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七百五十四章:朱仲材

第七百五十四章:朱仲材

  “终究逃不过这一劫了吗?”

  大厦第二十层的行政办公室内,靠在废墟中擦着眼镜的朱仲材,听着楼上那越来越近的脚步声和枪声,喃喃自语的说着。

  他其实并不是出身名门,甚至可以说是家境贫寒,之所以喜欢拽文,也不过是当年苦苦求学时落下的毛病。

  朱仲材出生于长安万年县,长宁侯朱桂的封地之中,全家总共十八口人,全都是长宁侯府庄子里的佃户。

  虽说同姓,但他家和长宁侯府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再怎么说侯府也不可能让自家亲戚来庄子上当佃户吧?

  那一个不顾亲伦的帽子扣下来,整个侯府上上下下都得吃瓜落。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侯府和其他旧帝国传统勋贵一样,对于自家庄子上的佃户、庄户都多有照料看顾,毕竟这些人和封地加在一起才是勋贵手上真正的根基所在。

  所以他家其实过得还算不错,至少日子比那些无主的独户农民们过得稳当。

  他家中排行老三,上有两位兄长,下有三个弟妹,父亲和两位叔父早年上过战场,虽说没有什么斩获,但好歹也都完完整整的回来了。

  老侯爷觉得当过兵都是好汉子,于是给父亲他们安排了护院家丁的工作,也算是那个年代的铁饭碗了。

  再加上女眷们在家做点针线活,府上偶尔也有赏赐发下来,虽说家里人口不少,但日子也不至于困顿。

  日子也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着,直到他十二岁那年的一个早晨。

  他都不记得那一天的天气如何,只知道那天从城里来了很多顶盔戴甲的士卒,杀尽了侯府里的每一个人。

  那一天早上他一如往常的走去学堂,却在半路上看到了侯府牌坊上挂着的一排人头。

  还在滋滋冒血的“新鲜”人头。

  他当时就被吓得尿了裤子。

  不但是因为那场面太过瘆人,也因为那一排人头里面全是他熟悉的面孔……

  有不苟言笑的老侯爷,有总是在学堂上偷偷给他糖吃的小少爷,有逢年过节总是去他家里寻寒问暖的老管家。

  还有……他的父亲和两位叔父。

  也就在这一天,他的“天”塌了。

  当日,统合军挥师入长安,以从吏部缴获的官员名录为基础,由部分“投诚”禁军协助,将家在长安但不愿投降的勋贵大臣们,尽数诛杀。

  被灭门的勋贵不计其数,他们的封地理所当然的也被收回。

  而那些在封地中的佃户、庄户们,下场并不比他们的主家好到哪儿去。

  统合军认定这些人“助纣为虐”,将他们尽数打为奴籍,要么发放给统合军内部的功臣,要么拉去奴隶市场贩卖获取收益。

  这就是当时大多数佃户、庄户的结局。

  本该也是朱仲材的结局,但他很幸运,有一群愿意为他拼尽一切的家人。

  他的两位兄长为了保护他和弟妹,被那些上门抓人的奴隶主打手给活活打死。

  他的母亲,以及几位姑母、叔母,也为了保护他和弟妹。而不得不委身给那些脑满肥肠的奴隶主,受尽了凌辱和责难,只求能给他和几个弟妹换得一条生路。

  然而这些拼死付出的结果,也不过只是让他和弟妹们免于为奴罢了。

  事实上,失去家人照顾和所有财产,还带着几个年幼弟妹的他,接下来的日子可能比为奴还要糟糕得多。

  他带着弟妹四处流浪,和那些同样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一样,恍若是这片“华族乐土”中的一群局外人。

  福利机构是不会管他们这些“余孽”的,街上那些“资历深”的流浪汉也时常欺负他们。

  在最糟糕的时候,他们连续三天都没能吃到哪怕一粒米。

  几个年幼的弟妹本就体弱,在那段时间因为饥饿和生病等种种原因,先后离世。

  而他甚至无法让他们好好安葬,只能随便找个草席,然后挖个坑埋了就草草了事。

  倒不是他冷血,只因为那个时候他也是饿得没了力气,挖个坑都能耗尽全部气力,缓了半天才勉强能动弹。

  他清楚地记得,埋葬五弟,也是他身边最后一个家人的那天。

  雨下得很大很大,他挖出来的坑没一会儿就积满了水,可他已经没力气把水排走,或者再新挖一个坑了。

  但是当他把五弟骨瘦如柴的小身子放进破烂的草席中时,连当时已经饿得快晕过去的他都不得不承认……五弟的身子实在是太轻太轻了。

  轻得就像是不存在一样,让他每挪动一下都感到心颤,眼泪也止不住的往外流。

  从那之后,他的心就死了,再也没有什么需要去顾虑的,简直是“无事一身轻”。

  他开始试着去用各种手段武装自己,毕竟哪怕是再怎么愚蠢的人,也知道只有自己才可以做到完全相信“自己”。

  无论是从身心还是情感,又或是其他的什么层面,他都要逐渐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在街道上他学会了小偷小摸,学会了为生存不择手段,学会了只有比别人更狠、更凶才有可能在这复杂多变的街边小巷中活下去。

  然后他被一些人看中了,那些人面色淡然的就许诺给他一个可以包吃包住的机会,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副“施舍”给他的样子。

  于是他就很爽快的接受了。

  可那些人也提出了要求,就是要他干掉陪伴自己流浪多年的那一帮朋友们。

  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天晚上就让那些曾经和他一起摸爬滚打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生死,堪称有着过命交情的弟兄们去见了阎王。

  看着手中那沾满了鲜血,且已经完全扭曲变形的铁棍,再看看好兄弟们死不瞑目的样子。

  那个时候的他,没来由地感到一阵轻松。

  他觉得自己这是给了他们解脱,同时也给了自己的解脱。因为从此他们再也不用在街上忍饥挨饿,好勇斗狠了。而他自己也再不用纠结要不要离开他们,自己出去打天下了。

  “真TMD轻松啊……”

  他这样想。

  然后?然后他就成为了那些人手下无数杀手兼特务的一员。

  那些人出钱让他读书,让他学习。

  其中除了一些基础的知识,还有就是各种各样成为一个合格的杀手兼特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术。

  他只用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用最简陋的材料制作爆炸装置、学会了用最高效的方法在近距离格斗中杀死八个成年壮汉、学会了只用一把小刀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一个月……

  诸如此类说出去就显得很牛逼,但却并不能随便乱说的“专业本领”。

  总而言之,他就是个人型战争机器,可以说一身本领全都是为了杀戮而生的。

  但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一个人,至于说王兆丰和那几个安保人员的战斗力?那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那一群全副武装的专业士兵,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