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红楼之贾府弃子>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雨绸缪谋后事 披挂出征安圣心

第五百五十三章 未雨绸缪谋后事 披挂出征安圣心

  未雨绸缪谋后事,披挂出征安圣心。

  会盟之名巧擒人,刀兵再起安然退。

  “圣上除去双王后人也是为大唐江山社稷着想,而命你带兵征讨高丽与天竺,也是圣上为重建梦府,给你一个立功扬名之机。徒儿若能西征南讨击败高丽与天竺,将双王后人拿下并带回朝中,圣上便可趁此良机嘉奖于你,不仅重建梦府,还可令你光明正大恢复本名,这其中利害关系,徒儿慢慢斟酌便可明了于心。”

  刘长风闻言微微一愣之后,脱口而出道:“据我所知,梦府上下被抄家灭门之后,被梦少卿雀占鸠巢,当成府邸。如今梦少卿已死,其府邸也已渐渐败落,何不求圣上降下一道旨意,将梦少卿的妻儿老小逐出梦府,由弟子名正言顺拿回梦府岂不正好。”

  杨月生闻言微微摇首道:“非也,非也。梦少卿虽死,但其曾为御史,与朝中众位大臣盘根错节关系甚密,即便徒儿有拿回梦府之心,圣上有将梦府赐还于你之意,但以长孙无忌为首众大臣也会联名上书阻止,故此圣上体恤于你,才给你一个立功建府之机。”

  刘长风闻言面有不甘,仰天长叹一声:“唉,难道恶人已亡,梦家后人拿回属于梦家的府邸竟然也是千难万阻,苍天何在,公道何存?”

  杨月生端起茶盏,轻掀茶盖吹了两口,浅啄一口,品味茶香之余,淡淡一笑道:“徒儿莫要纠结梦府旧址一事,当放眼天下,为大唐屡建战功,方能重现梦家荣光,不负九泉之下梦家列祖列宗。”

  刘长风闻言略带气愤回道:“师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梦府一案固然真相大白,但是幕后的江南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袁氏、会稽魏氏、吴郡张氏、吴郡顾氏、吴郡陆氏、吴郡朱氏这八大氏族,害死梦府上下几百口人,只拿八个庶子顶罪,真是岂有此理?”

  杨月生手捋须髯微微颔首道:“徒儿既然看出其中猫腻,当知江南八大氏族在众门阀当中颇具分量,圣上若将八大氏族族长缉拿归案,只怕会掀起轩然**,逼反江南八大氏族,故此圣上权衡利弊,才睁一眼闭一眼,暗允江南八大氏族以庶子顶罪,徒儿当知见好就收,不然弄得圣上不悦,江南八大氏族合力抗旨,那便是不上不下尴尬之局,何苦来哉?不如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徒儿可三思而行。”

  闻听此言刘长风闭目沉思片刻,忽而睁目叹道:“看来世上之事,何来公平公正,是非黑白皆在当权者一念之间,家仇私恨不可深究,适可而止即可。”

  话锋一转又道:“家父之仇暂且放在一边,如今圣上命我带兵征讨高丽,攻打天竺,擒下双王后人,这可如何是好?”

  杨月生淡然一笑道:“徒儿之难,可是已知辽东一带天寒地冻,行军颇为艰难,更何谈攻打高丽城池;而齐王之子李孝藏身平壤城内,一路攻至平壤将齐王之子李孝拿下,怕是不可能之事。”

  “师父所言极是。”

  杨月生高深莫测一笑道:“徒儿莫犯难,为师早已算出会有此劫,故此早在徒儿率军从新城撤离之时,派陆凯等人潜入高丽平壤城,暗绑齐王之子李孝,将其藏到焉耆镇一处民宅之中,徒儿只需向圣上禀报,齐王之子李孝早已被你拿下,如今押在焉耆镇大牢之中即可。”

  话锋一顿又道:“至于息王之子李圣文,以你的才智,出征天竺再次将其打败也是轻而易举之事,不过如今天竺(戒日帝国)并非昔日四分五裂,而是经过数年征战分为北天竺(戒日帝国),都城牵至曲女城,中天竺(遮娄其王国),都城牵至瓦塔比,南天竺(帕拉瓦),都城为建志城。”

  “尔的平妻巴巴亚妮·莫索尼既是戒日帝国皇亲,想来戒日国王也会助你一臂之力,不过李圣文败于你手,再次开战恐怕会以守为攻,拖延战事,战事越久于你不利,不如依为师之计,以会盟之名将其引至两国边境,再突出伏兵将其拿下,如此一来即可免了刀兵之苦,也能早日返朝复旨,徒儿意下如何?”

  刘长风闻言微微思虑片刻,眼眸一亮,面带喜色惊呼道:“师父未雨绸缪,真是解了弟子心头难事,又为弟子出谋划策,不动刀兵便可轻而易举拿下李圣文,真是神机妙算,妙计成事,弟子在此先行谢过师父大恩。”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在人为,不可强也。徒儿到了戒日帝国牢记为师之言,谨言慎行,万万不可透露计谋,不然一旦泄露只言片语,传到李圣文耳中,再想拿他,怕是难上加难,切记切记。”

  “弟子遵命。”

  飞雪交加之夜,偏僻院落之内,炉火淼淼房中,杨月生借着品茶取暖之时,将计谋合盘托出,助刘长风一臂之力。而接下来全看刘长风如何运用计谋。

  次日一早,冰天雪地之中数匹战马沿街狂奔,马上之人皆是安西军众人。

  数匹战马奔至朱雀门前,安西军众人猛的一勒缰绳,战马扬蹄嘶叫一声堪堪停下。刘长风飞身下马,一甩缰绳,身后安西军卒接住缰绳之际,刘长风大步流星走入朱雀门。

  刘长风一进朱雀门,自有通侍太监头前带路,来至太极宫两仪殿外,道声:圣上在御书房。便不再多言。

  刘长风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两旁数盏宫灯及黄色书案。

  “微臣叩见陛下。”

  “刘爱卿平身。”

  “刘爱卿,如今梦府一案已然昭雪,何时恢复本名可至兵部及户部言明即可,尔尚有何事可在出征之前速速了结。”

  “多谢陛下为臣洗清冤屈,微臣今日求见,乃是有一事禀报。”

  李世民闻言微微一愣,眼眸一眨淡淡一笑道:“何事?”

  “回禀陛下,微臣带兵出征高丽之时,活捉数名身份不明汉人,微臣将这些人带至焉耆镇审问,前几日得到飞鸽传书,这些汉人之中有一人招认其是齐王之子李孝,一直隐姓埋名居于高丽新城,如今在焉耆镇大牢受刑不过,才被迫吐露真名实姓。”

  李世民闻言眼眸猛的一亮,闪过一丝喜色,扶案探身急声问道:“此话当真。”

  “回禀陛下,此话千真万确,微臣不敢有半点隐瞒,一接到飞鸽传书,便飞马进宫禀报陛下。”

  “如此说来,刘爱卿在新城所抓数人,竟然歪打正着将齐王之子李孝拿下,真是可喜可贺啊!”

  “刘爱卿既然已将齐王之子李孝拿下,那便早日点兵取道天竺,将息王之子李圣文抓回,朕必重重有赏。”

  “微臣遵旨。”

  刘长风转身出殿,却不知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梦府一案牵扯双王后人,虽然审明案情,给梦府昭雪,但不抓到双王后人,江南八大氏族及朝中大臣定会颇有微词,李世民为了平息朝中怨言,不得已而为之,才命梦家后人梦云龙(刘长风)披挂出征,将双王后人抓回大唐。

  如此以来,即可铲除祸根,又可借此机会彰显圣恩,重建梦府,刘长风也可风风光光恢复本名,一箭三雕,李世民可谓算计颇深。

  刘长风已然有了杨月生的计谋,对出征天竺可谓是胸有成竹。

  次日一早,在校军场点齐一千六百安西军及三万南衙府兵,便踏上征伐天竺之路,此次出征,刘长风带上贺芒、邱光勇、姚子忠三人,而陆凯、项勇、庄梓、王静波、晋元新、罗中福六人及三百多豪客则是混入军中,当做安西军卒随军出征。

  为何带上陆凯六人及三百多豪客,杨月生有言在先。你我在长安所做之事,皆是欺君罔上掉头之罪,而三百多豪客皆是目睹之人,万一有人泄露出去,你我皆是死罪。而这三百多豪客是杀也杀不得,留也留不得,左右为难之下,唯有送至远离大唐之处,方能去除心头大患。

  如今你带兵远征天竺,正好可带上这三百多豪客,令这些豪客混入安西军中随军出征,待到了天竺,让这三百多豪客随你处置,若让其死,便令这三百多豪客冲锋陷阵,死在沙场;若令其活,便将这三百多豪客留在天竺落地生根,娶妻生子,从此绝了这三百豪客回大唐之心,你我也可去除一大心病。

  杨月生之言,刘长风觉得颇为有理,毕竟夜闯文府,假扮禁军搜查王长史府这些事绝不能泄露出去,而将这些豪客安置在天竺,刘长风则是颇有把握,以天竺少女之美,留住这些豪客之心,还是十拿九稳的,当初自己便被巴巴亚妮·莫索尼迷得神魂颠倒,更别提这些粗枝大叶的江湖豪客了。

  大军开拔,先是向北,再转而向西,先至安西都护府,休整三日。这三日间,刘长风趁机回府与五位妻子及儿子团聚,再提出带上巴巴亚妮·莫索尼一起回天竺探望岳父大人。

  巴巴亚妮·莫索尼闻听此言是喜出望外,离乡背井已有七年之久,怎不思念远在天竺的父母兄弟。如今夫君带自己回乡探望,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一时间梨花带雨,哭得泪流满面。

  刘长风好一番安慰,巴巴亚妮·莫索尼才止住哭声,送上香吻感谢夫君。

  团聚时短,离别时长。三日之后,大军开拔,刘长风率军先至焉耆镇,令陆凯六人将齐王之子李孝从地牢之中带出,押在军中,随军赶奔天竺。

  从西域至天竺,可走两条路至天竺,一条从吐火罗出发穿过沙希亚、信德、吐罗摩罗、球伽、迦湿摩罗这些周边小国到达天竺,另外一条可取道吐蕃,从吐蕃穿过直达天竺。

  吐蕃已然与大唐联姻,刘长风从吐蕃取道更为周全,但是刘长风担心吐蕃大臣会暗中使坏,毕竟早些年自己率军游击吐蕃,放火烧城,袭击庄园,可是得罪不少吐蕃权贵。即便两国和好如初,暗中下绊子也是难免之事。

  一番权衡利弊之后,刘长风决定不走吐蕃,而是带兵从沙希亚、信德、吐罗摩罗、球伽、迦湿摩罗这些小国中杀出一条路进入天竺,唯有如此方能显示大唐铁骑之雄风。

  铁蹄滚滚,刀光剑影,几番厮杀过后,刘长风率领大唐铁骑势如破竹连败沙希亚几个小国军队。而沙希亚几个小国惨败之后,不敢有任何阻拦之心,任由大唐铁骑从沙希亚这几个小国穿过。

  刘长风打败沙希亚几个小国之余,不忘恐吓这几个小国国王,若不岁岁进贡,年年称臣,大唐铁骑再来之时,便是尔等小国灭国之时。吓得沙希亚、信德、吐罗摩罗这些小国俯首称臣愿岁岁进贡大唐。

  一月之后,刘长风率兵进入北天竺(戒日帝国),刘长风部下踏入天竺国土才不过半日,消息便传到曲女城,戒日国王巴巴亚丹·莫索尼及岳父巴巴亚提·莫索尼得到消息亲率大军赶至边境迎接。

  刘长风在边境与戒日国王巴巴亚丹·莫索尼及岳父巴巴亚提·莫索尼得到会合之后,原地庆祝三日,才启程来至曲女城。

  刘长风来得消息传到李安福耳中,李安福虽被软禁,但闻此消息忽觉不妙。距离上次教派之战(信仰之战)过去七年之久,难道这次刘长风到来并非探亲,而是另有所图。

  李安福急得原地乱转,颇为不安之际,却是刘长风与戒日国王巴巴亚丹·莫索尼及岳父巴巴亚提·莫索尼密谋以会盟之名邀遮娄其王国(中天竺)国王及统兵大将李圣文等重臣商讨两国边境从新划分一事,趁机发难一举拿下李圣文,而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及重臣塔吉尔·默迪则可放其一马。

  刘长风本意是只抓李圣文一人即可,但巴巴亚丹·莫索尼却想趁机一举吞并遮娄其王国统一天竺。二者想法分道扬镳,巴巴亚提·莫索尼当中来做和事佬。

  “依我看,如今不是商议抓谁放谁之时,而是应谋划好如何将邦加尔·古普塔与塔吉尔·默迪及李圣文引入会盟陷阱,抓住之后再谈抓放之事,若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与重臣塔吉尔·默迪及李圣文尽数到齐,那就一并拿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挟持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灭了遮娄其国;反之若只来李圣文一人,那就拿下李圣文,遮娄国少了一个善于用兵大将,也能少了一份威胁,两位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

  “小婿听从岳丈之意。”

  三人计议已定便分头行事,由刘长风带兵赶往边境布下埋伏,而巴巴亚丹·莫索尼写下一道文书,由巴巴亚提·莫索尼去遮娄其王国都瓦塔比送达,以示真心结盟之意。

  一月之后,巴巴亚提·莫索尼从遮娄其王国返回,并带回一个消息。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同意会盟,并从定边境,但是其得知刘长风来到戒日帝国,担心有诈,故此派李圣文率兵会盟,并扬言若戒日帝国使诈,两国之前所签的《兴根卡德条约》作废,再次开战。

  巴巴亚丹·莫索尼急忙问计于刘长风,两国若再次开战该如何是好?

  “陛下莫慌,如今遮娄其王国前有戒日帝国,后有帕拉瓦王国(南天竺),一旦与戒日帝国开战,恐怕帕拉瓦王国会趁机起兵收复国土,到那时遮娄其王国两面开战,定是不容有半点闪失,而其国内能挣善战之将李圣文与李安福皆被我方俘虏,缺兵少将之下,遮娄其王国不战则已,战则必败。我想以遮娄其王国谋臣塔吉尔·默迪之智,定不会冒然开战,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之言不过是恐吓而已。”看書喇

  “既如此,那我就放心了。”

  半月之后,刘长风在两国边境设下埋伏,借着会盟之名,突然伏兵四起将李圣文擒下,而遮娄其王国之兵则是尽数斩杀。

  遮娄其国王邦加尔·古普塔闻训,气得暴跳如雷,欲派将攻打戒日帝国,却被谋臣塔吉尔·默迪一番良言劝住。一场刀兵再起之祸,皆在刘长风预料之中轻易化解。

  刘长风在曲女城呆了足足三月,才在贺芒与陆凯众人劝说下率兵返回大唐,离去之前,刘长风特意与三百多豪客道别,三百多豪客如今深陷天竺美女温柔香中,乐不思蜀,刘长风见留人已成,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次日一早大军开拔,李圣文与李安福及齐王之子李孝一同装入囚车木笼随军返唐。

  李圣文虽为阶下囚,但仍然不服,冲着刘长风大喊:“姓刘的,我送你一句古人名言,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你即便将我交给李世民这个狗皇上邀功请赏,你也难得好下场,哈哈哈哈……。

  刘长风回首望了李圣文一眼,淡淡一笑道:“刘某是奉圣旨拿你,至于邀功请赏之说,刘某从未挂在心上,将你交给圣上,刘某便辞官归乡,而你是生是死全看圣意,你还是想想到了圣上面前如何保住你的小命吧!莫要再胡言乱语……”

  “你……”

  李圣文被刘长风气得半响无言以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5.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6.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7.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18.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19.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0.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1.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2.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23. [历史军事]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24. [历史军事] 开局成女帝俘虏想用美人留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