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443章 康王赵构要当皇帝

第443章 康王赵构要当皇帝

  刘国梁走了,带着手下人走了。

  脸上平静,看不出欢喜与难过。

  也不知道西门庆有没有答应他饶武松一命,还是又达成了其他的协议。

  勤王大会开始了,西门庆看了一下,段誉带着阿交、朱肉肠等人也入了场。

  邓元觉、方杰、杨宗保等人也入了场,身后都有西门庆早已安排好的军中高手相伴。

  康王坐主位,西门庆坐下首。

  对面坐着西门庆的一个熟人,蔡攸!

  要是算起来,蔡攸还算西门庆的干兄弟,毕竟蔡京以前是西门庆的干爹。

  蔡京干儿子不少,较为出彩的便是西门庆与蔡一泉二人。

  蔡一泉如今当了临安府知府,也算是一方诸侯,本来是要去京城提拔任职的,赶上了这场大战,便没有调动了,只不过蔡一泉没有领兵,便没有前来。

  西门庆自然不用多说,如今天下皆知。

  原本西门庆与蔡家关系极好,只是后来蔡京过度防备西门庆,担心西门庆做大做强,暗中使了些绊子,二人关系便渐渐疏远了。

  只是西门庆重情重义,逢年过节,以及蔡京寿辰,西门庆都还是派人送了重礼的。

  而蔡攸因为屡败屡战,被西门庆夺了功劳,便自然而然地与西门庆关系一般。

  因此二人此次在应天府相会,也只是稍微寒暄了两句,问一下蔡京身体如何而已,并无过多交集。

  蔡京身体很不好了!

  蔡攸也不隐瞒,自从逃离京城之后,蔡京便重病不起。

  用蔡攸的话来说,是担忧皇上,心忧天下。

  其实西门庆如何不知晓,这老家伙私自逃离开封府,饱受非议,如今正在煎熬当中。

  蔡京是个文化人,位高权重,对这名誉看得很重。

  结果到要入土的时候,被百姓推崇为“四大误国奸臣之首”,如何能让他瞑目,便大病一场,估计熬不过这个月了。

  西门庆体现出了难过的表情,表达了慰问之意。

  镇守西北之地的种家也派人来了,要是鲁智深在此,便会认得来人是“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

  种家满门忠烈,最为有名的便是种师道,他乃大儒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

  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

  金兵突然南下,种师道奉诏任京畿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

  可是京师第一次解围后,种师道便与李纲等主战派皆被解除兵权。

  不久金兵第二次围攻,种师道不顾重病带兵勤王,结果在半途病逝,时年七十六岁。

  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也是一代名将。

  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

  种师道的两个儿子种浩官迪功郎,种溪为阁门祗侯,皆死于师道之前。

  这次前来的便是种师道的孙子种彦崇。

  种彦崇还是年轻,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身后跟着两个老者和两个孔武有力的军人,应当是种家的老人和军中将领。

  种彦崇对康王赵构、蔡攸等人神情都是冷冷的,喜怒于色,唯有对西门庆,稍微和善一些,也并非很热情的那种。

  西门庆也不意外,毕竟找种家在这次抗金中死伤惨重。

  大佬纷纷陨落。

  如今种家势力已经大不如前。

  还有些人西门庆不认识,吴三桂也不认识。

  听得旁人说起,竟然是两个绿林悍匪出身,号称东北二张,一个叫张自强,一个叫张军。

  张自强与张军是两兄弟,张自强为长,号称金角大王。

  张军为弟,号称银角大王。

  两人皆师出一门,武艺高强。

  二人向来在东北四平一带为寇,这一次天下大乱,二人趁机而起,竟然也拉拢了十数万的人马。

  料想他们二人手中兵马应当不弱,否则也没有机会参加这样高大上的会议。

  看来康王赵构为了成大事,还真是不分人物,不分群体,有教无类。

  见人都到齐了,康王站起来客套了几句,介绍了前来的各路势力代表。

  西门庆这才认识那些他不熟悉的人。

  有来自桂州、广州、台州、温州、黔中府、海州、登州的势力代表。

  这些都是当地的州府,原本就有兵力,这次纷纷聚集兵力,响应西门庆、康王的号召,前来勤王。

  还有一方势力,让西门庆颇为惊讶,那便是高丽。

  高丽虽然向来是宋朝的附属国,可也只是称臣纳贡而已,向来不参与内部事务。

  看来国际关系很重要啊。

  西门庆想着自己只关注华夏之地,周边国家目前投入的时间、精力还太少了。

  不知道自己的好兄弟应伯爵在扶桑岛干得如何了,还真是万分想念啊!

  上次听吴三桂说起,这扶桑岛的女郡主北川景子是个绝色美女,不知道有没有大帝之姿。看書溂

  金喇叭的任务挂在那里很久了,自己忙着打仗,倒将这个时候给落下了。

  也不知道金喇叭有没有意见。

  不过现在打仗真的是太缺人手了,要是从金喇叭那里弄几个典韦、吕布、赵云、项羽这样的高手来,自己也不要这么辛苦东奔西跑,东征西战了。

  每天就是喝喝酒、听听小曲,插……插花,其乐无穷。

  正在西门庆走神之际,秦桧站了出来。

  原来康王赵构场面讲完了,介绍了参会的嘉宾,介绍了当前的形势。

  尤其说到开封府沦陷,皇上、太上皇以及皇室众人被俘这一段时。

  赵构说得泪如雨下,简直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

  而说到为何赵构提前出城,来到应天府时。

  赵构拿出了一封手书,正是皇上赵佶所写。

  要赵构提前出城,召集各路人马速速赶赴京城勤王。

  而且手书中,还特别提到,如果开封府万一要是被金国攻破,皇上遭遇不测的情形之下,则赵构则继承大统,让皇室后继有人。

  这封手书经由蔡攸等人过目。

  蔡攸拍着胸膛说这封手书是皇上赵佶所写,他是天子近臣,绝对错不了。

  秦桧此时站了出来,“各位大人,国家蒙难,天子蒙羞。”

  “今日大家在康王的号召下,齐聚于此,共商国事,乃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大宋免遭金贼之手,让百姓免遭屠戮,让华夏免遭亡族灭种之祸。”

  “圣人有言,家不可一日无主,群龙不可一日无首,国不可一日无君。”

  “今日请大家过来,这勤王大会第一要务,便是册立新君一事。”

  秦桧顿了一下,环视四周,目光便落在了康王赵构身上。

  “蔡大人,你是天子重臣,又是代表太师而来,你觉得呢?”

  蔡攸站起身来,朝康王赵构行礼道,“康王仁义智孝,天资聪颖,宽以待人,又是皇室正统,理当继承大统。”

  “而且皇上与太子都被金贼俘虏,除了康王,再无更合适的人选。”

  “我认为,今日便请康王继位,登基为帝,号令天下,抵抗金国入侵。”

  康王赵构一脸惶恐地说道,“不妥,不妥!”

  “皇上、太上皇还健在,我便继位,实在不妥。”

  蔡攸说道,“康王,你乃至孝至忠之人,至仁至义之人。”

  “只是现如今国难当头,皇上与太上皇音讯全无。”

  “如今天下群雄聚集于此,共商国事,如果没有皇帝,必定会四分五裂,到时候大厦将倾,便再也无力回天了。”

  康王赵构似乎被蔡攸的一席话说动了,先沉吟不语。

  这时陆续有人站出来,“对,要是没有皇帝,这仗就没法打了,康王乃正统皇室血脉,乃是继位的唯一人选。”

  “我也同意康王登基,说句倚老卖老的话,当年康王出生之时,我便在开封府当差,那日霞光满天,龙凤呈祥,都说天降祥瑞。现在想想,这祥瑞便是天子,是康王啊!”

  康王赵构朝那老者行了一礼,以示感谢。

  其他人也在大声表态,有的支持,当然也有反对的声音。

  “天子尚在,只是被金贼俘虏,我们应当想尽办法营救皇上,而不是另立新君。”

  “对对对,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现在还不是另立新君的时候。”

  听到这些话,赵构的脸色有些阴沉,听到秦桧轻微的咳嗽声,便又恢复了常态。

  这时,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西北玄天一朵云,乌鸦落进了凤凰群。”

  西门庆一愣,好家伙,还来这一句,气势很足啊。

  吴三桂也抬头看向对面,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正是刚才赵构介绍过的东北二张中的金角大王张志强。

  张志强“腾”地站了起来说道,“满屋都是英雄汉,谁是君来谁是臣?”

  “要我说,康王便是君,我们都是臣。”

  “康王今日便登基为帝,谁要是不服,先吃我一刀。”

  秦桧连忙说道,“张头领,切勿动气,这里都是自己人,可不能还没有打金贼,我们就自己伤了和气。”

  张志强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罗里吧嗦的。”

  “皇帝没了,自然是新立皇帝。我支持康王当皇帝,谁不服的,来找我。”

  西门庆感觉身后有动静,原来是典韦站在后面快忍不住了,要上前去打张志强。

  西门庆连忙伸手制止典韦,轻声说道,“韦哥,还没到那个时候,先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个时候,胖乎乎的段誉站起来说道,“我大理乃大宋属国,向来一体,如今金国入侵,我们唇亡齿寒,只想共同御敌,杀退金贼,保家卫国。”

  “大宋皇位继承一事,我乃大理太子,本不应该多嘴。只是目前大宋皇帝与太上皇、太子都被俘虏,实在没有人领头也不行。”

  “我记得圣人说一句话,厚德载物,福禄在上;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又说,皇位,有德者居之。”

  典韦听到段誉说的是文绉绉的话,便问向燕青,“小乙哥,这段誉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德不得,劈不劈的,一脑子雾水?”

  燕青笑道,“韦哥,你别急,段誉等下就要说清楚了。”

  段誉接着说道,“既然要选皇帝,那便要选一位德才兼备的皇帝,能带领我们打败金国的皇帝。”

  “这个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忠义王西门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