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回到宋朝当暴君> 第365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第365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

  宋军队形整齐地朝西夏大军推进过去。

  数万人同时移动起来,无数脚步声,震得地面砰砰作响。

  阵阵风浪从黄河北岸滚滚而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将士们拔出刀,手持盾牌,身披轻甲,行动迅捷。

  秦军好斗、彪悍且耐苦战,自古便是如此。

  以往的大宋朝,最强悍的就是西北禁军。

  他们作战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流血。

  许多地方都是出了名的寡妇村,男子活不过三十。

  要不然,怎么会打得全民皆兵的西夏差点灭国了呢?

  虽说这样数万人的宋军,无法做到统一调度统一协调,但别忘了,军队还有一个宝贵的品质:勇敢!

  此时的宋军,士气正在慢慢攀升。

  随之,与阿土罕的西夏大军距离快速拉近。

  “这些该死的宋狗,敢耍老子!”阿土罕大骂一声,随后下命令,“出击!”

  西夏大军进攻的号角声也响起来了。

  李良辅顿时气得暴跳如雷:“谁让那个蠢货出击的!快!全军往前推进,左右翼骑兵展开!”

  上午,派阿土罕去招降给了他一万人,也就是说李良辅带过来的三万人是被分成了两部分。

  在主力军未动的情况下,派过去招降的前头部队却擅自行动,一种失控的感觉席卷了李良辅。

  两军对阵,是讲究战术的。

  例如前锋部队一般派的都是最勇的那一批人。

  冷兵器时代士气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前锋队的战果,对整个战局都非常重要。

  如果前锋被压制,甚至战损率快速攀升,就容易造成军心震动,大军崩溃的局面。

  一旦前锋大军崩溃,布下的整个军阵就会被溃败的人冲击混乱。

  军阵是团体配合的产物,打仗打的是凝聚力。

  所以两军交战,军阵又尤为重要。

  这玩意儿一旦被破坏,就容易出破绽,给敌人有机可乘。

  例如金军打辽军,很经典的战术中,大多是拐子马持续来回冲锋,将辽军军阵冲散。

  冷兵器时代,被冲散的军队,就几乎没有战斗力了。

  然后步兵精锐压上去,开始碾压、全面歼灭敌人有生力量,防止溃败的敌人逃走后再集结。

  当年李良辅支援辽国,面对金军,就被完颜娄室的骑兵来回冲锋。

  他对军阵的溃败有不可磨灭的阴影。

  此时阿土罕擅自行动,无疑是直接在他心口上扎了一刀。

  阿土罕的西夏前军并非精锐,但他急于表现。

  双方距离快速拉近,已经缩进数百米。

  宋军弩弓手开始发射弩箭。

  满天弩箭仿佛一大片拔地而起的黑云,划出弧度,朝西夏前锋军压去。

  西夏人的披甲率可没有金人那么多高。

  弩箭压下来,前方的西夏前锋队立刻坍塌了一片。

  宋军方向传来呼喊声:“大宋万岁!大宋万岁!”

  声震如雷,与冲锋号角一起在天地之间回荡。

  即便二十里之外的兰州城也隐约能听见。

  “是援兵!”正在清点士兵的何遇听闻后,大声喊了出来。

  兰州城内数千守军已经全部听到南边传来的声音。

  全城为之一振!

  此时,继续在兰州城外围困兰州的西夏四万大军也听到了。

  西夏的将军们目光不约而同投向了南面。

  从山麓出来后,快速迂回的李彦仙部,也听到了那声音。

  刘鹤只感觉体内鲜血滚烫起来,风吹得他头盔上的红缨飞舞,他兴奋又着急的说道:“李知州,战争开始了!”

  战争开始了。

  宋军三万五千人,加上兰州城内的八千,一共四万三。

  西夏总兵力六万五千。

  双方在兰州城外展开了正面对决。

  宋军的弩箭一波后,紧接着开始第二波。

  这是西北禁军对付西夏人最常用的手段。

  在过去的时代,西军中有七成是弩弓手,专门在山地之间打击西夏人。

  所以西军又被称为山地战精锐部队。

  不过,自从长安会战后,西北开始改变一些战术。

  为什么靖康元年西军被调到河北、河东支援,被金军一打就崩溃?

  高层瞎指挥是很重要的一点。

  但是,西军的配置也不适合与金军作战。

  金军披甲率太高,而且机动性太强,普通的弩弓根本对付不了。看書溂

  除非是神臂弩,可神臂弩开弓必须用脚踩,这样士兵开弩弓的速度大大减缓,对士兵手臂要求也极高。

  弩弓战术在山地多的地方打西夏人被证明好用,但在平原一带打金人,就没用了。

  所以长安会战后,宋军降低弩弓手的占比,开始大力训练披甲的精锐步兵和机动性强的骑兵。

  当然,也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弩弓手,就是为了对付西夏人。

  每一波弩箭落下,便有数十名西夏士兵倒地。

  有的甚至被射穿,钉在地上。

  西夏大军的浪潮中,出现局部的坍塌。

  但西夏人作战也极其彪悍,冲锋队并没有因此而崩溃,反倒是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起来。

  在宋军前锋军逼近西夏大军的时候,弩弓手停止了射击,他们快速列阵,形成自我防御的堡垒,即便前锋军被西夏军打穿,他们也可以自我防御和继续消灭敌人。

  不过,因为缺乏大规模专门的指挥部,所以宋军之间的整体配合显得很僵硬,甚至也出现了左右两翼推进的拉胯。

  而前锋军手持盾牌,拔出刀,与西夏人正面白刃相接了。

  一个西夏士兵一刀砍在一个宋军的肩膀上,刀刃在甲胄上一滑。

  短暂的停留,那个宋军快速往前一捅,刀直接捅进了西夏士兵的左眼里,从后脑勺穿出来。

  与此同时,另一个西夏士兵手持狼牙棒,朝这个宋军士兵的手臂砍来。

  宋军士兵来不及收回来,手臂像枯树枝一样被折断,他的惨叫声被淹没在厮杀声中。

  双方以一种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正面对撞在了一起。看書喇

  所有人都热血上涌,甚至刀砍在身上都失去了知觉。

  局势却很快发生了变化,披甲的宋军野战实力明显压过了这支西夏军一头。

  前锋队如同洪流一样开始往前推。

  很快,前面的战况就汇报到了李良辅那里。

  李良辅大怒,打骂阿土罕蠢。

  与此同时,他下令左右翼骑兵开始发兵,供给宋军拉胯的左右翼。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