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七百一十八章:两害选其轻

第七百一十八章:两害选其轻

  也正因为如此,元帅在有着数百上千万现役军人的统一联合之中,也仅仅只有三个名额罢了。

  分别对应海陆空三军的总指挥。

  其他新设立或规模小的军种,根本不配分到一个元帅名额。

  特别是总兵力不到十万的太空军。

  虽然这支部队的含金量很高,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轮不到一位元帅去执掌。

  毕竟,和有着数百万虎贲之士的陆军部队比起来。

  去指挥十万人都不到的太空军,还是显得太掉价了。

  所以说,关于太空军的总指挥,给个上将当总司令都算抬举了。

  也正因为这庞大的部队基数,在很多紧急或必要的情况下,基层部队的实际掌控者还是那些中下级军官们。

  当年统合会率先起义能成功,靠的就是策反并控制了附近的许多支小股部队。

  一大堆不得志的团、营、连,甚至还涉及一位师属副参谋长。

  这些人和他们麾下的势力,是最早改旗易帜并全力支持统合会起义的部队。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小股部队的力量。

  正是因为他们制造的混乱,才让南都广陵附近忠于旧帝国的部队崩溃瓦解。

  据说当时一体执掌南都军政要务的临海道节度使张仟明,在府上睡觉的时候听到了附近警备师改旗易帜的消息,吓得穿着睡衣就带着老婆孩子弃城逃跑了。

  其实他根本没搞清楚状况,听到片面的消息就被吓破了胆。

  确切情况是,当时负责拱卫广陵城区的三个警备师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部队立刻就参与了起义。

  三个师长也没搞清楚状况,于是联络节度使府邸该怎么办。

  结果电话打过去只得到忙音,他们才知道张仟明这个王八蛋跑路了。

  整个帝国南都。

  不,应该是整个帝国南方的安危。

  在那一刻全系在他们三个人身上了。

  而也正是在这三个师长还在抓耳挠腮想对策时。

  起义的部队已经冲进师部,把他们全部抓了个正着。

  然后……

  旧帝国的南方第一重镇——南都广陵便宣告沦陷了。

  南都的沦陷和逃跑的节度使,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在这之后也没过多久,整个帝国的南方就崩溃了。

  在南方驻守的旧帝国部队,三十万人投降被俘,七万余人战死殉国,还有十来万人改旗易帜,宣布起义。

  而帝国方面到死也不知道,最早引发这一切的竟然只是一群中下级军官,其中军衔最高的也不过是个中校副参谋而已。

  满打满算也就掌控了几千人的部队。

  就这一点点力量,却摧毁了拥有数十万大军驻守的帝国南方行省。

  这换了谁能够想到啊!

  如果旧帝国知道这些小官的身份,估计能恨他们恨到牙痒痒。

  可他们又何尝不是痛恨着帝国呢?

  庞大的帝国走到了末期,各种隐藏着黑暗之中的隐患和弊端便大量暴露了出来。

  日渐严重的贪腐问题、日渐变多的苛捐杂税、日渐增加附属国和殖民地反抗。看書溂

  这些无一不在昭示着,那个千年的帝国正在走向发展的尽头,或者说末路。

  当然,这些日渐严重的糟糕问题,根本影响不到站在金字高层甚至塔尖的人士。

  比如……企业高管、政府高官、军方的高级将领。

  诸如此类有权有势的人,压根儿不会在乎那“一点点”腐坏现象。

  他们只在乎自己的钱包鼓不鼓,手里掌握的权力大不大。

  而腐坏主要的受害者,应该就是处于那些中下层甚至底层的人了。

  虽然盛世的余威依然在,但是种种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

  仍旧淳朴的老百姓不懂这些,也没太感觉到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他们的生活依旧在照常进行。但那些在金字塔中层的人却纷纷开始受不了了。

  小中产阶级、没落贵族、富农……

  还有军队里的中下级军官。

  这些人,本来就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不甚满足,所以对损失都非常敏感。

  两害选其轻。

  柿子也得挑软的捏,

  帝国的腐坏也遵循这个原则,既然说大人物碰不得,小老百姓也碰不得。

  那就碰那些个不大不小的吧。

  于是他们就倒霉了。

  什么苛捐杂税都往他们身上砸,搞得他们的小日子过得是一天不如一天。

  就这,还不给他反了?

  别说是什么帝国了!就算是天王老子来动他们的“蛋糕”,那也得反!

  但他们不敢自己反,于是就纷纷抱紧了统合会的大腿。

  而在这其中,那些个中下级的军官是最为积极的。

  不为什么,就为统合会答应事成后给他们所有人都升官。

  光是这个条件,就足够让当时那些丘八为统合会卖命了。

  毕竟那个年代,高级军官都把升官的名额留给自己人,剩下他们这些没钱也没权更没有人脉的“三无军官”,估计这辈子都不会再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了。

  喔,差点儿忘了说。

  在统一联合之中,财。

  毕竟升官就会有底下人的孝敬,和同行或者上司给新人的礼物。

  当然,新人被打压的可能性更高。

  但升官就能赚更多的钱。

  这就是铁定了的事儿。

  所以说白了,他们就是想要钱。

  毕竟当时帝国都要完犊子了,再不拿多点钱垫垫底,估计他们的日子也够呛。

  如果这按照他们的话来说:

  “实在不是哥儿几个贪财什么的,这主要还是那生活所迫啊!”

  当然,这说的也就当个笑话听,没有谁会相信这是真话。

  但他们要钱却是个妥妥的事实。

  最后统合会也满足了他们的愿望,并且超额兑现了承诺。

  参与行动的军官连升三级,步兵全部升到一等兵,已是一等兵的升到准尉。

  并且大肆赏赐功臣,所有人都得到了大量财富,而这些财富都是从那些个帝国的忠良那里抄家得来的。

  所以,确切的说这应该算是分赃。

  但不得不说,分到“赃款”还升官的人都非常满意。

  满意得过头了,于是就膨胀了。看書喇

  这些人觉得自己都“很有实力”了,所以就开始另谋新主。

  其中很多都到了克莱德曼麾下,毕竟这位可是陆军的头号老大,脑袋大到可以撑起半边天的那种。

  他们投到克莱德曼麾下的原因,其实也十分简单。

  就是想当从龙之臣。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而这些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居然全部背叛了给予他们一切的议会政府。

  还厚颜无耻的投到了对头麾下。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