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二百一十七章:玄奘求见(2/4)

第二百一十七章:玄奘求见(2/4)

  贞观一年,冬。

  北风呼啸,雪落长安。

  李二入伙茫崖商行未果。

  两大家族走向没落,,一切尘埃落定。

  秦牧难得过上几天悠闲日子。

  趁机带着襄城到处游玩,欣赏京畿道各地冬景。

  不过。

  有人欢喜有人忧,李二这两天非常苦恼。

  大唐佛教高僧玄奘,已是第五次请求准许他西行取经。

  玄奘是如今大唐佛教影响力最大的高僧。

  但李二想兴盛道教,玄奘前几次西行都找李二借口推迟。

  这次无论如何都推不掉了。

  否则。

  将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毕竟佛教在大唐已空前繁盛,尤其是李渊时期,在一定程度上扶持佛教发展。

  经过再三考虑的李二,最终还是答应了接见玄奘。

  (PS:防杠指南:些许杜撰,个人见解,无意诋毁佛教,切莫抬杠。)

  皇宫。

  甘露殿。

  玄奘盛装登上大殿,对着李二行佛礼。

  李二答应接近玄奘,他非常高兴,这起码让他看到了希望。

  如今佛教影响力越来越大,李二不得不考虑他的请求。

  更何况。

  这次玄奘有备而来,李二只要答应接见,他便信心说服李二。

  “玄奘参见陛下。”玄奘走上前去。

  李二摆了摆手,“玄奘大师免礼。”

  佛教盛行,在百姓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点令李二心存反感。

  不过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陛下日理万机,为国为民非常辛苦,贫僧叨扰,还望陛下见谅。”

  玄奘微微一笑,再次对李二行佛礼。

  李二轻笑,“无妨,玄奘大师请坐,来人看茶。”

  “谢陛下。”玄奘恭敬的坐到李二对面。

  李二端起杯盏,轻轻吹着,“玄奘大师这次有何见教?”

  “陛下,佛教盛行,无论对朝廷,对陛下,还是对百姓都非常有利,此次贫僧请求西行求取真经,完全是为了大唐考虑。”

  玄奘抓住机会,言及西行的好处。

  “佛教中兴,会赋予百姓们信仰。”

  “信仰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和意义,是百姓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

  “信仰可以提升百姓的道德境界,塑造百姓的道德人格,使得他们不会为非作歹,使他们严于律己。”

  “信仰能够让人由内而外的彻底改变,陛下可以想一想,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够由内而外,发自肺腑的变好,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玄奘接连不断的讲述,让李二昏昏欲睡。

  他对这些本就不感兴趣,加上玄奘的话云里雾里,太过理想。

  李二完全听不进去。

  随后。

  玄奘又从宗教角度出发,讲述佛教会对百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对朝廷和李二有什么好处。

  为了能让李二感兴趣,同意他这次西行,玄奘甚至一改以往态度。

  着重表示他西行的结果,会对朝廷统治有极大帮助。

  不过当玄奘讲完时,李二好悬没当场睡过去。

  “陛下?”

  玄奘看到李二半天没反应,试着呼唤一声。

  “大师讲完了?”李二恍然般回过神来。

  好家伙。

  这一通念经般的讲解,对于医治失眠很有好处。

  可无论玄奘如何分析,说的有多么好,根本不能打动李二。

  在他心中,道教才应该真正的发扬光大。

  毕竟。

  道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古教。

  自从佛教传入大唐以后,道教便逐渐没落了。

  没办法,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这些年来,佛教的声势越来越大,道教明显力不从心。

  才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情发生。

  其实。

  为了帮助道教抵抗佛教的冲击,李二做了很多努力。

  他特意让高士廉撰写了一本《氏族志》,详细讲解了道教的好处。

  并表示李氏家族和道教师祖老子同出一脉。

  当然。

  这样做,巩固统治地位的痕迹,略微明显。

  但这丝毫不影响李二想发扬道教的决心。

  为了贯彻这一点,也表示对老祖宗的尊重。

  每次在重大庆典时,他都会特意安排道士,道姑坐在僧尼之前。

  以此来表现李二对道教的推崇。

  可惜,尽管他极力推崇道教,却依旧无法扛住佛教的冲击。

  近些年来,俨然有抗衡不住的趋势。

  毕竟佛教的教化功能十分了得。

  都已经是这种局面了,李二当然不愿意答应玄奘西行。

  玄奘越是表示这样做的重要性,以及对朝廷和百姓的好处。

  他就越是不愿意答应。

  开玩笑。

  这不相当于把道教置于死地?

  李二脸色难看,已有要拒绝玄奘的征兆。

  玄奘毫不犹豫,再次开口道:“陛下,佛教如今盛行天下,被百姓们真心接受,这是大势所趋。”

  “这说明信仰和宗教,是百姓们真心渴望的结果,这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用佛祖的话来说,百姓心中有因,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果。”

  “面对百姓们的需求,陛下总不会无动于衷吧?”

  玄奘使出杀手锏,利用李二以民为重的思想,让李二放他西行。

  毕竟,如今佛教盛行是事实,被百姓们接受也是大势所趋。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二没有理由拒绝。

  果然。

  听到玄奘这番话,李二神色有了变化。

  这就是他一直不愿意接见玄奘的原因。

  李二了解玄奘的说服力有多强,毕竟玄奘是实打实的佛教高僧。

  他对佛教兴盛的贡献,不可估量。

  最重要的是。

  玄奘的影响力极大,而且他从来不会逼迫李二,就好像每次李二拒绝,但玄奘坚持可能会改变李二的想法,但玄奘没有。

  若是李二不心甘情愿的答应,玄奘便认为此番西行,没有意义。

  这便是玄奘的高明之处。

  李二点了点头,沉吟道:“大师所说,朕都明白,不如这样,大师先回去等消息,三日之后,朕定会给大师一个满意的答复。”

  话落。

  玄奘不再纠缠,不再逗留,行礼道:“多谢陛下,贫僧告退。”

  随后,玄奘潇洒转身,向殿外而去。

  李二望着玄奘离去的身影,不禁失神。

  玄奘确实是一位得道高僧,而他一心普度众生的想法,令人敬佩。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