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70章 七品以上的官,闭着眼睛抓

第70章 七品以上的官,闭着眼睛抓

  西门庆这些日子有点忙,扫荡冬瓜山朱肉肠一窝匪后的善后工作有些复杂,毕竟这一千多号人都是投降的,绝大部分人都是无路可去的人,希望加入西门庆的队伍。

  可这不是简单的事情,还有一些必要的流程要走,例如这些人身份的鉴别,尤其是朱肉肠等几个头领的处置,还是要层层上报,不能说想洗白就马上能洗白。

  还有财物的清理,这点吴三桂下手很早,一个破旧的山头,能有什么财物呢,值钱的早就偷偷地运回西门家了,这个自然不能对外说,必须得保密。

  各级官员的祝贺,请客喝酒听曲招妓,西门庆有时候一天要赴三四场宴席,尤其是上头那些有头有脸的人邀请的,那是必须得去,否则伤了感情以后不好办事。

  苗青、刁七儿雇凶谋杀苗天秀的案子也在拖了两个月后,终于告一段落,当将刁七儿能挖的钱财都挖出来后,便将二人收监入狱,判了谋杀罪,上报朝廷后,斩立决。

  毕竟这二人,一个是娼妓出身,一个是下人出身,没有关系没有背景,先弄到监狱里打个半死,弄个口供。幸好这个年代流行刑讯逼供,才刚刚打板子就招了,省了很多麻烦。

  苗天秀的远房亲戚花了大笔赢了官司,得了个空宅子,有苦说不出来。不过毕竟为苗天秀报仇雪恨,得了好名声也得了个心理安慰。

  单凭苗天秀这个案子,西门庆里里外外就得了上万两银子。

  所以为什么说法院里的人如果不公平公正的话,他们下起手来比任何人都黑。

  他们太清楚里面的游戏规则了,只要经不住诱惑,他们仿佛像一个黑洞一样,可以吞噬靠近的一切。

  曾经有个女法官,一路从基层做起,最后做到了副院长,一边贪一边升,最后被人举报,一查,家产超200亿,实际控制和参股的26家公司。

  200亿!

  厉害了我的姐!

  西门庆在她面前还只是个渣渣!

  今日,请西门庆喝酒的是看守皇庄的刘太监,这刘太监因将皇庄里的上等金丝楠木,伐了做自己私宅里的物事,被人检举告发了。

  这盗用皇室的东西,说大了就是对欺君罔上,杀头都可以;说小了呢,也就是借用一下,无伤大雅。

  刘太监请了巡检司刘必安、副千户夏长春等人作陪,还从北街请了八个水灵的妓女来弹曲作乐。

  刘太监年纪并不大,估计四十出头,长得白白胖胖,笑起来像弥勒佛一样。可西门庆知道,就是这样的人,看起来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背后里捅刀子,下起手来黑得很。听说这刘太监先后有过三个对食的妇人,都是不堪他的折磨而死。

  宋朝是允许太监和妇人对食的,这对食就是给太监、宫女结成夫妻,相互有个照料。可想一想,这有些太监原本是男人,后来变成了不男不女,心理不正常的就会发生扭曲变态,好好的一个妇人在身边,自己却无能为力,便会加倍虐待。

  典型的家暴!

  刘太监笑眯眯地掏出一张银票给西门庆:西门庆大人,那黄四儿就是嫉恨我新讨了个婆娘,所以到处举报,这些小事还请西门庆大人多多招待啊!

  黄四儿,就是检举揭发刘太监的人。他原本是个泼皮,后来开赌坊发家,原本和刘太监有来有往,后来二人争一个女人撕破了脸皮,刘太监找人将黄四儿的赌坊给砸了,黄四儿吞不下这口气,便将刘太监这事捅了出来。

  西门庆瞄了一眼银票,是一千两,便笑着对刘太监说道:刘大人看守皇庄,自然是为皇上尽忠办事,我相信刘大人不会做出这些监守自盗的事情来。这些日子我们会查明原由,依法办事,务必将还刘大人一个清白。

  刘太监见西门庆并不接银票,又听得监守自盗依法办事等言语,脸上的肥肉抖了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吓,不过毕竟是宫里待过的人,见过世面,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刘太监随即又掏出两张银票塞进西门庆的手中,笑眯眯地说道:那是自然,西门大人秉公职守,公平正义,自会为我等澄清真相,还我清白。来来来,西门大人英明神武,连扫四窝山贼,保我一方平安,我们一起敬西门大人一杯!

  夏长春、刘必安等人纷纷站起来,恭维一片,主宾尽欢。

  临走时,刘太监拉着西门庆的手悄声说道:此事务必请西门庆大人关心,必有重谢!

  西门庆也不回复,点点头。

  心知肚明!

  回到提刑所,西门庆将刘太监的事情和吴三桂说了。

  吴三桂又拿来案卷细细斟酌:老爷,监守自盗本来就说的是这些太监,这些太监的俸银很低,品阶高一点才一个月二十两,怎么够他们开销的。而且这些太监没有子嗣,都是拼命地弄钱养老,生怕老了后流落街头。一般来说,能下放到一地或者管一方事务的太监,手头总有个万把两银子,以前有个不起眼的老太监平时勤俭节约,后来出事一查,光现银就有一百八十万两银子。

  你的意思是,好好榨一把?

  西门庆慢慢熟悉业务后,发现手中的权力真不小,可取人性命,可取泼天财富,亦可化身包公为百姓主持公道。西门庆把握一个原则,有钱的坏人使劲榨,没钱的穷人按规矩办理。

  吴三桂沉吟道:这刘太监盗用的金丝楠木,朝廷早有禁令,非皇家不可用。此事一则是监守自盗,二则是欺君罔上。现在就看朝廷的态度如何?

  听说这刘太监以前是皇后宫里出来的,有这个香火情,不知道皇后保不保他?

  西门庆对刘太监有一定了解,这个年代,没点关系背景,谁能戴稳官帽子。

  那就这样,先押着,案子慢慢地调查,慢慢地审。刘太监这边虽然出了三千两,可这放大了说可以杀头的罪三千两也太便宜了,适当的施加点压力,不吐个五六千两出来说不过去。等宫里传出消息来再做决定。宫里保他,就顺水人情。宫里弃他,就把他掏光,渣都不给他留。

  吴三桂认真地分析着,毕竟这个朝廷里的官,上了七品,随便抓,抓一个查一个,没有一个会抓错的,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

  有道理,就这么干。对了,冬瓜山朱肉肠等人的安置情况,蔡太师点了头,兵部已经批复下来,先按乡兵编制安置,由我兼管。可驻扎在冬瓜山,作为防备梁山侵犯补充力量。

  西门庆将批文递给吴三桂。

  吴三桂一看,心中大喜,拍着桌子说道:好啊,朝廷对我们安置方案都同意了,这下我们手中的兵力就强多了。

  为何吴三桂如此开心?

  因为宋朝的乡兵也称民兵。是按户籍丁壮比例抽选或募集土人组成的地方民众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主力部队战斗等任务。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人数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可多可少,没有具体限制。

  朝廷只拨给一些必要的装备,其他的自给自足。

  吴三桂要的就是这个自给自足,因为山东水灾、蝗灾、旱灾交替发生,不少人成为难民,许多走投无路的人就落草为寇,无论是难民还是山匪,在吴三桂眼里,都是他的人,都是他的兵。

  钱,西门庆这段时间到处打秋风,虽然花掉了不少,可组建这些军备,足足有余。

  粮食,提前准备了这么久的时间,已足够喂饱肚子。

  冬瓜山下有数千亩荒地,用这些乡兵,在半山腰及山脚修坝挖塘,大兴水利,开荒种田,还怕种不好庄稼?

  最为难得的是,乡兵种的粮食都可以自己留着,不用上缴。

  吴三桂和西门庆细细地聊着,将很多具体的情况一一分解,西门庆将前世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吴三桂,吴三桂眼界大开。

  自己这位老爷平时看起来不怎么正经,这开荒种田还是有一套啊!

  西门庆眼中已经慢慢浮现出爷爷那辈当年农业学大寨热火朝天的景象: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