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一百五十六章:圣心难测,俺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陛下了

第一百五十六章:圣心难测,俺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陛下了

  贞观一年,一月十五日。

  长安城。

  皇宫。

  甘露殿。

  李二正端坐案牍前,在昏暗的油灯下,翻看着张亮之案的卷宗。

  在大理寺与刑部联合侦办下,风靡京畿道的特大虐杀惨案,终于得以告破。

  其实结果在秦牧击杀张亮之时,早已有了定论。

  案子之所以又拖了几日,是为了挖出隐藏在张亮背后的这张巨网。

  毕竟,张亮明里暗里收的义子有数百人之多。

  想要将这些人的底细全都查清,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秦牧由妖星再一次成为了百姓口中的青天。

  虽然李二于张亮府中对秦牧颇有偏见,但回宫之后细细想来。

  秦牧此事办的没有丝毫偏差。

  他与秦牧这般年纪的时候,估计也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张亮。

  毕竟,张亮干的这件事,确实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人神共愤...

  陛下,您还在为此案烦扰吗?老宦官王德端了一碗参茶,放在案牍之上。

  李二放下卷宗,揉了揉太阳穴,身心疲惫,端起案牍上的参茶,啖了一口,幽幽道:你说秦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那种场合下,众目睽睽,朕如此呵斥,都没能制止住他那颗杀掉张亮的心。

  他心中就没有一丝惧怕?他就不怕得罪了朕?

  陛下,依卑职之见,驸马爷也是为了陛下您好。王德轻声回应着,恕卑职直言,若是驸马爷没有杀张亮,那为难的将是陛下了。

  闻言,李二点了点头,暗自思忖,沉吟道:你这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若真让张亮苟活于世,估计朕就要被百姓戳脊梁骨了。

  秦牧将其斩杀,确实解决了朕心中的一个难题。

  罢了,罢了...李二接着道:此事就算这个混小子办的对,传旨下去,秦牧破案有功,赏黄金百两,珍珠十斛...

  李二知道秦牧财大气粗,便赏了些不痛不痒的东西。

  此事也算告一段落。

  ......

  接下来的半年中,边疆稳定,内部安宁。

  大唐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国力在一步步壮大之中。

  茫崖村更是从一个小小的村落,发展成了一座小城。

  常住人口已超七千户,近三万人口。

  更是开垦了近十万亩良田。

  这个时期,别的没有,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待耕耘的良田实在太多。

  茫崖村的土地经过三次收耕,将十万亩良田,全都种上了土豆。

  按照亩产五十旦计算,十万亩良田就是五百万旦,大约五亿斤土豆。

  这个数字若是被李二知道,估计能惊的直接昏过去。

  不光是农业,茫崖村在经济上亦是有着长足发展。

  贞观一年,七月十五日。

  艳阳当空。

  茫崖村。

  主街。

  李二正身着便服,于闹市中闲逛,这里是他特批的唯一不需要宵禁的地方。

  也属于大唐经济试点地区,虽然李二没有投入半文钱。

  但在律法面前,他确实给予了秦牧很大的方便。

  不过即便茫崖村发展的如此繁盛,李二对此依旧持有怀疑态度。

  原因无它,此时大唐农业生产力,十分低下。

  虽然秦牧发明的曲辕犁大大增加的农耕效率。

  但这并不能解决粮食亩产量低的问题,如今大唐粮食亩产量才堪堪三到四旦。

  农业依旧是支撑大唐国力的根本。

  若是没有足够的农民与耕地支撑,就算经济再繁荣,终究是一场空。

  陛下,您看看这茫崖村,被牧儿治理的多好,若是大唐每个城池都像茫崖村这般,大唐想不强盛都不成啊。

  长孙无忌左顾右盼,望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街道,笑的合不拢嘴。

  辅机,你也算朝中老臣了,怎么目光如此短浅?

  两人找了一个茶摊,要了一盘糕点,坐了下来。

  陛下,此话怎讲?

  长孙无忌面露疑惑,拿起茶壶给李二倒了杯茶,推到他面前。

  李二端起茶,啖了一口,幽幽道:若是大唐争相效仿茫崖村,那这地谁来耕?粮食谁来种?

  朕也知道商业能促进大唐经济繁盛,而且能够给经商者带来足够的利润,但越是这样,我们便越要遏制,从商所得利润对于百姓来说,诱惑实在太大。

  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这道理你不是不明白,你也不是没有跟秦牧说过,怎么今日反倒又认同茫崖村的发展方式了?

  呵呵...长孙无忌尴尬的笑了笑,这事老臣当然知道,农业是立国之根本,经济再繁盛对于一个没有农业支撑的国家来说,都是一纸空文。

  但是陛下,老臣可是听说茫崖村种植的粮食,亩产量极高,若是再我大唐推广种植,那今后大唐百姓再也不用饿着肚子了。

  闻言,李二眉头微蹙,沉吟道:你说的可是土豆?

  长孙无忌眸露精光,惊讶道:陛下,您也知道此事了?

  呵。李二不屑冷笑,茫崖村的一举一动,都在朕的掌控之中,你以为今日朕干什么来了?就是来看看这土豆是真是假。

  他秦牧不是想要向朕申请一块土地,建设什么茫崖工业区吗?只要他这土豆亩产能达到二十旦,朕便应允。

  不过朕对此事抱有怀疑态度,土豆真有传的那么神?反正朕不信。

  长孙无忌忙不迭的点头,激动道:陛下,那我们还在这里愣着做什么?入村找秦牧一验便知。

  两人正说着,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几个人皆是围了上来。

  他们几人刚刚在主街闲逛,与李二两人走散了。

  陛下,这茫崖村可真是一个好地方,俺都不想回长安城了。程咬金说着一屁股坐到李二身旁。

  李二瞪了他一眼,没有言语,站起身来向村内而去。

  唉?程咬金看向长孙无忌疑惑道:长孙大人,俺又说错话了?

  长孙无忌笑了笑,你非但没有说错话,反而说了句大实话,只是陛下不爱听罢了。

  说完,他迈动脚步追向李二。

  程咬金无奈的摇了摇头,端起茶壶,猛灌一口,圣心难测,俺真是越来越琢磨不透陛下了。

  这茫崖村不好吗?俺觉得很好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3.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4.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5.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6.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7.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8.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9.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10.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2.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3.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4.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5.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6.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7.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8.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9.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20.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21.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2.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3.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