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金革之声> 第六百四十九章:默默无闻

第六百四十九章:默默无闻

  太祖爷的风格,直接影响了旧帝国乃至整个华族后世几百上千年的发展。

  首先便是他那优待军方的习惯,让旧帝国历代君王几乎都牢牢掌握着军权。

  直到近代化改革之后,国家主要权利系统因为改革而变更,让改革后的皇帝不得不下放了一部分军权。

  当然,帝都长安以及中原地区的军权是绝对不能给别人的。

  所以近代改革后下放的军权,基本都是集中在南方或者沿海地区

  这也是统合会在南方发起的起义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所在。

  其次,就是对军队的过度放纵了。

  太祖爷曾说过:“我不管军队在蛮子的土地上干什么事,只要不影响胜利,不让我华族的儿郎们造成无谓的伤亡。我都能接受并且允许他们的行动。”

  有皇帝陛下的保证,每一次出国战斗那些丘八们就都放飞自我了。

  因为旧帝国军队的战斗力极强,所以很多时候他们出国战斗,都是相当于出去扫荡收割敌人的。

  若是无法占领的土地。

  那就烧杀抢掠,搞大清洗,不给蛮子留下一点有用的东西。

  凡是旧帝国军队到过的地方,都只会留下遍地废墟、焦土和无数的尸体。

  若是可以且需要占领的土地。

  他们就会抓人,把当地的蛮子临时转变为随军的奴隶。

  筑城、运粮、带路、翻译……

  诸如此类麻烦但又必要工作,都需要蛮子来干,帝国的军人只负责拎着刀和鞭子驱使蛮子就好。

  这样做的结果嘛,就是导致帝国军队在世界各地都是恶名昭著。

  直到旧帝国凉凉,统一联合建立,才逐渐有了缓和的迹象。

  但这个难得的迹象。又被这些年的爆发战争给毁掉了。

  旧帝国和统一联合。

  帝国陆军和统一联合陆军。

  名字虽然变了,但那些丘八的本性却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之所以在统一联合建立后有缓和,主要还是因为建国初期,不太稳固,无法对外进行任何形式军事行动。

  没有军事行动,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骇人听闻的大事件发生了。

  但不动手,并不意味着那帮丘八们就真的是“改邪归正”了。

  一开战,他们就原形毕露了。

  他们那压抑了太久太久的暴虐,突然被释放出来的景象……

  那简直是让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恐怖。

  而其三呢,就是在太祖爷那无限优待和放纵之下,催生出的新·军队了。

  对太祖爷的狂热崇拜,就是这一类军队诞生的根源。

  这一类军队认为,太祖爷没死,只是升到了天上,成为了神。

  他们与总把太祖太宗挂在嘴上的其他部队不太一样。

  他们是真的把太祖爷视作一种信仰。

  而他们每一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份信仰而奋斗致死。

  可笑的是,类似这样的部队,居然不是曾经的禁军,也不是如今的禁卫军。

  他们,只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因为在旧帝国军法中,军人是不允许成为有神论者以及任何宗教信徒的。

  如果你胆敢违反这一条例并被发现或者举报,那你会被立刻剥夺军籍并且丧失一切作为军人的福利,甚至连一毛的钱军饷都拿不到,最后还得光着屁股被踢出军营。

  因为你的一切物品都要赔偿“损失”。

  如果你原本就是某某教的信徒,那你也当不了兵,所以不用担心这些惩罚。

  这条军法是太祖时就传下来的。

  那位英明神武的太祖爷似乎对那些宗教的东西很敏感,相关的限制也很严苛。

  但仍然有那么一批信仰者,一直都在帝国的军队中存在着。

  他们都默默无闻地隐藏着自己,平日里和普通战友没什么区别,但在夜深人静货独自一人以及内部集会的时候,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信仰进行祷告和探讨。

  在当年统合会大叛乱(统一联合称为:广陵大起义)之中。

  他们几乎全部为旧帝国战死,几乎全部都倒在了抵抗统合会叛军的战场上。看書溂

  他们,就隐藏在无数忠于曾经那个帝国的伟大们战士之中。

  直到战死,也从不曾为别人所知晓。

  可他们没有彻底消失,他们的后人仍然在统一联合的军队中发展壮大着,默默等待着能光复整个帝国的时刻到来。

  但这一份默默无闻是有条件的。

  条件……

  就是不能触碰他们的逆鳞。

  但如今,有些暴乱蛮子就要触碰了。

  “该死,御陵军是干什么吃的!怎么可以让蛮子靠近太祖陵寝呢?”

  新城东郊,长安驻防军大营内,一个穿着将官服饰的汉子,死盯着眼前的态势全息投影画面,骂骂咧咧的。

  在画面中,无数的红点正在靠近地图上一个金色的闪光点,闪光点上面还旋转跳动着原旧帝国的国徽。

  头顶皇冠,一对前爪分别拿着长刀和竹简的五爪金龙,盘绕着一根嵌满各色宝石和钻石的权杖,扶摇直上。

  这国徽和皇冠、国玺一起,被并称为旧帝国的三大至宝。

  如今这三样东西的实物,都存放在长安皇宫里的内府库里。

  毕竟没有皇帝了,也什么人有资格去触碰甚至使用这三样至宝。

  因为这三样东西,就代表着整个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利。

  能在长安的态势地图上,用堂堂国徽进行标示的目标,就只能是太祖陵寝了。

  连皇宫都没有这个资格。

  但皇宫一般也得是用特一级保护的金色五角星标识出来的。

  也是仅次于太祖皇陵的地位了。

  其实…….皇宫连占地面积,也是仅次于太祖陵寝的。

  太祖陵寝几乎是按照皇宫模版在地下又重建了一遍,再加上陪葬的宫室,以及御陵军的驻扎地,总面积比长安正版皇宫还要大上三分之一左右。

  如果是给活人用的,估计又能位列世界第X大奇迹之了。

  不过这是给死人用的,所以这玩意儿根本没得比较。

  像这样的陵寝,在中原大地上可以说是一找一大片了。

  圣祖皇帝的陵寝规格,就比这个大。

  当年就因为这个有逾制之嫌,圣祖皇帝之第四子,也就是仁宗皇帝,被大臣们怼了好几次。

  “你爹的坟造得比你太爷爷大!你爹这是不孝!你作为儿子!应该代替你爹改正已经犯下的错误!这才能为时不晚!

  难道你要等到你的儿子去做吗?”

  当年作为四朝老臣的礼部尚书,几乎就是这样上去指着仁宗爷的鼻子骂。

  这话似乎很难听,但从《仁宗本纪》上翻译过来就是这样的。

  意思几乎差不多,现在的人被这样骂都觉得不舒服,指不定得打一架了。

  但这是在皇权顶峰的帝国初期,这被骂的人还是皇帝。

  可见那位礼部尚书得有彪悍了。

  但人家有彪悍的资格啊……

  四朝老臣,可见地位之尊崇了。

  面对这样的老资历,仁宗爷只能是唾面自干了。

  《金革之声》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