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370章 刘国梁献釜底抽薪计,李助再吐血

第370章 刘国梁献釜底抽薪计,李助再吐血

  鲁州知府大衙,深夜,灯火通明。

  许多人进进出出,脸色凝重。

  在军师李助的书房中,真熊熊燃烧着一盆炭火,这让元帅杜嶨有些热,脸上冒出了汗珠。

  本来这个季节,已是春暖花开之时,温度也逐渐提升了。

  只是李助这身体,相当虚弱,不仅咳嗽,还畏寒,他此时病恹恹地坐在椅子上,腿上还盖着一床毯子。

  杜嶨是个孔武有力之人,也不埋怨什么,将外套脱掉,留着一件褂子,这才觉得凉爽许多。

  侧头一看,那边独臂刀王武松也是光着膀子,那右臂的断口处很是触目惊心。

  武松到并不在乎,见杜嶨瞧过来,便朝他点头一笑。

  杜嶨对武松是很佩服的,佩服他是条汉子,佩服他敢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撤离,佩服他敢独自一人便去杀西门庆。

  这便是英雄好汉直接惺惺相惜情形吧。

  武松对杜嶨也是敬佩有加。

  从鬼头山救出武松之后,便是杜嶨不惜耗损功力,持续输出内力护住了武松的心脉,再用李助的救命药将武松这条性命给救了下来。

  待武松康复后,杜嶨也与武松切磋过几次,虽然武松少了条手臂,杜嶨却依旧难胜。

  二人的交情却越发深厚。

  这时门外走进来一人,是那敦实微胖的刘国梁。

  李助连忙问道,“情况怎么样了?可打探到什么消息?”

  刘国梁坐在武松身旁,喝了口茶说道,“城中百姓倒还好,并未有大动乱。”

  “他们已经经历了数次动荡,初时有些惊慌,我们迅速安排人告知情况后,大家倒也稳定下来。”

  李助对城内的情况还算放心,毕竟从张敬化当鲁州知府开始,再到西门庆占据鲁州,派邓超兵驻守鲁州,如今自己占领鲁州也有一段时间了,一切还算顺利。

  “吴三桂那边呢?西门庆本人来了没有?”

  刘国梁看了一眼武松,如实说道,“应当来了,在他们安营扎寨的地方,有一处重兵把守,根本就刺探不到任何情况,按照我们的估计,绝对是西门庆在里面!”

  李助摸了摸胡须,沉声说道,“看来这西门庆是定了决心要吃了鲁州啊!”

  “前些日子他还在梅州作乐,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来鲁州了。”

  “对了,西门庆此次带来了多少兵马?”

  刘国梁略微算了一下,“从他们的营帐数量、占地范围来看,至少都有二十万人马!”

  李助看向杜嶨,“杜元帅,我们的兵马加起来还不到十万,这仗难打啊!”

  杜嶨大声说道,“这仗确实难打,西门庆、吴三桂也太狡猾了!”

  “我在襄州附近领军试探,还设下了重重埋伏,他们就是不肯上钩,每次与我交锋都是点到为止。”

  “我已派人去找护国大将军段五,要他再增派些兵马过来,可是迟迟没有消息反馈过来,我估计有点悬。。”

  刘国梁说道,“我们与西门庆也打了这多场仗了,此人心性狡诈多疑,要么不打,要打便是压倒式进攻。”

  “如今这西门庆打了宋江,又打了田虎,世人都称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百胜将军。西门庆如今携带杀田虎之威,声势正雄,士气正足。”

  “说不定明日就会全力攻城。”

  “上次在巨石山,以及那西门庆攻打田虎那边的情况看来,西门庆手中有轰天炮等攻城火器。鲁州城墙不够高,不够厚,要想挡住,实在很难。”

  李助知道刘国梁足智多谋,便问道,“再难也得打啊,刘军师可有计策。”

  刘国梁连忙向李助行礼,毕竟他只是李助安排的副军师,李助才是正牌军师兼丞相。

  “禀军师,应对西门庆进攻,我倒有一策,只是这一策有些胆大包天,只是怕说出来,会惹出大祸。”

  杜嶨是个急性子的人,“刘军师,你快点说吧,别吊胃口了。”

  刘国梁朝杜嶨拱手说道,“杜元帅,在我说出计策之前,有一事还请元帅如实告知。”

  杜嶨见刘国梁问得蹊跷,便说道,“你问吧,什么事情,只要我知道的,必然告知,绝不隐瞒。”

  刘国梁见杜嶨如是说,便也不再绕圈子,“杜元帅,还请你告诉我们,你曾去过京城开封,可否带回来一个女子,这女子可是叫童娇秀?”

  “还有,这女子如今可是就安置在李军师府上?”

  杜嶨想不到刘国梁要问的竟然是这个问题,便看了一眼李助,毕竟李助曾告诉他,一定要将此事严守秘密,否则会军心大乱。

  李助苦笑一声,既然刘国梁都问到这个程度了,必然是做了详细调查,如今只是要他们亲口说出来而已。

  “此事我是知道的,也无需隐瞒,我便与大家说了吧!”

  “楚王与段娘娘向来感情不和,嫌弃她长得粗犷丑陋,而段娘娘极为善妒,不许楚王纳妃,二人因此经常吵闹,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当初楚王请杜元帅上京城去偷童娇秀之事,我是坚决不同意的。一则此女乃不祥之人,我曾卜卦,这童娇秀就是那扫把星,谁沾惹了谁就倒霉。当年楚王差点被杀,我也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不用多说了。”

  “二则为了这样一个女子,楚王竟然派杜元帅这般的国之栋梁去救,会寒了众将士之心。虽然杜元帅武艺高强,可那是京城开封府啊,藏龙卧虎之地。”

  “三则童娇秀一到,段娘娘必然会与楚王撕破脸皮。楚王起兵,段家是出了大力气的,如今段五手握重兵,还是护国大将军,朝中心腹无数。这么一来,朝政如何能稳?”

  武松这时开口了,“军师,这楚王向来信任你,对你是言听计从。为何这次还是将这童娇秀带到南丰府,还藏在你的府中呢?”

  李助摇摇头,一脸无奈,“楚王信任我自然不假。可是楚王他……他竟然说,如果我们不去救那童娇秀,他就不当这楚王了,他亲自上京城去找童娇秀。”

  “红颜祸水啊!”

  杜嶨忿忿不平地说道,“虽然冒了险,救出了这童娇秀,可是一想起此事我心里就难受得很。”

  “大丈夫马革裹尸,死得其所。要是老子为了救这个不祥之人,把我的兄弟们给带进去了,那才是冤呢!”

  刘国梁见李助与杜嶨都说了实话,便说道,“多谢军师与元帅信任,将此等机密之事告诉我们。”

  “我有一计,也许是死罪,但我还是得说出来,如果不说出来,我们这里要死的人会更多。”

  李助见刘国梁如此神色,便说道,“我们在探讨计策,如何会是死罪?且说来听听!”

  刘国梁正色道,“请恕我直言,楚王王庆心无大志,一味贪恋女色,绝非明主。”

  “我等牛家军,愿奉军师为主,请军师统领着淮西军,前去成都府,占据那川蜀之地。”

  李助脸色大变,指着刘国梁说道,“你,刘国梁,你真是好大胆子!”

  “竟然想出这不忠不臣之事来!”

  “当初你们杀了段二,我便知你心藏不轨,想不到如今你连楚王都要背叛!”

  杜嶨此时一脸震惊,他万万没想到刘国梁竟然出了这么个主意。

  刘国梁毫不畏惧,“军师、元帅,你要杀我也好,剐了我也好,有句话我必须得说出来,不说死了也不痛快。”

  “我们心里都知道,这鲁州是守不住的!”

  “无论军师如何神机妙算,无论元帅武艺再高强,无论武大哥再舍身忘死,我们的实力与西门庆差得太远了!”

  “而且鲁州前无大川,后无险壁,根本就不占天时地利。”

  “反观那成都府,那川蜀之地,当年那刘备只不过是个贩履之徒,就能占据蜀中,三分天下。”

  “西门庆野心勃勃之人,岂会久居人下,我断言等他羽翼丰满之后,必是会行那曹孟德之事。”

  “而北边金国已快要灭了辽国,这等狼子野心之国,必定会南下侵宋。到时候天下大乱,我们在蜀中积蓄实力,等候时机,就有可能问鼎天下。”

  “再不济,也能割据一方。这蜀中地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必能保子孙后代平安。”

  杜嶨听得刘国梁之言,站起身来,“你这等惊世骇俗的反叛之言,实在是出人意料。”

  “我且问你,你是不是与武松已经谋划很久了。如果我们不答应,你是不是会与武松带着牛家军之人去成都府。”

  刘国梁沉声说道,“这事我一直我谋划,连武大哥都不知道。”

  “而且我们牛家军人少太少,只有数万人,身后还有那么多老弱病残。根本就打不下那成都府。唯有与军师、元帅合兵,才有可能打下成都府,占据那川蜀之地。”

  武松确实是今日才听到刘国梁这般计划,他以前从未听过刘国梁谈论过半分川蜀之事。

  见杜嶨与李助目光投向自己,武松摇摇头,“我也是第一次听得刘保正这般说法。”

  李助知道武松是个耿直之人,绝不会说谎,“刘军师,我念你曾立大功,便饶了你这次酒后失言。往后切勿再提这事,如果让我知晓,定不饶你。”

  杜嶨细细品味刘国梁所说,越品越觉得有意思。

  他是个武夫,是个带兵打仗之人,想的自然是为主上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只是在王庆手下这么多年,对王庆的为人实在太了解了。

  尤其是这次去京城开封府,要说去刺杀那狗皇帝他也认了,偏偏是去救这个童娇秀,偏偏做了还做不得声。

  让他心中实在憋屈。

  这刘国梁一眼,让他顿时茅塞顿开,眼前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杜嶨对李助说道,“军师,我觉得刘国梁兄弟说得有些道理。”

  “带兵打仗,讲究的是个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在鲁州,这三者都向着那西门庆。我们哪怕拼了性命,也只能拖延时间而已,白白送了兄弟们的性命。这太不值当了!”

  “我们这十万兵马,再从鲁州补充些人手,一路向西去。那成都府的知府黎荇道我是知道的,此人贪财好色,一味巴结上司,中饱私囊,弄得成都府乌烟瘴气,民怨冲天。此人又极度狂妄,滥杀无辜。打下成都府,我们有绝对胜算。”

  “军师,我们干吧!”

  李助没有想到杜嶨竟然会被刘国梁给说动了,用颤抖的手指向刘国梁与杜嶨,“我自辅佐楚王起事以来,便存了与他同生共死之心。”

  “别说如今楚王没有负我,就是他负了我,我也不会背叛他!”

  “你们要是想背叛楚王,除非先将我杀了,拿我这条性命去祭旗吧!”

  李助一激动,突然捂住胸口,连吐数口鲜血,整个人便从椅子上滑落下来,生死不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