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756章 摄政王回宫

第756章 摄政王回宫

  孙婆婆发现今日皇帝早朝的时候走神了。

  连右丞相李纲禀报的燕云十六州事宜,赵福金都忘记了回复。

  孙婆婆使了个眼色给宫女乐基,乐基轻声在赵福金身后咳嗽了一声。

  赵福金这才回过神来,满脸笑意地对下面的大臣说道,“李大人所奏之事,准了。”

  “其他事情,也一并允了。”

  “还有其他事情吗?”

  有几位大臣站出来正要上奏。

  赵福金手一挥,“今日就到此吧,其他事情由各部牵头办理就是。”

  “另,停朝五日,大家各司其职。”

  说罢,赵福金便走了。

  留下面面相觑的众人。

  “今日皇上怎么了?一直心不在焉啊。”

  “是啊,我看她嘴角含笑,似乎面有春色。”

  “不要乱说,应当是面带喜色。”

  “停朝五日?龙国自立国以来,可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事情。”

  “元芳,你怎么看?”

  刑部侍郎张元芳乃精明能干之人,以前在西厂干过,后来又随西门庆攻打过开封府。

  因为此人善于发现蛛丝马迹,推理能力强,加之朝廷急需用人,便被西门庆放在了刑部。

  凭借他个人能力,今年当上了刑部侍郎。

  张元芳两眼微眯,放出一丝精光,“各位大人,我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皇上心思缜密,一向稳重,事无巨细。今日嘴角含笑,神游海外,我想此事背后一定有天大的秘密。”

  众人深以为然,纷纷称赞张元芳观察入微。

  李纲是个耿直的人,“说了一大堆,听得我稀里糊涂的。”

  “快点说个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张元芳朝李纲一拱手,“李大人,要知事情真相,还得找一人。”

  “找谁?”

  “琼英郡主!”

  “为何?”

  “琼英郡主目前负责皇宫禁卫,与皇上日夜不离,皇上有何事,必然离不开琼英郡主的耳目。”

  李纲点点头,“元芳说得在理,孙尚书,此事恐怕要劳你亲自出面了。”

  孙婆婆鄙夷地看了一眼李纲,“刚才皇上在这里,你们又不问,偏偏想这些邪门歪道的事情。”

  “皇上的事情,你们打听这么多干什么,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李纲虽然职务比孙婆婆高,可是毕竟人家年纪大,早已到了不求外物的年纪,当下赔笑着说道,“上次你和我说的开发南海几个新岛的事情,我觉得很好,不仅能开疆拓土,又能给百姓带来福利。我让户部商议一下,虽然国库吃紧,还是要想想办法的。”

  孙婆婆见李纲如此给面子,便说道,“我去问问可以,要是问不出来,我也没办法。”

  众人恭维道,“孙尚书出面,必然能问到结果。”

  “我们在书房备好茶水,等候孙尚书。”

  孙婆婆去了并没有多久,就返回了。

  李纲见她面色如常,看不出所以然来,便开口问道,“可有消息?”

  孙婆婆说道,“琼英郡主还是给了我几分面子,不过她叮嘱我此事事关重大,不能对第三人讲。”

  “这……”众人面面相觑。

  张元芳眼中一亮,“无妨!”

  “我们这里有第四人,第五人,第十人,绝对不是第三人。孙尚书但说无妨。”

  李纲朝张元芳伸出大拇指,“元芳大才,看问题不拘一格。”

  张元芳连忙谦虚地说道,“李大人过奖了,也是为了国家之事,为朝廷出力,尽心竭力而已。”

  孙婆婆没有他们这些花花肠子,便开口说道,“这里都是信得过的人,虽然你们用这种套路,可是我把话说白了,如果这件事情要是外传出去,皇上追究起来,谁也逃不脱干系。”

  众人纷纷应许,“那是自然,绝无对外泄露可能。”br>
  孙婆婆说道,“琼英郡主只告诉了我一个字。”

  “什么字?”

  “西!”

  “西?喝西北风?”

  孙婆婆白了刘兆一眼,这个翰林院出身的老头,读书读多了,脑袋有些不开窍。

  李纲却明白过来了,一拍脑袋,“摄政王要回宫了!”

  刘兆不解地问道,“这是何解?”

  李纲说道,“你说,皇上心中最惦记谁?”

  “自然是摄政王!”

  “没错,摄政王南下平江南,西出灭武松,皇上已经有数月没有见到摄政王了。今日皇上如此走神,面带喜色,加上琼英军中透露这个西字,五日不临朝,除了摄政王回宫,必然没有其他理由。”

  张元芳点点头,“李大人说得是理,皇上往日在朝廷上说得最多的都是摄政王的事情,摄政王以身涉险,四处征战,没有一日休息,皇上最惦记的、最牵肠挂肚的便是摄政王了。”

  刘兆还有心存疑惑,“摄政王平江南杀赵构,入蜀中灭武松,乃不世之功。摄政王回朝,我等当出城十里相迎,满城百姓跪拜。为何皇上要停朝五日,还不许我们知晓呢?”

  李纲拱手说道,“这就是摄政王的英明神武,皇上的仁义之心了。”

  “你们都知道,摄政王最不喜欢繁琐礼节,更不喜铺张浪费,他行事,一向低调。”

  “况且北边与金国的战事,已经打到白热化的阶段,摄政王岂会因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呢?”

  刘兆似乎明白了一些,又没有全部明白,“莫非摄政王担心功高盖主,因此便宜行事?”

  孙婆婆啐了刘兆一口,“你个糟老头子,什么功高盖主,什么便宜行事?”

  “皇上与摄政王向来是盖一床被子的,要盖也摄政王盖在皇上……”

  说着孙婆婆感觉自己有些说偏了,便假意去喝茶,不接着说下去。

  哦,原来如此!

  众人深以为然,似乎领悟到了什么。

  李纲挺起胸膛,这个时候他这个丞相还是要做点事情的。

  “诸位大人,摄政王班师回朝,非同小可。”

  “既然皇上与摄政王都不愿意大张旗鼓,肯定是有自己的考虑,甚至是关系到我龙国与金国的战局走向,我有三件事情,还要拜托各位。”

  众人见李纲如此郑重,便纷纷站起来回礼,“丞相吩咐,一定办到。”

  李纲说道,“其一,从今日此时起,大家各司其职,认真办事,务必要将事情办好办漂亮,不能给皇上、摄政王添一点麻烦。如果谁管的事,谁手下的人出了什么乱子,可别管我铁面李纲下手无情。”

  众人点头,“尽忠职守,理当如此!”

  李纲接着说道,“其二,此事孙尚书已经说了,务必保密,出了这门口,就将此事烂在心里。”

  “其三,我也知道,大家都与摄政王情谊极深,肯定想趁着这个机会见摄政王一面。那我就把话放在这里,谁要是偷偷地去打扰摄政王和皇上,我立马上奏,免了谁的职。”

  众人见李纲说得有理,纷纷应允。

  又说了一会话,安排了一些事情,大家便散了。

  李纲走在回府的路上,一直盘算着,西门庆要是回来,其他人不去见没关系,自己必须得去见一面。

  并无公事,而是一些私事。

  李融浩、李卫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了,李纲准备将他们送去冬瓜山学府读书,尤其是与西门昊一起求学,也好做个伴。自己倒不在乎这些,只是妻子王桃树一直念叨,说陪太子读书,那是极好的。

  李纲义正言辞地说道,皇上是赵福金,太子还不知道是谁,岂能乱讲。王桃树不以为然,不管西门昊是不是太子,他是西门庆长子,这份情谊不能落下。李纲想了想也是,就是不知道西门庆允不允许。

  还有就是妹子李娃的事情,本来应允中秋节与岳飞成亲,可是北方战事如火如荼,岳飞带领岳家军杀得昏天黑地,便一直拖了下来。李娃着急,岳母也是着急,这件事情还得西门庆做主才行。

  另外,李如意、刘懿妃的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

  毕竟两人都生下了孩子!

  这两个孩子到底是姓赵,还是姓西,还得西门庆定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