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极品人渣:开局杀了武大郎> 第366章 扶桑国帝姬北川景子,大越国太后杜鹃

第366章 扶桑国帝姬北川景子,大越国太后杜鹃

  吴三桂不解地问,“侯爷,这事很着急吗?”

  西门庆点点头,“很着急,能越快越好!”

  吴三桂是知晓西门庆秘密的,便接着问道,“侯爷,这个事情是不是和雨化田、李莫愁、灭绝师太、西门韦一样的情况?得找到这女帝才能成功?”

  西门庆看了一眼吴三桂,心中说,和你也一样,不要忘记了,你也是我召唤出来的英雄。

  不过这人啊,总会有个习惯,将自己置身事外。

  例如我们经常手里拿着东西,还满世界地去找这个东西。

  “没错,和他们一样,我得找到这个女帝,并且娶了她才行。”

  “一旦这个事情成功了,我们将实力大增,到时候你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吴三桂心中对这个事情有些了解了,便说道,“侯爷果然高瞻远瞩,你这是要联姻啊!”

  “我们这些人,眼中只有一城一池,侯爷志向高远,看到了一国,看到的是这整个天下。”

  “佩服,佩服!”

  西门庆哭笑不得,自己能看到个毛线,还不是想多召唤几个像你吴三桂、雨化田、典韦这样的好英雄,自己就不用这么东奔西跑了。

  这么好的天气,这么好的太阳,躺在冬瓜山的草坪上,数数银子,看看房子,逗逗孩子,插插妻子。

  其乐无穷!

  还有比这更完美的事情吗?

  “没错,这些日子老是想着这辽国不经打,一下就被金国打成筛子了。如今金国、大宋又围绕着燕京等地在扯皮。”

  “我老是担心,这金国狼子野心,要是一下没谈成,直接发兵就打过来,就凭借童贯这些人的手段,就靠这些兵力,未必能抵挡得住啊。”

  “朝廷不肯让我们北上领军作战,只是让我们平息这些国内反贼,既是存了心思消耗我们的实力,也是怕我们的手一旦伸向国战,便没有了他赵家什么事情了。”

  吴三桂自然知晓这些情况,“侯爷,北边的事情我们插不上手,可这王庆、方腊得早日平定才行。”

  “一旦将淮西、江南与山东、河北打通,那么半壁江山便在我们手中。”

  “无论到时候朝廷如何变化,我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西门庆自然知道吴三桂的想法,最好的情况便是自己得了这半壁江山,而赵家皇室又不用自己动手,自取灭亡。

  到了那个时候,西门庆再大旗一挥,便可号令天下。

  既能顺应民心,也可以不背负这噬主之罪名。

  毕竟强大、威武如宋太祖,虽然巧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可依旧被别有用心之人念叨着背叛了周世宗柴荣,是个忘恩负义之人。

  能够顺利接掌这天下事最为合适的。实在不行,再造反了。

  西门庆相当认同吴三桂的想法,北边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南边则是鱼米富饶之乡,只有将两者打通,则天下可平。

  进可攻,退可守。

  到时候再逐鹿天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据雨化田传来的消息,那皇帝老儿赵佶此次生病只是感染伤寒而已,并无大碍。不过经此一病,倒让他生了让位给太子之心,他做太上皇,安心修道问长生。”

  “这太子如今看上了秦珂卿,只是刘贵妃看得紧,一时没有让他得手而已。不过从燕青传来的消息可以看得出来,这太子赵桓比他那老爹好不靠谱一些。”

  吴三桂说道,“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老子不靠谱,太子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他们要是靠谱起来,我们就日子难过了。”

  “侯爷你看看,如今你上报的州府长官人选,太子没有驳回一个,你在属地落实的政令,太子都是发令表彰的。”

  西门庆笑道,“这哪里是太子没有驳回,而是我们的假太子,真帝姬赵福金给批复的。”

  吴三桂看向西门庆,“侯爷,这帝姬赵福金对你一片痴心,要是这赵家亡了,最痛苦的怕是这帝姬了。”

  西门庆想起赵福金明亮的眼睛,想起他依依不舍的神情,想起她丰满的胸脯……

  呸,又想歪了!

  西门庆叹了一口气,“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要打天下,便要牺牲很多人,我们也牺牲了很多兄弟和家人。”

  “你和我,还有雨化田等人,不都是在随时在可能没命吗?”

  “每个人都有可能牺牲,帝姬也可能!”

  “真正的太平天下,都是用流血牺牲来拼搏过来的。”

  “如果少数人的牺牲,能换来大部分的幸福,这个事情就是值得的,这就是我在冬瓜山上立碑的真正意义。”

  吴三桂知道说道了西门庆的心坎里,便转移话题,“侯爷,你说的女帝之事,我倒也知晓一些。”

  西门庆抬头与吴三桂眼神相对,“哦,说来与我听听。”

  吴三桂喝了口茶,“我泱泱华夏,出的女帝不多,偏偏前朝就出了一个照耀千古的女帝,武曌[zhào]。”看書喇

  “这武曌是武周开国君主,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便是武则天。”

  西门庆连忙打断他,“吴三桂,这个武则天我知道,前朝的人,已经死了。”

  “我要找的女帝是活着的,周边的这些国家里,哪怕不是女帝,现在掌权的、垂帘听政的也算。”

  “就像你前面所说的,是可以与我们联姻的。”

  西门庆把掌权的、垂帘听政的也算进来,自然是动了心思的。

  既然能掌权或者垂帘听政,扶持一下,当个女帝,又有何难呢?

  吴三桂知晓西门庆的意思,那范围便广一些了,“现如今我知道的,就是那原交趾国,如今的大越李朝,国主李阳焕年幼,是由太后杜氏垂帘听政。这杜氏据说生得国色天香,手段极强,以女子之身扶持幼子上位,文武百官无不服从。”

  西门庆听得心向往之,“这杜氏年纪多大?”

  吴三桂算了一下,“如今这大越国国主李阳焕不过七岁而已,料想这杜氏顶多也只不过二十四五岁。”

  西门庆大喜,“很好,很好,还有其他国家的吗?”

  吴三桂也不知道西门庆这连着两句“很好”是什么意思,是马上就派人去求亲呢,还是派兵去攻打。

  想想自己这边还在打仗呢,攻打大越国以后再说了。

  “侯爷,还有在那极北之地,有一个罗斯国,曾经也与我华夏有过来往。后来金国辽国与我们宋国战火不断,便与那罗斯国断了来往。”

  “据说这罗斯国有一对姐弟共掌国事,这个姐姐叫什么杀拉波娃,据说金发碧眼,通体雪白,身材高挑。”

  西门庆微笑着说道,“这姐姐如今多大年纪了?”

  吴三桂说道,“这罗斯国最近的事情,还是做生意的人带回来的消息,据推测,这姐姐应杀拉波娃当不到六十!”

  西门庆想起大腹便便的罗斯国妇女,立即说道,“极北苦寒之地,听闻他们数年都不洗澡,还是算了。”

  “哪怕联姻,也帮不上什么忙。”

  “再说说其他地方的。”

  吴三桂想了一想,“对了,侯爷,还有一个小国家,在我们的东边,叫扶桑国,也有人叫他小本岛国。”

  “这小本岛国虽然叫国,只不过是弹丸之地,曾是我们的附属国。因为这扶桑国在大海中,便慢慢失去管教,虽有往来,也慢慢淡忘了。”

  “如今的国主已老,由帝姬北川景子监国。”

  “这扶桑国虽小,这女子倒也生得一番好模样。尤其是这帝姬北川景子,今年才刚满十五岁。长得清醒脱俗,甜美可爱,据去扶桑国做生意的人回来说,这北川景子模样不输帝姬赵福金。”

  西门庆心中一亮,好家伙,自己日这日那的,倒忘记了一个好家伙,那便是小本岛国,那可是本来就该日之国。

  尤其是西门庆听得这扶桑国的帝姬北川景子生得这番好模样,竟然能与自己心爱的帝姬赵福金媲美,心中早已憧憬不已。

  “吴三桂,详细说说这扶桑国的情况,重点介绍这帝姬北川景子的情况。”

  吴三桂一愣,不知道为何西门庆对这海外岛国如此重视,便说道,“侯爷,我知道的也不多啊!毕竟这扶桑国离我们这边甚远。人口不多,与我们也没有边界之争,我也未重点关注他们。”

  西门庆心中叹了一句“可惜”,看来自己还是要多花点心思在这扶桑国上面。

  “吴三桂,这扶桑岛国之人,远离大陆,未经教化,人性多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要知道百密一疏,容易出大事。”

  “我有个想法,上官仙儿去了金国接替应伯爵,金国的生意与情报线索便有了可靠之人。”

  “如今这扶桑岛便有了可靠之人选。”

  吴三桂瞪大眼睛,“侯爷,你说的是派应伯爵去扶桑岛。”

  西门庆欣慰一笑,“知我者,长伯也。”

  “应伯爵为人机敏,办事稳妥,是我的挚爱亲朋,手足兄弟“

  ”没有比他更适合去扶桑岛的了。”

  吴三桂说道,“侯爷,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答应过让应伯爵回山东,让他接任东平府清河县令的。”

  西门庆点点头,“没错,我现在想想,区区一个清河县县令,太委屈我这个好兄弟了。”

  “虽然清河县是我老家,还是不能埋没他的才华。”

  “应伯爵的才华在于外交,在于情报,在于赚钱。”

  “等我们成了大事,给他东平府知府、或者礼部侍郎的职务都是可以的。”

  吴三桂见西门庆已经做了决定,还许下了东平知府与礼部侍郎这般高官,不由得暗暗提应伯爵开心。

  “侯爷,应伯爵历经曲折,跑了几十天的路程,想着与你见上一面。”

  “如今他已到了清河县,是否让他来这边与他见上一面。”

  西门庆沉吟一番,“这般来回奔波,实在过于浪费时间。”

  “如今国事当头,我们也只能忍痛抛去兄弟相思之苦,以大事为重。”

  “我会与应伯爵书信一封,快马送去清河县,要他即日启程,前往扶桑国。”

  吴三桂大为感动,西门庆与应伯爵是结拜的兄弟,如今为了国之大事,竟然连见面的时间都没有了。

  侯爷这般操心费神,大公无私,大义凛然,实在令人钦佩。

  自己这些做手下的,如何能不更努力,如何能不更拼命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