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九百零一章:秦牧质疑,太子登场(1/5)

第九百零一章:秦牧质疑,太子登场(1/5)

  两仪殿中。

  李二与文武百官听着刘政会的话,皆是点头,表示认同。

  瘟疫之事,对于河东来说,最受威胁的便是人,包括官,民,兵.......

  紧接着。

  李二望向刘政会,问道:“政会,你继续说,今后若是再发生瘟疫,洪患等,诸如此类的灾害,地方应如何应对。”

  闻言。

  刘政会揖礼,继续道:“微臣以为,应在地方成立一个单独的应急反应部门,专门应对紧急事情的发生,协调官,兵,民之间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突发情况。”

  李二听着,眉头深锁,随之扫视殿中。

  他发现角落中的秦牧听后,微微摇头。

  随即。

  李二望向秦牧,沉声道:“秦牧,你认为刘大人的建议,是否可行?”

  闻言。

  秦牧站起身,走上前来。

  与此同时。

  殿中文武百官的眼眸,皆是向角落中的秦牧望去。

  望着秦牧缓缓起身,近上前来,众人皆是眉头一凝,暗暗思忖。

  此番赈灾河东,驸马爷厥功甚伟,这事有目共睹,毋庸置疑。

  无论是瘟疫防治政策,灭虫药剂,消毒药水,喷雾器,亦或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全都是驸马爷一手搞出来的。

  虽然李承乾将民心稳定,功劳同样不小。但若是没有秦牧,灾民发生第二次动乱是迟早的事。

  最关键的是,李承乾原本就是驸马爷的关门弟子,行事风格,办事方法,与驸马爷如出一辙。

  所以,李承乾的斐然功绩上,亦是有秦牧浓重的一笔。

  此时,秦牧起身,所有人都期待着驸马爷的回答,想看看又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

  御阶下。

  秦牧伫立李承乾两身前,这是李二许给他的特权。

  朝堂之上,除了老宦官王德,就属秦牧距离李二最近。

  这象征着他驸马爷,镇国公的身份。

  即便是太子,那也得靠边站。

  当然,李承乾亦是愿意,甚至高兴,毕竟秦牧还是太子太师。

  秦牧望向李二,微微揖礼,“回陛下,我认为刘大人此方法,得不偿失。”

  话落,殿中哗然一片。

  刘政会亦是面带震惊,这方法,他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历河东道瘟疫,他感觉他对瘟疫已有强烈认知。

  文武百官亦是议论纷纷。

  “我倒是感觉刘大人此言,有些道理,瘟疫出现,受害的可不就是人吗?将各方联动起来,没有问题啊。”

  “不好说,驸马爷说不行,肯定有他独到的见解,我们且听驸马爷如何说。”

  “虽然俺不知道驸马爷要说啥,但俺肯定是无脑支持驸马爷的。”

  “废话,这事还用你说,赈灾之事,还有谁比驸马爷更明白?天花,地震,洪患,大旱,疟疾......驸马爷经历的大灾,比你这辈子都多。”

  “哈哈......你这话说的,虽然糙,但却一点毛病没有。”

  文武百官各抒己见,但对于秦牧没有质疑,毕竟对于抗灾来说,确实是秦牧的经验比较足,最有话语权。

  而且,他们没想到,秦牧在不知不觉间,已为大唐付出如此之多,最危险的地方,永远有驸马爷身先士卒的身影。

  “哦?”李二低沉一声,眉头微蹙,“既然你说政会说的不对,那你可有何良策?”

  秦牧应声道:“倒也不是说刘大人说的不对,他分析的没有问题,只是解决方式欠妥。”

  “众所周知,天灾的危害虽然巨大,但其发生频率却并不高,近两年我大唐虽经历天灾不少,但也屈指可数,而且不是涉及整个大唐,只是个别州道而已。”

  “我们若是因此设立一个单独部门,大唐这么多州道县,那得设立多少个部门?聘用多少官吏?”

  “如此一来,定会出现冗官现象,这个应急部门九成以上的官吏五年之内,没有事干。吃空饷不说,即便建立这个部门,那谁敢保证,五年之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还有能力解决?”

  “恐怕早就被个别官吏,塞满亲戚。”

  话落。

  李二和殿中百官皆是一滞,随后微微点头。

  如此听秦牧一分析,确实是这番道理,若是这般,得不偿失,就算不在乎经费,不计成本的投入。

  但最关键的问题是,一旦地区发生紧急情况,这些官吏到时候恐怕也无法挑起大梁。

  若是这般,确实是没有意义的傻子工程。

  紧接着。

  刘政会向秦牧微微揖礼,“听驸马爷一席话,老臣有所感悟,确如驸马爷所言这般,此方法会造成冗官现象,倒是老臣思虑不周。”

  秦牧所言,能让他信服,他也没什么好反驳的。

  紧接着。

  李二沉吟道:“既是这样,秦牧你有没有更为妥当的办法,既然我们今日费这么大劲讨论此事,万不能因此而搁置不前。”

  闻言,秦牧微微一笑,“我倒是想听听太子殿下,有何见解。”

  随即,他转头看向身后的李承乾。

  听着他的话。

  殿中百官皆是向李承乾望去。

  李承乾亦是微微一滞,方才他也正在想防止办法。

  “太子,你可有什么想法?”李二瞥头,望向他的好大儿。

  此番李承乾从河东回来后,李二又感觉他的好大儿成长斐然,越来越懂为君之道。

  原本李二最希望的便是李承乾可以深入百姓,了解百姓,抚恤百姓,只有这般才能想民之所想,办民之所办。

  当年,隋炀帝杨广,若是抚恤百姓,不横征暴敛,不增加徭役赋税。将游山玩水,修建琼楼玉宇的钱拿来造福百姓,何至于民不聊生,天下起义,将大隋推翻。

  所以,隋炀帝便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

  提着李二的话。

  李承乾站出来应声道:“回父皇,回老师,我确有一些想法,想与父皇和诸位大人分享。”

  “好。”李二不由一喜,嘴角咧开,“那你便来说说,这事究竟该如何防治?”

  与此同时。

  殿中百官皆是一脸期许的望向李承乾。

  驸马爷的关门弟子,他们倒要看看李承乾究竟已成长到何种地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2. [历史军事] 启禀陛下,驸马爷又要作死
  3. [历史军事] 大乾:帝国独裁者
  4.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5.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6.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7.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8.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9.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10.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11.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12.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3.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4.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5.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6.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7.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8.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9.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20.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21.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22.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3.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4.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