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506章 人头来了

第506章 人头来了

  唐恪看了一眼知府王德发,问道:“关于江陵大学的修建申请已经通过政事堂审批,今天一大早刚到本官这里,江陵大学可速速开始修建。”

  “是,下官这就开始筹备。”

  唐恪又说道:“要谨记陛下的教诲,人才是第一因,有了人才,就种下了因,种下因,才能结出果。”

  “是!”

  唐恪继续说道:“最近半年发生的多起民间私斗引起朝廷高度关注,朝廷已经派禁卫军南下,从鄂州传来的消息,那里又有数千人参与私斗,死伤高达五百多人,以往这样的私斗,地方官府无法管,但这一次不一样,所有鼓动私斗的人,都已经被处决!”

  谢忠仁说道:“唐相公,下官以为朝廷这样做欠妥。”

  “为何?”

  “朝廷不应该事无巨细,民间乡里的事,自然有乡绅、文吏以及宗族礼法去管理。”谢忠仁一脸的正义凛然,“若是朝廷贸然插手乡间事务,破坏了自古以来的规矩,引起地方大部分人的不满,这个责任谁担当得起?”

  唐恪问道:“谁不满?”

  谢忠仁答道:“谁不满下官不知,但如此做派,必然适得其反,咱们身为朝廷命官,代天子牧民,要做的事情是与民休养生息,维持地方稳定,这就是最大的功德,至于乡里小小的摩擦,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好了。”

  其他官员也点了点头。

  唐恪还要说话,提点刑狱使刘殊说道:“谢同知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民间自然少不了刁民,但私斗牵涉的人数太多,朝廷以军队干涉,实属不妥,我大宋以仁、礼治天下,应该让地方乡绅、文吏以圣人之学教化百姓,这样才能治根本。”

  其他官员听后,都点了点头。

  显然,在座的都是利益既得者。

  利益既得者的嘴脸是什么样的,他们自己心里没点逼数吗?

  唐恪说道:“禁卫军是朝廷派下来的,诸位有话,就奏疏中堂,奏疏天子!”

  唐恪将话题转移回来,说道:“这谢家村的账目不对,刘宪是不是应该派人好好查查?”

  刘殊不紧不慢道:“好,本官会派人查的。”

  “上一次公安县强并良田一事,提点刑狱司有审出来吗?”

  刘殊说道:“事情很复杂,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审清楚的,需要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

  “提点刑狱司的事务,似乎在唐相公的权知之外吧?”

  “你!”唐恪一时间语塞。

  这就是大宋朝的基本特色。

  在大宋朝的编制里,转运使是管理财政和民政的衙门,无权过问提点刑狱司的事务。

  这是为了防止唐朝以来地方有人独揽大权的局面。

  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相互掣肘,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荆湖北路又没有经历任何改制,虽然唐恪来荆湖北路也提拔了一大批自己的人,但传统势力根深蒂固,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推下去的。

  “你这是故意包庇!”唐恪怒道。

  刘殊说道:“唐相公没有任何证据,说本官故意包庇,是何用意?”

  “公安县一个兼并良田案,提点刑狱司审理如此之久,这难道还不是包庇!”

  “本官身为提点刑狱使,秉承公心,对事情认真负责,绝不姑息任何一个违法者,自然是要小心又小心,倒是唐相公,为了完成自己的政绩,就胡乱抓人,其心可诛!”

  下面的官员见两位大佬又吵起来了,似乎习以为常,也不做声。

  “你是在故意阻挠开荒!”

  “我没有,你不要乱说!”

  “唐相公,唐相公。”王德发提醒道,“下官以为,现在重点可能在于监镇官人员的配置。”

  唐恪这才转移回来注意力,问道:“目前有多少监镇官了?”

  “目前已经安排过来150名监镇官下去,在各个县下面都有。”王德发继续说道,“农政司给过来的《农学》书刊也印刷了一批,不出意外,今年可以在各地推行。”

  他说得很仔细:“《农学》这本书非常适合湖泊、水泽很多的荆湖北路,里面有稻田、养殖相结合的诸多知识,还专门针对肥料和田地做出了新的注解。”

  谢忠仁笑道:“现在朝廷派了军队来荆湖北路杀人,搞得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种地?”

  他这么一说,其他官员又开始议论。

  “是啊!唐相公,让禁卫军来荆湖北路着实欠妥,这样扰乱民间,人心惶惶,影响了农事,若是庄稼欠收,谁来担这个责任!”

  王德发说道:“谢忠仁,你三番五次打断本官说话,将话题往扰乱民心上引,是何用意?”

  谢忠仁笑道:“王知府,下官是有话就直说,下官也是忧国忧民啊!这万一出了大事,天子怪罪下来,岂是你我承担得起的!”

  王德发脾气显然也来了,他怒道:“那这份谢家村的账目你作何解释?”

  “这本官怎么知道,是下面的文吏们记录的。”

  “别人如此记录,自然是你谢家在谢家村做了一些事!”

  “你不要血口喷人,你有证据吗?”谢忠仁冷笑道,“你让那个记录的文吏到这里来,我们当场对峙,也可以让提点刑狱司衙门的人下去查,若是能查出来什么,下官甘愿伏法!”

  他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了声音:“报!”

  众人面面相觑,官员们议事的时候,一般外面的衙差是不会打扰的,除非有重要紧急的事情发生。

  “进来!”

  那个衙差进来了。

  “何事?”

  “外面有人自称是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都虞候,说有要事要见唐相公。”

  唐恪大吃一惊:“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的人,那不是禁卫军武官吗?”

  周围的人也议论起来。

  “人在何处?”

  “就在门口。”

  “让他速速进来。”

  潘汉离带着人大步进来。

  那用黑布裹得严严实实的人头就提在他手里。

  他一进来,所有官员都站了起来,周围的衙差们也都紧张地围过来。

  潘汉离说道:“哪位是唐相公?”

  唐恪说道:“本官便是。”

  “下官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都虞候潘汉离。”

  唐恪打量了一眼此人,说道:“何以证明?”

  “这是下官的官印。”

  唐恪看了看,才点头说道:“不知阁下前来江陵作甚?”

  潘汉离却不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说道:“哪位是谢忠仁谢同知?”

  谢忠仁立刻站出来说道:“本官便是。”

  潘汉离拿出谢文德的脑袋,拆开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布,说道:“有一样东西亲手交给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