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一百三十章:太子的执着

第一百三十章:太子的执着

  看着针锋相对的父子两人。

  长孙无忌急忙上前劝解道:太子殿下,秦牧虽然文韬武略,文武双全,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秉性纯良,胸怀大义,心系天下...但他真不适合当东宫太师。

  听着长孙无忌的话,李二一脸懵逼的看着他。

  你这是帮朕说话?

  你这是巴不得秦牧当这太子太师吧!

  李承乾盯着长孙无忌,沉吟道:舅舅都说秦牧大姐夫如此优秀了,那为何还说他不适合当东宫太师?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无论诗词书法,统兵打仗,悬壶济世,亦或是个人战力,秦牧大姐夫哪里逊色了?

  紧接着,他将头转向李二,儿臣实在不知父皇因何反对?

  听了这话,李二一愣,随后沉思,秦牧确实够优秀,是个人才。

  见李二不说话,李承乾继续道:儿臣知道父皇担心什么,但秦牧大姐夫所表现出来的不拘一格,绝不是不懂礼数,而是他活的比较真实,认清的比较真实。

  父皇总不愿儿臣继位后,终日活在梦中,看不见天下是何模样,体会不到百姓疾苦,当不了明君圣主。

  闻言,长孙无忌与李二皆是愣愣的看着李承乾。

  这孩子什么时候口才变的这么好了。

  长孙无忌看着李二,沉吟道:陛下,如若不然,您便依了太子,让牧儿当这太子太师算了。

  太子殿下这话说的有几分道理,以牧儿的能力确实当得。

  李二抬头看向李承乾,沉声道:你给朕一个理由,你为何执念于秦牧当你的老师。

  虽然朕承认他的能力,但他毕竟不是当朝大儒,很多东西不是他能够教你的。

  李承乾揖礼回应道:儿臣不敢欺瞒父皇,儿臣感觉秦牧大姐夫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自信,洒脱,泰然...

  跟随孔大人,陆大人自然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却学不到秦牧大姐夫那份真实,那种顶天立地,坚韧不拔的精神。

  父皇总归不希望儿臣做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帝,有些东西,毕竟不是四书五经,古典名籍中可以学到的。

  话落,李二站起身来,踱步殿中。

  看来这就是李承乾耍脾气的原因,他很聪明,他知道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将李二引入东宫,李二才会耐下心来听他解释。

  辅机,你也认为可行?李二眉头紧蹙,看向长孙无忌。

  这个没有主见,卖队友的老家伙,将自己摘的倒是挺干净。

  可行,不过其中也有纰漏,老臣建议秦牧任太子太师,孔颖达任太子太傅,陆德明任太子太保。长孙无忌思忖着沉吟道:这样既不耽误太子殿下的对儒学经典的学习,又能让牧儿教太子殿下一些旁的东西。

  其实长孙无忌这种安排李二也想过,但他了解秦牧的脾气,更了解孔颖达,陆德明两人的脾气。

  他们都是当代大儒,尤其是孔颖达,那可是孔圣人第三十一世孙。

  他怎么会甘心屈居于秦牧之后。

  不过如今除了长孙无忌这个办法,李二确实想不到还有何办法可以两全其美。

  顿了顿,李二坐到一旁,看向李承乾,垂眸道:承乾,你当真如此坚持?

  李承乾宠辱不惊,目光坚定,只要父皇肯让秦牧大姐夫为师,其余全凭父皇吩咐。

  其实,李承乾的性格一直非常讨李二喜欢。

  温柔敦厚,胸怀大志,虚怀若谷...

  只要好好培养,日后必是一位帝王之才。

  而且李承乾今日所提要求,并不算过分,秦牧除了性格洒脱不羁外,无论是长相,才华亦或是对大唐的贡献都是不俗的。

  除了胸无大志不愿入朝为官,除了没事喜欢怼李二两句,似乎也没有其他缺点。

  李二明白,秦牧其实也不是特意让他难堪,秦牧心中一直没有将他当成大唐皇帝,倒像是朋友一般。

  好。李二点了点头,沉吟道:既然辅机同意,承乾也如此坚持,那我们不妨便试一试。

  辅机,你着人将秦牧,孔颖达和陆德明三人唤至东宫,此事朕亲自解决。

  想起这三人李二就一阵头大。

  两个秦王府十八学士,当朝大儒。

  一个是他的女婿,大唐驸马,放荡不羁。

  这三人一会将碰出怎样的火花,他不用想都能预料到。

  长孙无忌揖礼回应,老臣领命。

  随后转身走出了殿中。

  承乾,过来坐。李二对站在一旁的太子招呼道。

  如今他心中怒气已然消的差不多,表现的像一个和蔼的老父亲。

  是父皇。李承乾微微揖礼,坐到李二身边。

  李二看得出来,自从李承乾这足疾被医治好后,整个人自信了许多,也威严了许多。

  有自己当年几分模样。

  父皇,儿臣听闻长姐要将那锦绣庄园改建成学院?李承乾瞪着一双大眼睛,询问道。

  哦?李二捋顺着胡须,沉吟道:此事,竟连你也知道了?

  李承乾点了点头,儿臣以为,这圣贤书要读,国情民生亦要及时了解,就算不能为父皇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儿臣也可以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至于手足无措。

  听着李承乾的话,李二忙不迭的点头,心下暗喜,没想到年仅八岁的太子,竟有这般觉悟。

  李二接着问道:那你认为此事是对是错,朕应该不应该大力支持此事?

  当然。李承乾毫不犹豫道:此举,既能解决为国捐躯子女的安顿问题,又能解决三军将士们的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

  再者说,父皇不是一直想打破世家门阀对官场的垄断,恢复科举考试吗?若是不能大力兴学,此愿景何时才能得以实现?

  这学院若是能建立起来,今后寒门子弟的仕途便不再遭受世家门阀的打压,大唐的父母官也会越来越多。

  儿臣实在想不出反对的理由。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3.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4.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5.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6.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7.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8.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9.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10.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2.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3.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4.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5.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6.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7.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8.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9.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20.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21.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2.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3.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