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九百三十八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5)

第九百三十八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5)

  此话落地。

  李二更懵了。

  “上......上个月才进的粮食?”李二愣愣道:“上个月才进的粮食,为何这么快便发霉了?这还是冬季。”

  钱封无奈叹气。

  “回陛下,因为这些粮食进来时,便全是发霉。”

  “这事还得从去年说起......”

  大唐解除重农抑商禁令时。

  工部为跟随朝廷政策,发展商业,便将官营商行独立出来,而官营工坊亦是跟着独立出来,受相对应官营商行节制。

  开始还好。

  这些官吏干劲十足。

  官营商行亦是蒸蒸日上。

  可后来,这些官吏发现,御史台和京察,竟然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每年审查,都没有官营商行。

  这可给了他们极大的便利。

  贪污受贿的现象,愈演愈烈。

  先是贪墨商行钱款,克扣雇工佣金,与供货商合谋坑户部钱,到最后已丧心病狂到以次充好。

  酒坊所有酿酒的粮食,先是京畿道最优质的一把抓高粱,后来变为沉粮,再后来沉粮都没了,直接是发霉的粮食往酒坊运。

  钱封气急败坏,直接罢工走人。

  可官营酒坊商行的官吏柳钟仁,竟是让剩下的雇工用这些发霉的粮食酿酒,以次充好,大发昧心财。

  如今若是酒坊重开,里面的很多工具都要重新置办。

  这些官吏可谓是坏事做尽。

  其中以柳钟仁为首。

  柳钟仁,字不凡,陇右人士,他父亲柳东经商起家,曾资助李渊晋阳起兵,武德年间,柳东病逝,李渊便将他儿子柳钟仁安排到了工部混个闲职。

  起初柳钟仁饱读诗书,颇有思想,在工部干的也不错。

  后来便被阎立本派出来,管理官营商行的酒业。

  没想到这厮经过两年的管理,渐渐走上以权谋私的道路。

  钱封听闻朝廷整治官营商行,抓了不少官吏,这才重新回来主持大局。

  听着钱封所言。

  李二眼眸猩红,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他娘的。”

  “这柳钟仁也真是个混蛋,竟将这些发霉的粮食酿酒售卖。”

  “这不是让老百姓戳朕的脊梁骨吗!?”

  “这不是故意败坏朕的名声吗?贪污受贿连点限度都没有了吗!?”

  “柳钟仁这王八蛋现在何处?”

  李二目眦欲裂,怒火中烧。

  浪费粮食,其心可诛。

  这些人简直就是丧心病狂。

  秦牧沉吟道:“柳钟仁听闻李德亮被斩,害怕事情暴露,小命不保,便连夜出逃了。”

  “不过,昨日已将他抓捕归案,现在大理寺关着,准备提审。”

  闻言。

  李二望向李君羡,沉声道:“去,将柳钟仁那王八蛋给朕带到酒坊来,朕要亲自问问他,他的心究竟是黑的还是红的。”

  见李二生气。

  李君羡哪里敢犹豫,应声而出,策马向长安赶回去。

  长孙无忌急忙宽慰道:“陛下,您莫要生气,为了这种小人不值得,况且这些人已受到应有的惩罚。”

  “而且,官营商行经过这次整顿,今后便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说实话。

  长孙无忌亦是生气。

  他们一天拼死拼活,累死累活的干。

  这些败类仅仅两年便贪墨两千万,国库中还特么的全是白条呢。

  钱倒是都被塞进了他们的腰包。

  这上哪说理去。

  李二胸腔起伏,沉声道。

  “朕就是生气他们的所作所为,毫无一点底线可言。”

  “草菅人命,浪费粮食,中饱私囊,这不就是祸国殃民吗?”

  “他们这般做法,与那突厥何异?”

  秦牧在一旁站着,没有说话。

  说实话。

  他看着这些发霉的粮食,亦是十分心疼。

  大唐这才刚刚吃饱饭几年?

  用粮食酿酒已经是非常奢侈的事了。

  这些粮食竟......

  紧接着。

  李二看向钱封,沉吟道:“这些粮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腐败的粮食?”

  此时,李二忧心的不单单是官营商行的损失,还有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

  他担心的是这些腐败粮食的来源。

  李二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事并不像表面上看的这般简单,似乎有更深的牵扯。

  听着李二的话。

  钱封面色阴沉,心事重重。

  这事......

  这事他原本并不想说。

  因为事情与关系,往往都是盘根错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像唐初时期。

  皇室无法跟五姓七望和世家大族对抗一般。

  就是因为五姓七望盘根错节,门生遍布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他们才有逼宫的能力。

  而如今这腐败的粮食。

  秦牧见钱封沉默不语,便已看出端倪,随即沉吟道:“钱老,陛下今日既然能来,便已是下定整改的决心,我们连雍亲王李德亮都能砍,还有什么人是我们惧怕的?”

  “你总不想这些贪官污吏继续在其他地方,祸国殃民吧。”

  李二亦是阴沉着脸望着钱封。

  钱封面露纠结。

  只是......

  只是这件事牵扯太广。

  片刻。

  钱封紧握的双手渐渐松开,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沉吟道:“卑职......卑职听说......只是听说......这些粮食,出自......粮仓。”

  粮仓?

  听着这个词,众人有些疑惑。

  李二望着他,眉头紧锁,垂眸道:“哪里的粮仓?”

  钱封颤颤巍巍道:“国......国仓......”

  话落。

  嗡......

  此话犹如晴天霹雳,砸到所有人的头上。

  国仓?

  这些发霉的粮食,是从国仓中运出来的?

  若是这样。

  这事就可太大的了。

  国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殷殷重托。

  这是牵着大唐国民经济命脉的大事,关系到大唐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

  所以,国仓的责任非常大。

  国仓粮食储备的数量,质量和存储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今。

  竟有人......

  竟有人敢在国仓中做手脚,其心可诛。

  李二难以想象,何人有如此之大的胆子,敢打国仓的主意。

  呼......

  李二长出一口气。

  此时,他反倒平静下来。

  他庆幸今日来了酒坊,竟然亲眼见到,亲耳听到这般荒唐的事。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2.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3.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4.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5.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6.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7.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8.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9.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10.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2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