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379章 方杰来杭州

第379章 方杰来杭州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恰是杭州西湖最美时。

  在苏堤的的不远处,有一艘精美的画舫在湖中慢慢随波而行。

  画舫水中游,歌声悠悠吟。

  有妙龄女子在吟唱着一首曲子,歌声妙曼,极为空灵轻跃。

  在苏堤游玩的江南才子们便驻足聆听,原来前朝香山居士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钱塘湖便是西湖,这词里便有西门庆喜欢的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这个名字也很有意思,让人一下就记得住。

  香山居士白居易与西湖极为有缘,曾任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

  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

  这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

  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常可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不过画舫中人似乎对歌姬吟唱白居易的这首绝世佳作并不满意,一个男子带着三分醉意嚷嚷道,“乱七八糟唱的是什么?”

  “换一首!”

  那歌姬似乎十分畏惧这男子,便又开口唱起来,这次换成的是本朝文豪六一居士欧阳修的一首《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男子依旧不满意,“西湖好,好个毛线。只有双燕,没有双飞吗?”

  “会不会唱合欢颂?”

  “会不会唱十八摸?”

  歌姬怯生生地回复到,“回禀官家,奴家并不习得这些淫词艳曲?”

  男子大怒,“自己没学会,还说它是淫词艳曲?”

  “咿咿呀呀的,唱的一点劲都没有,我酒都喝不下去了。”

  歌姬更是惶恐不已,“官家不喜欢听曲,要不奴家与姐妹给官家跳支舞吧。”

  琵琶声起,便见画舫内翩翩起舞,长袖飞舞,舞姿优美。

  谁知男子更是不满意了,“这也叫跳舞?”

  “你们穿这么多衣服,给谁看啊!”

  “这天气又不冷,你们就不能把衣服脱掉跳吗?”

  “难道要我来给你们脱衣服?”

  歌姬、舞姬们纷纷跪倒在地,“官家赎罪,我们是正经人家,卖艺不卖身。”

  不说则已,一说男子更是恼怒不已,“正经人家谁来唱歌、跳舞的。”

  “你说这个正经二字就是在骂我,那个正经人听曲喝酒的,我们要看得就是不正经的!”

  “还卖艺不卖身,滚犊子去吧!”

  “滚吧,滚吧!”

  男子心情似乎不佳,掀开门帘,走上船头。

  “啊!”

  心中气尤不平,男子将身上的衣服炸裂开来,露出一身腱子肉。

  好家伙,这男子不是方杰又是谁!

  船舱中紧跟着又走出一人,与方杰容貌倒有几分相似,只是眉目间更为清秀,像是一个江南书生的模样。

  不过这人举止间有颇有威严,一看就知道身份自是尊贵无比。

  “三弟,何故如此生气,好不容易来趟杭州,我们游山玩水,听歌赏色,岂不乐哉!”

  “而且这些歌姬、舞姬,我还特意命人从西湖楼中叫过来的,一个个都是完璧之身,清纯无比,与这西湖之水一样,清澈明朗,一看就赏心悦目。”

  方杰看着一棵大柳树,“大哥,你也知道,我好不容易从陛下那里跑出来,就想喝酒听曲找人打架,可这些歌姬连十八摸都不会唱,咿咿呀呀的,烦死了!”

  “我不喜欢完璧之身的,我喜欢欢快的,饱满的,有激情的。”

  “那时候我跟着老师去开封、去东平府,和燕青、岳飞、杨宗保他们一起喝酒,一起打架,一起逛青楼,玩得实在开心。那样才喝酒听曲玩姑娘嘛,那样才叫人生嘛!”

  原来这个与方杰有几分相似的男子竟然是方腊的长子,方杰的堂兄,如今这南国的太子方天定。

  说起方杰与方天定,就不得不说起西门庆与朝廷念念不忘的方腊。

  这方腊乃睦州青溪人,原本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漆园主。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当时朱勔[miǎn]在苏州设置应奉局,摩费官钱,百计求索,勒取花石,用船从淮河、汴河运入京城,也就是“花石纲”。

  此役连年不绝,百姓备遭困扰涂炭,中产之家全都破产,甚至卖子鬻女以供索取。

  方腊本来家中还算好,也被朱勔逼得要面临破产。

  这一天,方腊干活干累了,喝了些酒水解乏,便来到溪边洗手,水中照见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完全就是一副皇帝的模样。这还了得,方腊以此向人说自家有天子福分,以后是要当皇帝的。

  当时大家以为他喝醉了,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当时大家能养活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管的了谁当皇帝。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朱勔逼得更甚,凡是拿不出钱财的人,都要抄家。

  这一下把大家都逼上了绝路,早已蠢蠢欲动的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假托“得天符牒”,宣称:“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农桑不足以供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苍天已死,方腊当立。”

  “杀朱勔,同造反,分田地。”

  青溪的农民闻风响应,人数到达万人。

  既然是要造反,那就得有个造反的样子,带头大哥方腊随即就制定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造反嘛,首先要搞清敌人是谁,造谁的反,目前来说的话肯定是周围的这些狗官喽。

  所以,他就以诛搞朱勔为名,见到当官的,不管大小,一律杀了。

  杀贪官,抢财粮,这一套做法深的民心,一下子应者如云。

  当然,方腊搞造反还有很有一套的,他联络青溪一带的魔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教,又称摩尼教),众人在漆园誓师,宣布起义。

  十一月攻占青溪,十二月攻占睦、歙二州。

  南面攻克衢州,杀死郡守彭汝方;北面横扫新城、桐庐、富阳各县,进逼杭州。杭州郡守弃城逃走,义军占领杭州,杀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放火烧城六天,死者不计其数。

  凡是被抓住的官吏,都要被割肉断肢,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

  起义军十分给力,迅速便拥兵百万与北宋王朝分庭抗礼,连续攻占了很多县城,并掘了蔡京祖父的坟墓鞭尸。

  很快,方腊大军便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这八州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

  有好事之人给方腊送来了一本所谓的天书《推背图》,这天书上写道:“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那十千,是万也;头加一点,乃方字也。冬尽,乃腊也。称尊者,乃南面为君也。正应方腊二字。

  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的十一月初一这一天,方腊就自立门户了,自称“圣公”,建元永乐。

  方腊当了皇帝,任命方肥为相,其他亲眷、兄弟各任官职,还设置了将领军队,当兵的头戴巾饰,从红巾而上,总共有六个等级。

  同时方腊不断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军队的力量得以日益发展壮大。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仇道人,仙居的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的陆行儿都率众响应起义,东南震动。吓得地方官吏听闻方腊军至,纷纷弃城而逃。

  因清溪县内帮源洞是方腊的发源地,方腊便将宫殿造在此处,设文武职台,省院官僚,内相外将,一应大臣。

  长子方天定文武双全,足智多谋,被任为太子,坐镇杭州,指挥作战,打天下。

  侄子方杰因父母早逝,一直是由叔父方腊与妻子邵氏养大。这方腊与邵氏对方杰感情很深,便当做自己儿子一般。

  这次方杰跟着师傅宝光如来邓元觉游历天下,回来后连连功力突破,已到了顶尖高手的行列,便被方腊任命为金吾将军,统率御林军。

  只是方杰是个不愿受束缚的人,方腊这边称了帝,规矩便多了起来,对方杰也是多加管教,不准他喝酒,不准他打架,不准他随便玩姑娘,要给他正儿八经地找媳妇。

  这些还不是最为关键的,最要命的是,方腊还找了先生要方杰读书识字,说以后治理国家,都是要有文化。

  方杰是皇侄,是国之栋梁,以后要封王的,必须读书识字。

  其它的方杰还能忍,唯独这读书一道,他实在忍受不了。

  一拿起书本他就头痛脑涨,一放下书本就是正常人一个,心情大好。

  可惜方腊不肯让方杰荒废学业,硬是逼着他读书,方杰不堪困扰,便留下书信一封,跑来杭州与堂哥方天定这边玩耍来了。

  方天定与方杰自幼感情极好,因此特意抽出时间来陪方杰游西湖。

  “三弟,你说的燕青、岳飞、杨宗保等人,可都是西门庆军中的心腹大将,他们日后可是我们的敌人啊!”

  方天定眼中滑过一丝忧色,自己这个堂弟是个性情中人,爱憎分明,又习得一身好武艺。阴差阳错的机会,方杰又与西门庆军中之人交往甚密,一旦未来两军交战,后患无穷啊。

  方杰手一挥,“大哥,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分寸。虽然我与他们结义,这是私人的兄弟感情。一到战场上,便是两军对垒,哪里还顾得上。”

  “唉,不过,还是不要有那一天的好啊!”

  “谁?”

  “给我出来!”

  这时画舫到了岸边一株老柳树下,方杰脚尖一点,便向树上飞跃而去,连续数拳轰出。

  柳枝条纷纷断裂,柳叶纷飞,便露出一个绿衣人。

  绿衣人全身绿袍,连帽子也是绿的,看来借着这翠绿的柳树当了保护色。

  此人倒也不惧,同样双拳挥出,与方杰斗在一起。

  “保护太子,这人交给我!”

  方杰与黑衣人对了几拳,发现此人功力深厚,力大如牛,便朝身后说了一句,死死地缠住黑衣人。

  太子方天定的身旁顿时出现了十数道人影,同时又有十多条小船迅速围在画舫旁边。

  这些人与小船都是太子方天定的护卫,这些人忠心耿耿,武艺高强,已跟随方天定数年之久。

  一旦有事,这些人宁可牺牲自己性命,也要护住太子的安全。

  方天定倒丝毫不惧,双手靠在背后,眼睛微眯,看着方杰与绿衣人博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