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七百一十五章:怕墓志铭东西太少?(1/5)

第七百一十五章:怕墓志铭东西太少?(1/5)

  长安城。

  皇宫。

  甘露殿。

  李二正哼着小曲,敷着面膜,批阅奏折,心情不要太美丽。

  王德上前给他斟了杯茶,笑吟吟道:“陛下,可是有喜事?今日您格外高兴。”

  “有吗?”李二放下手中奏折看着王德,眉梢微扬,“朕表现的很高兴了吗?”

  王德笑着点点头,“没错,卑职已许久没有见过陛下如此高兴了。”

  “嗨......”李二摆了摆手,沉吟道:“朕能有什么高兴的事!没有事就是朕最高兴的事。”

  紧接着,他看向王德,压低声音。

  “恪儿今日去茫崖学院了吗?”

  王德想来,李二也是因为这件事高兴。

  他这几个孩子都还小。

  李承乾与李恪两人在如此年纪,便表现出了友好的情谊。

  这是最令李二开心的。看書溂

  毕竟,这是李二心中最为芥蒂的事。

  不过。

  最令李二欣慰的,还是长孙皇后对后宫的管理,以及嫔妃之间的关系。

  长孙皇后昨晚设宴,操心李恪入学之事,这对后宫的稳定而言,颇为奏效。

  皇子之间的勾心斗角,亦是嫔妃之间的勾心斗角,后宫和谐对于大唐而言,亦是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

  长孙皇后的贤良淑德,无人能及。

  任何人在她这个位置上,都很难做的比她更好。

  仅此一件事。

  便拉近了长孙皇后与杨妃之间的关系。

  她们两人之间的关系好,才不会扭曲皇子的心理成长。

  若是杨妃每日受长孙皇后的气,这仇便会从她们两人延伸到李承乾与李恪两人。

  这绝不是李二愿意看到的。

  不过。

  这件事不用担心了,长孙皇后处理的极好。

  单单是这,便令李二非常高兴了。

  皇后贤良淑德,贵妃不僭越,不吹耳边风。

  皇子之间,安能不和?

  王德笑道:“三皇子一大早就去了,连早膳都没吃,说是要去茫崖学院吃白粥,要与寒门子弟一般,吃粗茶淡饭,修文习武。”

  “呵呵......”李二听了高兴的不得了,“这孩子,真是长大了,也上进了。”

  其实。

  在诸多皇子中,李恪是最像李二的,无论地位还是性格。

  很多时候。

  李二都在李恪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不过。

  他的希望,已经全部寄托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帝王的制衡之术,永远不会让皇子们落得一个好下场。

  与此同时。

  一个宦官入殿,“陛下,长孙大人与驸马爷在殿外求见。”

  李二听了一愣。

  长孙无忌与秦牧同时求见,这还真是新鲜。

  能让秦牧跟来的,定然不是小事。

  念及此。

  李二蹙起眉头,难道是......

  顿了顿。

  “宣。”李二淡淡开口,随后将案牍上的奏折整理好,放在一旁。

  长孙无忌与秦牧入殿,近上前来。

  “微臣拜见陛下。”

  “参见陛下。”

  李二招了招手,“免礼,快来坐,王德看茶。”

  长孙无忌一入殿,李二便看出了他那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辅机,朕观你脸色不大好看。”李二说着,随后扯下脸上的面膜,扔到一旁。

  长孙无忌望着他,眉头微蹙。

  你丫倒是挺会保养,天天的还得敷面膜。

  看这模样,昨天晚上的酒是喝美了。

  “三皇子入茫崖学院,微臣特来恭喜陛下。”长孙无忌不咸不淡的扔了一句话,随后端起杯盏啖了一口。

  李二一猜他就是为此事而来。

  他也明白,长孙无忌是为了他好,不然这事不管就好了,何必要触他的霉头。

  “呵呵......”李二笑了笑,拿起茶壶,亲自为长孙无忌斟茶,“辅机,你跟牧儿一块来,想来你们已经商量过这件事了。”

  见李二如此举动,如此话语,长孙无忌也不好再端着。

  毕竟李二是皇帝,给他台阶,他还是要下的,总端着便有些不识抬举了。

  “唉......”长孙无忌长叹一声,“事情已经发生了,微臣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微臣希望陛下记住,承乾才是大唐太子,万事应该以太子为重。”

  李二点了点头,“放心吧辅机,你我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来,朕都懂。”

  “况且,承乾已经非常优秀了,难道你这个当舅舅的对自己的亲外甥没有信心。”

  秦牧望着李二,嘴角微扬。

  没想到李二还挺会哄人,三言两语便将长孙无忌哄开心了。

  还真是难为他了。

  堂堂大唐皇帝还要哄吏部尚书开心,说出去都没人信。

  “有信心!”长孙无忌高声道:“微臣对谁没有信心,那也不会对太子没有信心。”

  “不过,今日微臣和牧儿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跟陛下商议。”

  这事。

  秦牧已经跟长孙无忌保证过了。

  他也不好再深究,今后更加注意便是。

  只要他在世一天,他便不会让任何人觊觎王位。

  长孙无忌是李家的守护者。

  兢兢业业的守护者。

  李二点了点头,“有何事,但说无妨。”

  长孙无忌沉吟道:“陛下,您对择官一事,有何见解。”

  “择官?”李二眉头微蹙,他没想到长孙无忌话题的跳跃性竟如此之大,“致安之本,惟在得人。任官应唯贤。”

  “朕一再要求吏部,将择官用人当做头等大事来处理。”

  “官吏任用,不可单单只注重内宫,各州道刺史,都督,太守,县令也要重视,他们才是治理大唐各地的根本。”

  “对于地方官吏,务求称职,量才授职,宁缺毋滥,尤其是如今大唐政治稳定,任用官吏更要讲求德才兼备。”

  “你今日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

  话落。

  长孙无忌应声道:“陛下说的没错,务求称职,宁缺毋滥。”

  “所以今日微臣便是要跟陛下说,今后诸位皇子分封,莫要再授予刺史,都督之衔。”

  “越王李泰,今年刚满十一岁,便授封为扬州,越州,常,海,润,楚,舒等十六州的刺史,都督头衔。”

  秦牧在一旁听了汗颜,这事他还真不知道。

  封了十六个州的刺史,都督。

  李二真是怕他们家嫡老二吃亏啊。

  这尼玛的称谓也太多了吧。

  真是离谱。

  关键是搞这么多头衔有什么意义?

  怕墓志铭东西太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