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六百八十三章:战地医院(二)

第六百八十三章:战地医院(二)

  两人坐着蹭来……啊不,坐着专车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隔离区块,每座战地医院都必须配备的专门区块,主要就是为了对付敌方可能的任何一种生化武器袭击而建立的制度。

  这隔离区块的帐篷全都是暗黄色,和多为白色、绿色、绿迷彩色的其他帐篷,在视觉效果上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处于后方,与后勤部队和炮兵待在一起,离前线的距离不多不少刚刚好就是已知联邦主流火炮射程的盲区。

  联邦的火炮都打不着,那些手无寸铁的丧尸就更不可能打得着了。

  所以这里完全没有受到战场波及,甚至能听到的枪炮声都很小,平静得像是在大后方的野战医院似的。

  统一联合战场医疗条例标明:前线以及地方主流远程武器可以攻击或已经攻击过的战场区域,修建战地医院。不受到战场威胁波及,但仍可以及时接收自前线送来的重伤员的区域,修建野战医院。

  说白了,在统一联合,战地医院和野战医院是几乎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别。

  一个是仍然有要命的危险。

  一个是安全得就跟回到家了似的。

  这差距不是一点点啊。

  但是,战地医院虽然危险,可伤员的收治率和治愈率都远高于野战医院。

  这也是有原因的,毕竟战地医院更加靠近前线战场,轻重伤员都要先送到战地医院进行检查。

  请伤员得到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

  无法痊愈的也可以和重伤员一起,送到大后方的野战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可见,野战医院基本就是吃战地医院治剩下或者治不了的病人。

  而且一直都是这么个模式,也难怪收治率和治愈率一直不高了。

  病人都没多少,怎么高得起来啊。

  因此,野战医院靠着种种优势,一直都得到陆军总参谋部和医疗协会的青睐。

  资源和补给从未缺少过,可以说是统一联合战场医疗界的核心一环。

  虽然仍然在用帐篷,但从其他配套装备和人员来看,也可知被重视的程度了。

  批量使用小规模精锐侦察兵才有列装的四轮小摩托,拥有数量庞大的辅兵和民夫作为人力资源,连使用的帐篷也都升级成了全自动化组装的高级产品。

  所谓的四轮小摩托,全称是:陆军单兵用特种侦察车G型。

  可别小看了这玩意儿。看書喇

  虽然看起来确实和市面上都有卖的普通四轮摩托车没啥区别。

  但实际上却暗藏很多玄机。

  虽然这些都是机密,不能说。

  但光从其不菲的造价就能看出,这玩意儿绝对不简单。

  一辆这玩意儿的造价,大概是二分之一辆灰熊主战坦克。

  而其本身的重量,哪怕是加上一个全副武装负重几十斤的驾驶员,那也不到灰熊坦克的二十分之一。

  这真的是……

  陆军看了皱眉,财政部看了流泪,军火商看了狂喜。

  而此时这战地医院里,就有整整两百辆这玩意儿。

  平时拉拉货,偶尔借给侦察部队,再不济也能用来逃跑。

  有一说一,这车开得是真快,用来逃跑绝对是专业的。

  但两百辆这玩意儿塞给战地医院。

  属实太多了。

  的确,这里的标准已经是过高了的。

  但其他战地医院也是有着几十辆的。

  每个师都有一个战地医院,规模和配置大致相同。

  全部加起来的话……

  光是购买和维护这些车的经费,估计都能再让陆军装备出几个装甲师来。

  有钱也不是这么个整法啊!

  但战地医院一毛钱没花,全部都是议会政府讨的腰包。

  也不为什么。

  只为能省一些给伤残甚至阵亡家属的抚恤金罢了。

  要知道,因为连年的战争,大量的士兵死伤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因此而增加的大量抚恤金,早就让议会政府的财政不堪重负了。

  虽然这些土豪大鳄、黑心资本家,每一个家里都是腰缠万贯。

  但那都是他们的钱,而这帮贪婪成性还抠抠索索的“肥猪们”,打死也不会把自己的钱给财政部。

  哪怕只是一个金元都不给。

  所以财政部只能靠省钱,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的花,浪费了几百块统一币都能心疼得直皱眉头,浪费一个金元差点就损失了一个财政部长。

  当年有一位老部长,真的差点就因为一个金元的损失,嗝屁了。

  气得一口气没喘上来,送医院,医生给了一枚金元就立马好了。

  可见,钱是最好的特效药。

  而且还是立刻见效的那种。

  部长抠成这个吊样,财政部上上下下就都是吞钱的貔貅了。

  抚恤金不能直接抠,那就抠差额。

  经过他们的计算,财政每多补助所有战地医院大概五个金元,前线的阵亡率就能下降百分之零点零多少。

  而阵亡率下降了零点零多少,那财政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总额,就又能下降百分之零点零多少。

  之后再算一下差额,它们这一来二去的每年就省下了好几十万金元。

  虽然和每年巨大的消耗比起来,这几十万似乎并不多。

  但本着:能多省一点,就多省一点。

  能不花钱,就不花钱。

  能不给的,就不给。

  ……

  这一连串抠门儿原则,区区几十万在每年流动资金上万亿金元的财政部眼里,那就是个“香馍馍”一般的存在了。

  再说到人,这个辅兵和民夫,其实就是一群很重要的“打杂的”。

  辅兵延续旧帝国部分传统,也就是主要起到辅助作用的士兵,虽然战斗力远不如主力的士兵,但干别的活儿还是有用的。

  民夫就是雇来的壮劳力了,通常都是贫民窟里的人,给口饭吃就能死命干活Z

  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辅助劳动力,虽然每支部队里都有不少,可单独给战地医院安排那么多辅兵和民夫的,确实是独一份。

  是真的独一份,布鲁纳特是个牛逼哄哄的人物,所以他所在的战地医院就得到了上级特别优待和补助。

  什么东西都比其他战地医院多点。

  甚至比一些野战医院都还多点。

  总之就是要体现出差距。

  至于说帐篷嘛……

  那就是靠科技来撑场面的了。

  供给战地医院的全自动组装帐篷,由密钥部下辖的工厂进行定制生产。

  只需要打开装着帐篷的货箱,把里面一个个方块模样的帐篷拿出来,找到一片开阔的空地放好,摁下组装摁钮就行了。

  然后,只需要十几秒,一个占地几十平米的大帐篷就可以自动组装完成了。

  要知道,陆军王牌部队都还在用着需要自己动手组装的模块化野战营房、帐篷。

  可见,这优待可不是说说的。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