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66章 李莫愁的离去,当官发财的开始

第66章 李莫愁的离去,当官发财的开始

  冰火!

  想想就很开心,不过目前也只能想想而已,不知道李莫愁学会了天罡九雷正法后,会不会有触电的感觉。

  还是不要雷电了,太猛了,点蜡烛,用鞭子就行。

  而李莫愁觉得这个家庭聚会很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这是一个圆满的大会,一个胜利的大会,宣告了她的到来,建立了家庭地位,巩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绝对的皆大欢喜!

  第二日,李莫愁便跟着罗真人坐上马车去蓟州。

  西门庆、李莫愁这对未婚夫妻离别,肝肠寸断,李莫愁挥泪而去,令吴月娘等人欢天喜地,暗中大呼:快走,快走!

  看着众人如此愉快地送走了李莫愁,西门庆只得苦笑着摇头,毕竟李莫愁与众人不同,涉世未深,想到便说出,说出便做到,没有任何掩饰,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对自己是绝对忠诚的。

  老爷,你真的要娶这李莫愁啊?

  太霸道了!动不动就拍桌子要杀人的,这日子怎么过啊?

  看看她说的是什么话啊,她单独序列,不和我们一样,祖宗的规矩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老爷,我不同意你娶她!

  对,我也不同意!

  几位娘子见李莫愁的马车已消失在远方,便七嘴八舌地将西门庆围着,发表各自的意见。

  西门庆也不恼,笑着说道:要不我把李莫愁喊回来,你们当面和她说说?

  众人一想起李莫愁那冰冷的眼神,恐怖的拂尘,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可是依旧不能阻挡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家人,怎么能开口闭口打打杀杀呢?

  是啊,看她那眼神,我们多说一句话,她真的会动手的。

  我们倒没关系,瓶儿妹妹肚里还有老爷的孩子,吓到了孩子可怎么办?

  老爷,这日子真的没法过了!

  如果李莫愁进了家门,我就离家出走!

  大家转头看去,是潘金莲,第一个说要离家出走的。

  吴月娘开始一直没有做声,这个时候说道:于情,一家人该和和睦睦;于理,也该有主次之分,讲究个先来后到;于法,也不能无法无天,喊打喊杀。老爷,这个家你做主,可要想清楚了。

  西门庆拉着吴月娘的手,又摸了摸李瓶儿的肚子,笑着说道:这一路我也想好了,李莫愁成为我西门庆的娘子,不可能更改,不说那个罗真人,就是李莫愁,我们所有人都打不过。但是可以和你们保证的一点是,她不会住在我们清河县,不会和大家同一个屋檐下下。这个你们可以放心。

  听到西门庆如此安排,众人虽然没有达到将李莫愁赶走的目的,可得知李莫愁不会和自己住一个地方,心中倒也踏实了不少。

  众人知道这几日事情多,西门庆要准备上任,众人祝贺,摆酒,接风酒,有的够忙,既然李莫愁已走,便放下不满,开开心心地为老爷做好上任准备。

  知县李达天是第一批来庆祝的官员,见面就行了个见长官的大礼:西门大人,下官前来祝贺,祝贺西门大人鹏程万里啊!

  西门庆曾在他手下做过事,也是知己知彼了,连忙扶住:李大人,我们相知一场,莫要折煞我了。而且我管的是提刑所,还要请李大人多多支持啊。

  原来西门庆当的山东提刑所,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区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

  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在巡查州县的监狱时,除了查看囚犯的人数、囚禁时间外,还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除了复核、审理州县的案件外,维持地方社会的治安也是宋代提刑官的重要职责。这包括剿除、捕获盗贼以及镇压农民起义。例如,辛弃疾在做湖南提刑官时,就平定了茶商的叛乱。所以提刑官的副手多为武臣,在出现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或社会动乱时,甚至用武臣做提刑官。在刑狱、治安之外,宋代的提刑官有时还监督某些赋税的征收,或监督地方仓储的管理。

  所以西门庆这个理刑千户,具有今天的检察、公安、法院、军分区司令等多重的身份和职能,而且在宋朝只直接对中央负责,在地方上没有直接的隶属对象。

  这也是为何西门庆一听蔡太师给自己这个重要职务时,开心得快飞起的原因。

  李达天今天称自己是下官,不仅仅是级别、职务要比西门庆低,也是因为相当于西门庆是省级机关的干部,而李达天是县里的干部,两者差距很大。

  不过李达天在官场沉浸多年,马上也要提拔了,自然对西门庆这样有大靠山的人极尽能力拉拢,这次来送的贺礼就比以前要重得很多。

  西门庆自然不会摆什么官架子,人在官场,起起伏伏都是很正常的事。

  今天当下手,明天可能就是你的顶头上司,背后的资源,利益的交换,在强大的背景面前,个人的努力就不是最重要的。

  西门庆能从一介平民,到知寨,再一飞冲天到五品官员,其实并不是他人的能力所能达成的,有个好爹啊,哪怕是个干爹,也是别人可望不可及的。

  东平府尹陈文昭也来拜访,当地的乡绅也来拜访,黑白两道的人物也托着关系来拜码头,自然是权利的游戏。

  这日西门庆带着吴三桂去上任,拜访各路官员,该送的礼送了,该收的礼也收了,坐在自己的提刑所里,西门庆心情大好。

  吴三桂虽领了知寨一职,并无多大兴趣,恰好杨宗保过来了,便带着杨宗保去接手。

  作为周侗的弟子,杨宗保镇压这几百个未上过战场的官兵,足足有余。

  加之杨宗保寡言少语,神情冷峻,又有吴三桂、西门庆背后支持,很快就掌握了局面。

  而西门庆身边却是离不开吴三桂的,他一个人学渣,哪里知道公检法司这些东西,特别是手里还有一支人数不少的兵力,足足有上千人。

  吴三桂都懂啊,他带兵打仗,治理一方,经验丰富,处理这些事情来得心应手,赚得银子如流水般哗哗。

  西门庆要做的就是喝好酒,交好朋友,协调疏通一下关系,听好曲,嫖好猖就行,其余的根本不用多操心。

  而这些,恰好是西门庆所擅长的。

  这日,西门庆接到一个案子,原来是阳谷县抓到了两个小偷,这两个小偷举报李大、李二两兄弟曾杀人夺财的事情。

  本来将这李大、李二审明原由,依法处决了就是,结果里面还涉及了一个案中案。

  原来被两兄弟杀害的苗员外,名叫苗天秀,四十六岁,祖上积攒了不少钱财。去年娶了个娇妾叫名唤刁七儿,这刁七儿原是娼妓出身,因妩媚多情,水润多汁,学了不少吹拉弹唱之技,天秀用三百两白银娶来家,纳为侧室,宠爱无比,将家中的财物都给刁七儿管理。

  苗天秀毕竟上了年纪,房事渐渐有些不力,这刁七儿便与下人苗青勾搭上了。

  有一日苗天秀喝酒回来看见二人在亭中窃窃私语,大怒之下便将苗青痛打一顿,要赶出家门。家人苦苦相劝,苗青也对天发誓绝无此事,苗天秀又因没有证据,便继续留苗青在家中。

  岂料苗青怀恨在心,花了钱买通李大、李二,在一次苗天秀渡河时将苗天秀淹死在河中,苗青报了个苗天秀失足落水而亡。还没过头七,便与刁七儿日夜淫欢,守着金山银山快活无比。

  这李大李二得了苗青三百两银子,手脚便大方了,有日与几个泼皮混混喝酒,无意中说漏了嘴,结果泼皮偷窃被抓,就将此事给举报出来。

  这苗青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找关系找到了应伯爵,说花多少钱财都愿意将此事平息。而另一边苗天秀的远房亲戚得了消息,也托关系来找西门庆,答应只要告了苗青、刁七儿,能弄回苗天秀的家产,愿意与西门庆平分。

  此案到了西门庆手中,西门庆将案卷递给吴三桂:长伯,你看这个案子如何处理为好呢?

  吴三桂斟酌了一番说道: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下人勾搭主母,请人谋杀主子,谋取钱财的案件。证据确凿,依法审理即可,并无多大难度啊!

  西门庆捧着一个紫砂壶,喝了一口说道:简单案子复杂办,复杂的案子慢慢办,才能挤出空间来,挤出油水来。

  吴三桂一听,眼睛一亮:老爷,说得有理。升官不发财,不如回家去种田!

  朝廷腐败,我们也只能抓住最后的机会捞一把。如果我们自己有地盘了,那就必须廉政清明,当官就不能发财。

  西门庆想起前世的一句话当官就不能发财,发财就不能当官。

  那是自然,我们自己地盘,我们做主,希望那天早点到来。吴三桂心中充满了期盼。

  你再仔细斟酌斟酌,这被告与原告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看如何能够压榨出最大的好处,毕竟我们现在实在太缺钱了。

  西门庆叹了口气,钱啊钱啊,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还是为了钱!

  吴三桂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药铺、绸缎丝绒、米铺等生意都扩大了好几倍,高利贷的生意也越放越大,手里有兵,谁敢不还钱,不用泼狗血、堵门、绑架,钱就换回来了。

  甚至连盐引生意也都做进去了,在其他人眼里,西门庆家的生意已经足够庞大了。

  可经不住西门庆有个吃钱的系统,什么都要花钱。

  就拿一个事情来说,《玉女心经》就要一万两!

  一万两!

  那些搬砖码字的打工仔,干一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