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三百章:京察(1/4)

第三百章:京察(1/4)

  朝堂中。

  李二看众人说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严肃道:“诸位爱卿,关于这五项官吏考核制度,可还有何异议?”

  说着。

  李二虎目微微眯起,冰冷的眸光扫视殿中每一个大臣。

  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吏,顿时感觉汗毛竖起,脊背发凉。

  人都仿佛被看透了一般。

  朝堂,鸦雀无声。

  就算是想要提出异议的人,也根本不敢出声。

  毕竟,棒打出头鸟。

  足足过了盏茶的功夫。

  李二收起眸子,缓缓开口:“既如此,三日之后,便开始推行新的官吏考核制度,京察。”

  此话一出。

  百官顿时又是一惊。

  没想到李二这次竟如此果决。

  刚刚宣读之后,便下令推行,简直不要太迅速。

  房玄龄眉头一蹙,好像想到什么,但又将想要说出的话,咽了下去。

  李二如此急切宣布推行。

  为的就是让下方官吏没有时间应对。

  没有时间抹除他们之前所犯下罪状的痕迹。

  如果李二给这些贪官污吏反应的时间,那此次考核恐怕也是徒劳无功。

  曾经的糟粕制度积弊已久。

  虽然如今大唐四海升平,表面上官场十分和谐。

  但这盛世之下,定有不少蛀虫在腐蚀着大唐。

  京察,宜早不宜迟,长痛不如短痛。

  此时。

  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为首的一群为官清廉的大臣官吏们,惊喜又欣慰。

  李二对整顿吏治如此看重,说明他确是一代圣主明君。

  而那些暗地里存在猫腻的官吏们,则是心惊胆战的隐藏在朝堂中。

  心里暗暗思索着,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京察。

  仅仅三天时间,连传信的功夫都紧张的不行。

  没准地方官吏刚刚收到消息,他们这群在京都的官吏便进了天牢。

  亦或是地方官吏被查,将京师涉案官吏,连根拔起。

  总而言之,能在这次暴风雨中活下来,实属不易。

  就在百官感觉此事就此截止时。

  李二却再次开口道:“从今日起,封魏征为御史大夫,统御御史台。”

  魏征上前揖礼:“微臣领旨。”

  李二微微颔首,继续道:“三日之后的官吏考核,由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中书令房玄龄,御史大夫魏征,共同协作,三方联合,对京师与地方所有官吏一一进行清查。”

  房玄龄,魏征和长孙无忌一同上前,异口同声道:“微臣遵旨。”

  长孙无忌乃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与李二又是“布衣之交”,李二对他极其信任。

  房玄龄在李二还是秦王时便助他出谋划策,一直以来便是他的智囊。

  魏征更不必说,出了名的头铁,有硬骨头,交给他去啃绝无问题。

  这三位都是眼里进不得沙子的主儿。

  有他们在,谁也别想暗度陈仓。

  待众人刚刚将这个重磅消息消化完毕。

  李二便将目光转向了角落里的秦牧。

  李二冷笑一声,这官吏考核制度本就是你提出来的。

  现在你这混小子想若无其事的将自己置身事外?

  门都没有。

  李二绝对不会放过压榨秦牧的机会。

  秦牧将案牍上的坚果拍碎,挑拣着果肉。

  刚刚朝堂上的话不能说没听,也听了几句,不过现在忘的差不多了。

  突然秦牧只觉一道灼热的目光正盯着他。

  他倏地抬起头,便看到了李二那不怀好意的面孔。

  笑的很是诡...很贱。

  下一刻。

  李二幽幽开口,说道:“擢升秦牧为大唐巡察使,凡是三品以上外官,涉及贪腐者,由秦牧全权处理,享先斩后奏之权。”

  此言一出。

  众官员又是一惊。

  他们这一日上朝,受到的刺激着实是大了些。

  一连被震惊了好几次,心脏都快受不了了。

  秦牧眉毛一扬,看向李二。

  这便宜老丈人还真是怕他闲着。

  不过也好,三品以上的贪官污吏,家底一定殷实。

  趁此机会捞些好处岂不美哉。

  谁会拒绝抄家的活呢?

  他微微点头,笑道:“秦牧领旨。”

  李二看着秦牧如此痛快且欣喜的接下活,有些吃惊。

  不应该啊。

  按照秦牧的性子,他会主动接下这受累不讨好的活?

  李二心中暗暗思忖着,但想了半天毫无头绪。

  暂且认定秦牧是改过自新了。

  与此同时。

  朝堂上的百官看着秦牧的眼神中,也增添了几分畏惧。

  秦牧在他们眼里,可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

  要不然修罗驸马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

  一个杀人如麻的人监管着他们,行使巡查之权,更是可先斩后奏。

  李二这是不给他们留一点活路啊。

  他们刚刚还担心惹了长孙无忌会遭到秦牧的报复。

  现在好了。

  他们就算谁也不惹,但只要手里不干净的,到最后都讨不到好。

  清廉官吏虽也有些畏惧,毕竟秦牧凶名在外,但他们自诩两袖清风,为官更是兢兢业业,就算是砍头,也砍不到他们头上。

  倒是魏征,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向着秦牧微微点头示意。

  有了秦牧参与,这其中许多事也就好办了。

  毕竟,辅佐李二登基的权臣甚多。

  有些即便是他们三人联手,也不一定能摆平。

  李二观察着朝堂中的百官百态,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拂袖退朝。

  听到退朝两字,百官如同大赦。

  好一些官吏如同潮水一般,向皇宫外涌去。

  长安城。

  好一些官吏府邸人影不断,于墙内墙外翻飞而出。

  长安城各处城门,更是比以往热闹了许多。

  不时有快马从长安城中疾驰而出,向大唐各州道,四散而去。

  贪官污吏得抓紧时间,抹除他们留下的痕迹,将消息传至各地方官吏处。

  尽可能的把自己从这趟浑水里,捞出来。

  三日一晃而过。

  朝廷下令进行京察之事,席卷大唐。

  一时间。

  大唐百姓们人人叫好,称赞李二为圣主明君,千古皇帝。

  李二不知不觉中,又收了一大波声望。

  而那些贪官污吏们则是人人自危。

  更有不少的贪官被吓破了胆子。

  主动投案自首。

  一场席卷大唐官场的飓风,以长安城为中心,向整个大唐席卷而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2.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3.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4.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5.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6.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7.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8.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9.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0.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1.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2.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3.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4.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5.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6.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7.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8.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9.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0.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1.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3.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4.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