廷要免除南方六路赋税!”赵构得知这个消息后,震撼地呆愣在原地。

  “是的,殿下,政事堂已经对外颁布政令了。”

  “官家这是要作甚?”赵构想不通。

  消息如同风暴,开始席卷东京。

  各方势力,得知这个消息后,快速将消息传出去。

  很快,整个大宋将会知道,朝廷前所未有的仁政出来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