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37章 西门知寨,不,请叫我西门嘴炮

第37章 西门知寨,不,请叫我西门嘴炮

  第二日,西门庆单枪匹马灭了清风山数百盗匪的消息从清河县传出,迅速震惊了整个山东,甚至到了东京开封府。

  有人说西门庆年身着白袍,骑着白马,手持一杆长枪,三进三出,杀得清风山昏天黑地,血流成河。西门庆身中七七四十九刀,白马染成了红马,将清风山的满山枫叶染红,最终凯旋而归。

  有人说西门庆梦中有奇遇,一位白胡子老头传授西门庆无敌飞刀术。西门庆牛刀小试,一柄飞刀神出鬼没,在睡梦中割了三位寨主的头颅。

  也有人说,清风山的二当家矮脚虎王英抢了西门庆包养的一个绝色姑娘,西门庆甚至愿意拿三万两银子赎回,矮脚虎王英不同意。西门庆一气之下,杀上清风山。当时雷电交加,狂风暴雨,西门庆化身杀神,手持一把擎天巨刃,一刀将清风山大当家锦毛虎燕顺劈成两半。这才顺利将心爱的姑娘抢回。

  一时间众说纷纭,就连被大家邀请去喝酒的应伯爵和韩伙计,每次说的版本都有些不同,越是不一样,大家越是好奇,说得越真实,仿佛每个人都在现场一样。

  就像张润土每次喝了酒总会说:我这辈子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就是老爷上山前对我们说的:别怕,有我在,没人敢动你们一根毫毛。

  后来还有人说那个绝色姑娘女扮男装进了西门家,那身段,那脸蛋,那气质,啧啧啧,也只有这样的绝世美人才值得西门大官人三进三出!

  消息、传言真真假假,可谁在乎真假呢,大家需要的只是一个唠嗑的话题,聚会时的下酒菜而已。

  不过唯一可以确认的是,经县里差役查看现场后,宣告清风山没有盗匪!

  而西门庆家的下人老唐紧守大门,除了知县李达天以及东平府派的人外,其他一个也没准进来。许多前来打探消息、慰问的人,只得纷纷放下礼物,遗憾地离开。

  三进三出?梦中奇遇?化身杀神?长伯,是不是太夸张了?还有那个绝色姑娘又是谁?潘金莲和李瓶儿已经缠了我一晚上了,就想知道这绝色姑娘是谁,可我真的不知道啊!西门庆一脸无奈,对吴三桂这样的安排,实在有些吃不消。

  吴三桂哈哈哈大笑起来:老爷,这是一个机会,是老爷进入官场的机会。势,要造足;量,要放大。你看,这次事情一出,李知县就想要你当都头,而东平府的人说想推荐你当知寨,以前哪有这样的机会。

  至于绝色美人,我们雨爷风流人物,一肩挑了就是。吴三桂瞧了眼雨化田,见他并无反感,心中倒也踏实些了。说实话,打架、谋划他自认不输任何人,可偏偏一见这雨化田,心里有种发毛的感觉,总觉得这人就是一条毒蛇,幸好这条毒蛇是自己这一边的。

  西门庆也不纠结这些事情,毕竟在前世,他知道宣传的力量,甚至有些人为了出名,做出了很多耸人听闻的事情。

  就像当地的一个小干部在跑步时,跳进湖里救出一名落水小孩,被当地大肆宣传。而后来查实,这个小干部是为了要提拔,暗地叫人将小孩撞下湖里,他趁机救人,安排人拍下照片放网上炒作成救人英雄。

  后来被人举报,一查监控,真相大白!

  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西门庆对吴三桂的这样手段自然是清楚的,在这个愚昧的封建社会,需要的就是神秘的力量,需要的是个人崇拜。

  就像昨天晚上,潘金莲和李瓶儿对西门庆的态度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多了些敬畏和崇拜,更加温柔体贴,对西门庆提出的那些无理要求,都一一温顺服从。

  长伯、化田,我们来商量一下,这个都头和知寨选哪个好!西门庆急需一个官身,毕竟他生意做得好,大部分还是靠打点李知县和各路官府。

  一旦自己有了个官身,就完全不一样了,相当于拿到了一张通行证。

  雨化田有些瞧不上,说道:都是些不入品的差使,拒绝就是了。

  吴三桂急了,马上说道:别,虽说官不大,不入品,可有实权啊。像都头,那可是管整个县里治安的,治安,往大了说去,方方面面都可以涉及到治安。而知寨则是武职,一般就是带些兵驻守,平时无事,大事出马。好就好在手里有人,而且有上升的空间。

  西门庆对都头和知寨有些了解,都头有点类似县里的派出所或者治安大队长,管安全、社会面稳定;而知寨有点像武警部队、巡检之类的,是上级派驻过来的。

  盛世选都头,有油水;乱世选知寨,手里有兵!

  吴三桂指出了关键所在,乱世已至,手里有兵,兜里有钱,家里有粮,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西门庆点点头,相当认可吴三桂的意见。

  雨化田本来还瞧不上这些小官职,不过吴三桂这句盛世选都头,有油水;乱世选知寨,手里有兵!话说到心坎上,便也不反对。

  那先说清楚,名义上是我当知寨,实际上由长伯你去带兵,毕竟这一块是你擅长的。西门庆可不想一天到晚和一群臭男人待在一起,家里这么多娘子离不开他,特别是那潘金莲,勤学好问,善于钻研,学得了不少绝妙招数。还有李瓶儿,自学得一手好口技,如梦如幻,经常有触电的感觉。

  吴三桂拍着胸膛说道:那是当然,这些小事怎么能让老爷操心,别说这小小几百号人,就是百万大军,我也给老爷训练得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西门庆不解地说道:知寨里不是只有百来号人吗?哪有几百号人?

  吴三桂压低声音说道:老爷,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知寨里的兵勇最少100人,最多不超过500人,我就招499个人,既不违反规则,又能手中有尽可能多的可用之兵。

  西门庆伸出大拇指:牛,有长伯带兵,我就放心了。

  五天后,东平府的任命下来,西门庆任清河知寨,营地安置在一个叫牛头山的地方。

  这日,西门庆家大摆宴席,热烈庆祝西门大官人任知寨。

  知县李达天携县里官吏纷纷前来祝贺,乡绅土豪皆携重礼拜访,一时间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当晚吴月娘带着几个夫人清点礼物,这个五两,那个十两,特别是有两位驻扎在此地太监出手阔绰,有些好物品。几位生意做得大的老板自然是乘机巴结,除了银子外,又送上了古玩、字画、珠宝若干。

  吴月娘看着铺了一地的财物,扶着胸口说道:往日逢年过节便将钱财往官家送,一年少说也有几千两。都说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还真是不假。老爷没当上知县,当了知寨,还没上任,这就来了一千八百两白银,还有这些珠宝首饰、古玩字画,少说也值得一千两。

  孟玉楼说道:是啊,做生意哪有不给官府送钱的,以前我家里贩布,除了税钱,各个关口都要打点,赚的一半钱都送了出去。

  潘金莲东摸摸,西瞧瞧,甚是欢喜,对孟玉楼说道:三娘好福气,从前是给人送钱,今儿个嫁给老爷就变成收钱的了。

  孟玉楼轻捏了下潘金莲柔嫩的脸,笑着对吴月娘说道:大娘你看啊,就四娘这嘴厉害,怪不得老爷最疼她了。

  潘金莲躲闪过去,假装抱怨道:我这嘴啊只是说说,老爷最喜欢的是瓶儿妹妹的嘴,说什么口技动人,温润可口,巧舌如簧,好多夸奖的词语,我都记不得了。

  李瓶儿羞得满脸通红,用手帕拍打在潘金莲的臀部上,说道:哎呀,四娘你怎么扯到我身上来了,太讨厌了。

  众人纷纷笑话了一番潘金莲和李瓶儿,吴月娘要春梅将物品清点记账,存入库房,随即从里屋中搬出一个精美盒子,打开一看,是两支做工精美的龙凤簪子。

  李瓶儿是见过世面的,拿起龙凤簪子一看,啧啧称奇:这簪子可不寻常见啊,做工精美,手艺独特,怕是只有宫里才有这种好东西。

  吴月娘点头说道:还是瓶儿妹妹好眼光,这正是宫里出来的,黄老太监过给老爷送贺礼,听说宫里的娘娘、公主都喜欢戴这种簪子。看看,流光溢彩,多招人喜欢啊。

  说罢,吴月娘就将一支簪子戴到了李瓶儿头上。

  李瓶儿慌忙说道:大娘,这可使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戴在我头上不合适。

  吴月娘握着李瓶儿的手说道:合适,就你戴着最合适,你是唯一怀着孩子的。大伙看看,萍儿妹妹戴着,像不像戏里那些公主、娘娘的。

  妇人们看向李瓶儿,李瓶儿因怀孕的缘故,又在西门家里受到了很好的照顾,脸色红润,皮肤白皙,怪不得受到西门庆更多的欢喜。

  孙雪娥摸着李瓶儿的肚子说道:五娘还真像个宫里的娘娘,那肚子里怀的可是我们西门家的龙子啊!

  一句话惹得大家欢笑不已。

  看着大家羡慕不已的神情,吴月娘说道:我们这么多女人,也就五娘你争气,怀上了老爷的孩子。我跟你们说啊,以前我们家只是单纯的做生意,如今老爷又当了官,以后前程远大,我们也一个个跟着水涨船高,好日子等着咱们呢!

  吴月娘顿了顿,继续说道:可西门家人丁单薄,到了老爷这一代,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真有什么大事,我们妇道人家又帮不上手,出不了力。我的意思就是,大家要齐心协力,把精力用在伺候老爷身上,让他少操心妇人之间那点小肚鸡肠。爷们就搞爷们的大事,我们女人就用好自己的肚子,给老爷多生几个儿子。我把话放在这儿了,还有一只簪子,谁先怀上,我就送给谁。

  孙雪娥眼巴巴地看着吴月娘:要是大娘你先怀上呢?

  吴月娘捏了下孙雪娥有些肉肉的脸蛋说道:我先怀上自然就归我了。不过你们谁能接着怀上,我也厚着脸皮找黄老太监再要去,听说他家里藏了一整套,整整四支,想当传家宝呢!

  孙雪娥兴奋劲一过,又嘟着嘴巴说道:五娘,你说说看,你用什么法子怀上的啊?上次老爷突然兴致一来有想法造人,关着院子弄了一个月,结果我们三个还是没有怀上。听韩伙计的老婆王六儿说,要想怀上,还是有些方法的。

  潘金莲说道:是啊,那王六儿和我说,要用枕头垫高点,腿要举高点,可我怎么感觉没有用啊。看書溂

  李瓶儿见大家像个勤学好问的学生一样盯着自己,红着脸说道: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啊,每次老爷都对我说,喜欢我的嘴哎呀,羞死了,不说了!

  妇人们经过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个共识:

  西门大官人,就是个嘴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