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466章 新格局

第466章 新格局

  风雪中的东京城是宁静的,忽有一人骑马飞快入城。

  “河东八百里急报!河东八百里急报!”

  传令兵冒着严寒,声音穿透风雪,在四处回响。

  有人忍不住从酒肆中探出头来,好奇地望过去。

  “河东八百里急报!王师克复太原!王师克复太原!吴玠复太原!”

  当他路过国子监附近的忠烈祠的时候,忠烈祠前的白练似乎有了感召一样,飞舞起来。

  那里面有王禀的牌位,也有当年诸多守太原殉国的将士的名字。

  几个人忍不住走出来,看着传令兵呼啸而过。

  “他说王师克复了?”

  “他说的的确是王师克复太原!”

  “而且是吴玠复太原。”

  “吴玠克复太原!太原收复了!太原收复了!”

  有人激动地大喊出来。

  几个读书人走出来,听到这般话语,其中一个人说道:“吴玠收复了太原?”

  另一个读书人说道:“吴玠能力还是差了一点,到现在才收复太原。”

  消息传进皇宫,东西府、军政院的官员们隐约都听到了那声音。

  秦桧从尚书右丞厅,他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有些意外。

  “赵相公,好像有河东军报。”

  赵鼎放下笔,疑惑道:“莫非这么快就有结果了?”

  此时,传令兵已经到了文德殿外。

  赵宁愣了愣,太原军报?

  “快传!”

  说完,赵宁却也等不及了,三两步便冲了出去。

  外面正在下大雪,他却浑然不顾。

  那传令兵见到赵官家,愣了一下,激动地说道:“陛下,河东急报,王师克复太原!”

  说完,他双手将军报呈递给赵宁。

  那双手冻得通红,在颤抖。

  赵宁心中狂跳,但他还是很客气地说道:“辛苦了,来人,带他下去好好歇息。”

  传令兵被带下去。

  赵宁快速打开战报,有两份。

  一份是吴玠写给大名府总制置司的,一份是宗泽写的给赵官家的。

  两份军报都有一个特点:这是一份用鲜血写成了捷报!

  在字里行间,赵宁仿佛亲眼看到了太原城内的尸山血海,听到那些无数手无寸铁之人的哀求和惨叫。

  在十二月初一的太原会战结束后,太原城内的金军就派人出来谈判了,完颜胡甲愿意开城投降,条件是不杀他们。

  如果宋军不接受他们的投降,他们便在城内杀光所有人,一起陪葬。

  吴玠同意了。

  在十二月初一的晚上,神卫军真正进入太原城内。

  当神卫军入城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街道上堆满了尸体。

  原来太原城内的大动乱,导致城内三万多人丧生。

  有的家里甚至被野蛮的金军杀绝了。

  为此,无数人请命,要求杀光所有投降的金军。

  不过都被吴玠强压了下来。

  吴玠倒不是说什么“杀降不祥”之类的鬼话,而是投降的金军尚有数千,才初步控制下来,他不想在太原城内再动干戈。

  要杀也是过段时间骗出去了全部活埋。

  当然,吴玠对投降者真正处理的想法并未写到军报上,所以赵宁不知道。

  看完这份军报后,赵宁既喜悦,但心情也有些沉重。

  他突然问道:“今天是何年何月?”

  跟出来的张叔夜说道:“陛下,先进去再说吧,小心着凉。”

  “今天是何年何月?”

  “今天是靖康五年十二月初十。”

  “我们之前给吴玠定的是多久收复太原?”

  “老臣如果没有记错,是三个月,也就是明年一月之前。”

  “吴玠提前两个月完成了。”

  “是的。”

  赵宁又说道:“接下来金人会怎么做?”

  张叔夜回答道:“金人会很愤怒,可能一边厉兵秣马准备南下,一边派使者前来问罪,问罪是虚,打探情报,拖住我们是真。”

  赵宁的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在金人来问罪之前,朕要派人先去问罪。”

  大义的高山上,有一个绝佳的位置,不能等敌人抢。

  赵宁大脑开始飞快转动起来。

  他已经想好接下来的对策了。

  这一天,收复太原的消息,在东京城内传开了。

  吴玠这个名字,第一次在东京的朝野上下,变得如此光辉耀眼。

  谁都知道收复太原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自从赵光义雍熙北伐落得仓皇北顾之后,为了防辽,大宋便在河北、河东之地修建了三座军事重镇,俗称北边三镇。

  北边三镇分别为河东太原府、河北中山府、河北河间府。

  它们无可奈何地代替了长城,成为大宋北边防线。

  而坐落于河东腹地的太原府,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河东之地(山西省)大部分都是巍峨的崇山峻岭,但有两条路可以快速南下。

  一条是从太原沿着太行山西侧走上党,南下饮马黄河,俯瞰对面的洛阳。

  一条是从太原走吕梁山下,经汾州,南下抵达大宋产盐中心解州(运城),此地距离关中长安已经不远。

  太原府沦陷于第二次宋金之战,到第三次宋金之战的时候,金军屯兵于太原,毫无压力地从太原发兵南下,中原腹地和关中一带几乎就暴露在了金军的铁蹄之下。

  为此,赵宁不得不在隆德府,也就是上党一带驻守大军来防御金军。

  而现在太原拿回来了,大宋的防线再次推到了太原府前线,并且距离雁门关仅有三百里,距离府谷仅有四百里。

  这些地方全部是军事要塞。

  只要太原在,金军想要再次南下,就只能从真定府、河间府南下了。

  这也意味着一旦宋金开战,金军很难再威胁到陕西,这大大降低了宋金夏三国同时开战的时候,陕西腹背受敌的概率。

  可以说,太原牢牢握在自己手里,灭夏的压力至少减了一半。

  朝野震惊,新政全面推开之际,前线还是第一次传来收复失地的捷报。

  这对刚刚经历了大清洗的大宋来说,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十二月十一日,早朝。

  群臣先是恭贺了皇帝陛下,随后开始各抒己见关于经略太原的策略。

  “收复太原,是吴玠以及全体神卫军将士,还有太原军民合力的功劳,太原城内死伤惨重,北方民众无不日夜盼望王师,朕心甚痛,朝廷当酌情为战死者民众发放特殊抚恤金,众卿以为如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2.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3.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4.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5.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6.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7.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8.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9.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0.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1.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2.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3.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4.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5.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6.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8.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9.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0.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1.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2.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4.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