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一百二十七章:新兴产业

第一百二十七章:新兴产业

  秦府。

  正厅。

  餐桌上已备好丰富菜肴,热气腾腾,襄城端坐桌前等着秦牧。

  虽然她贵为公主,但在府中,只要秦牧没到襄城断不会动筷。

  须臾。

  秦牧自厅外而来。

  襄城急忙起身,面露欣喜,含笑道:夫君为国事操劳几日,甚是辛苦,快些入座用膳吧。

  秦牧点了点头,笑道:夫人来的早,自行用膳便好,不必刻意等我,你我夫妻之间,何必拘泥于世俗之礼。

  那怎么行?襄城急忙辩解道:既然我嫁到秦府,自然要遵守妇道,凡事以夫君为主,怎能僭越?

  闻言,秦牧无奈苦笑,这个时期就是这样,凡事都要讲求礼节。

  好,那便随你高兴。秦牧说着,入座用餐。

  饭吃到一半,秦牧看向襄城,沉吟道:怎么样,私塾地址选好了吗?

  选好...襄城毫不犹豫的吐出两个字,随后一愣,支支吾吾道:什...什么私塾地址?夫君什么意思,我...我听不懂...

  她说着,脸上泛出一抹红晕,她还从未在秦牧面前说谎。

  秦牧盯着她,轻轻一笑,幽幽道:夫人不是打算开办一所私塾,免费帮助为国捐躯将士子女接受教育吗?

  这是好事,而且其中更有好一些孩童是跟随我在泾州与突厥死战,血染沙场,马革裹尸兄弟们的后人,为他们子女办点事也是应该的,夫人何必偷偷摸摸。

  地...地址还没有选好。襄城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支支吾吾道:我不是刻意隐瞒夫君,只是不想让夫君为难,私塾一旦形成规模,势必会招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朝中顽固老臣的声讨,世家门阀的阻挠...

  我知道夫君不怕他们,但这事是我办的,我不想因为此事而将夫君推上风口浪尖。

  其实这原由,襄城也只说了一半。

  她了解秦牧的脾气,若是这些人不找麻烦还好,一旦惹怒秦牧,引来的后果,不可估量。

  秦牧不以为意,沉吟道:夫人说的这是何话?你我之间既已成婚,哪里还有为我招惹麻烦一说?秦牧风轻云淡的说着,再者说,我何曾惧怕他人找我的麻烦?

  既然这学堂要办,那便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办,夫人放心,学院的地址我已选好,就在城南那处锦绣庄园内开办。看書喇

  锦绣庄园?襄城美眸转动,面露疑惑,随后惊叹道:夫君,你说的可是隐太子修建的那座庄园?这怎么可能!

  父皇断然不会将那里让出来用于兴建学院的,他一向对大兴土木十分反感,不教训你一顿便算好了,哪里会让给我们开办学院。

  放心吧。秦牧随手端起酒盏啖了一口,昨日在宫中陛下已应允此事,而且他还让户部划拨一半的款项给我们,用于锦绣庄园改建学院之用。

  你若是有兴趣,此事便交由你去操办,银子从府中提取便好,要建我们便建一所全天下最大的学院,让教育不再受世家门阀垄断,也算我们对这些为国捐躯将士们有所交代。

  襄城愣愣的看着秦牧,眼眸中满是尊崇,左手仁义,右手屠刀。

  秦牧完美将两种人格融入到了一具身躯之内。

  也就只能有他能在李二手中拿到,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襄城眸光坚定,激动道:夫君放心,此事襄城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夫君所托。

  好了,既然你有心操办此事,那近期便有你忙的了,赶快吃饭吧。

  话落,秦牧拿起筷子开始风卷残云。

  既然打算开办学院,秦牧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那便是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

  这是兴学必备的物品,也是秦牧下一项经济来源。

  纸,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对这个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如今的大唐,造纸工艺已经成熟,但纸张中的原材料青藤却极为稀少,价格极其昂贵,这也是纸比金贵的原因。

  这个时期,最好的纸产于巴蜀之地,是一种被称为蜀纸的皮纸,不但是皇家贡品,还是朝廷专用的公文用纸。

  即便是王公贵胄想要在纸上题诗作画,那得花费重金购买。

  相比之下,绢、帛,才是大唐主流的绘画题字材质。

  造纸术秦牧有所涉猎,只要他将原材料由青藤变为木材,那纸张的价格必将一落千丈。

  再加之活字印刷,大唐便可以告别竹简时代。

  秦牧麾下又将增加一个暴利产业。

  用过午膳。

  襄城带着灵儿去了宫中,与工部筹备改造学院之事。

  秦牧则带着薛仁贵与王玄策两人去了芒涯村,这造纸厂还是要建在封地中。

  行至半路,薛仁贵对秦牧道:少爷,如今咱们秦府的产业越来越多,规模亦是越来越大,咱们是不是考虑成立一个商行,找个善于经商的人,统一管理,不然再这般下去,要出问题。

  您也知道,我与玄策对经商之道一窍不通,这些时日酒坊和盐场将我们两个搞的晕头转向。

  是啊少爷。王玄策在一旁附和道:这些产业,总归要有个经商大才管理才是,我们确实不是这块料。

  秦牧点了点头,好,等学院开办完了,我们便成立商行,寻一位经商之才统一管理,到时候我们坐等分钱便好了。

  让薛仁贵与王玄策经商确实屈才了,有机会还是要将他们两个送到军中,战场才是他们真正该去的地方。

  秦牧在脑海中不断搜索着,经商之才,这还真是让他有些难办了。

  须臾。

  几人赶到了茫崖村中。

  村周边的所有田亩皆已种上了土豆,对于收成百姓们翘首以盼。

  土豆他们都已经试吃过了,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最令他们兴奋的便是产量。

  亩产50旦,一亩比十亩的产量还要多。

  只要第一批土豆成功收获,茫崖村的农业将会是滚雪球般的飞速发展。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