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六百六十六章:祸不单行(2/5)

第六百六十六章:祸不单行(2/5)

  此时。

  李二都不是简单的遇人不淑了。

  他是瞎了眼睛,任用罪大恶极的奸佞,陷害忠良。

  噗通!

  李仁发径直跪到了地上。

  “陛下!”

  “老臣知罪,老臣不是人,老臣教子无方。”

  啪!啪!啪~

  李仁发边说,边用力抽着自己的嘴巴。

  李二怒不可遏,三步从御阶上蹿了下来,上前一脚将李仁发踹翻。

  “你他娘的是罪臣!”

  “朕真是瞎了眼,才会将你视为忠良。”

  众人见状。

  急忙上前拉住李二。

  “陛下息怒,为了如此小人伤了身体,实在不值。”

  “陛下,让俺来,您不必亲自动手。”

  “陛下莫要为了这种总奸佞小人伤了龙体。”

  文武百官皆是出言劝阻。

  他们看得出来。

  李二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也确实不怪他如此生气。

  这几年来,大唐稳定,李二为了百姓安居乐业,大唐兴盛,兢兢业业,举步维艰。

  吃穿住行,李二从不铺张浪费,能省则省。

  但该给百姓办的事,该投入商业和农业的钱,李二一文不少。

  能蹭驸马爷点东西,就蹭驸马爷点东西。

  能蹭驸马爷点好处,就蹭驸马爷点好处。

  日子过的不要太艰苦。

  如今的李二最看不得从国库中偷钱的贼。

  “拉下去!”

  “将这厮给朕拉下去!”

  “给朕彻查此事,凡是跟李仁发府上有牵连的,罪加三等!”

  李二怒声咆哮,宣泄着心中怒火。

  紧接着。

  瘫在地上的李仁发便被千牛卫拉了出去。

  李二站在原地,胸腔起伏。

  秦牧站在一旁,若无其事,漫不经心。

  有人的地方便会有江湖,人心丑恶,在所难免。

  他们能做的便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仅此而已。

  此时。

  殿中再次陷入沉寂。

  任谁也没有想到,状告驸马爷的李仁发,竟然落得了如此凄惨的模样。

  估计他掐死李三狗的心都有了。

  这是告御状吗?

  这是自投罗网。

  李二转过头来,看着秦牧,眼神复杂。

  他总是这么不经意的办着为国为民的事。

  虽然李二不知道,秦牧是怎么了解他与房玄龄之间过往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孩子用心了。

  看似放荡不羁,不拘泥于世俗,却是活的最明白的。

  与此同时。

  一匹快马穿朱雀大街,向皇宫奔袭而来。

  急报入朝堂。

  “江南急报!江南急报!”

  “长江水位暴涨,淮南道,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八州爆发洪灾!”

  听着驿卒的话,满朝文武皆是一震。

  还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还没到雨季,长江水位便暴涨,真是天灾难料。

  紧接着。

  王德将急报接过来,递到李二手中。

  李二眉头紧皱,面色阴沉,将急报抖落开来。

  长江暴涨,十数道河堤决口,长江两岸各州,房屋尽毁,良田尽淹,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风餐露宿,等待援助。

  李二扫视朝堂,眼眸低垂。

  “南方三道八州受灾,上百万百姓流离失所,形势严峻,刻不容缓。尔等可有什么办法解此洪灾。”

  此时,众人已经无暇顾及李仁发。

  与长江地区上百万百姓的性命相比,李仁发一条狗命,不值一提。

  紧接着。

  李二看向李承乾,沉声道:“承乾,你身为大唐太子。”

  “你说该怎么办。”

  话落。

  李承乾一愣。

  朝中文武百官皆是望向李承乾。

  接着。

  李承乾一步踏上前去,揖礼道:“回禀父皇,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百姓们皆是受过长江水患之苦。”

  “儿臣认为,长江洪患虽是天灾,但事在人为,朝廷此时能做的便是一个字,诚!”

  “父皇的忧民之心,不能仅仅在朝堂之上,面对文武百官,要实实在在,落实到百姓身上。”

  “面对洪灾,无非三条。”

  “一是粮,调集江南西道,山南东道,淮南道其他未受灾地区的粮草,向灾区运送,保证不会由天灾演变为人祸,稳定民心。”

  “二是钱,户部划拨出赈灾钱款,帮助受灾地区百姓,修建房屋,重建家园。”

  “三是人,朝廷即刻调集各地府兵,前面受灾地区救灾,修缮河堤,援救百姓。”

  “朝廷尽快将这三件事落到实处,洪患便解决了大半。”

  听了李承乾的话。

  满朝文武皆是一惊,他们没想到,太子已经成长到了这般地步。

  “哎呀,太子殿下真是长大了,说起赈灾竟头头是道。”

  “没错,看来这几次太子监国,确实让他在处理政务方面,成长了不少。”

  “大唐有此太子,当真是后继有人,后继有人了。”

  文武百官皆是夸赞着李承乾。

  李二亦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儿子终于长大了,能为他分担政务了。

  “好。”

  “皇儿说的好。”

  紧接着。

  李二扫视殿中。

  “何人愿为赈灾先锋,前往江南地区,赈灾安民。”

  此话刚落。

  李承乾从一旁站了出来,揖礼道。

  “父皇。”

  “儿臣不才,愿为先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扬我李家皇风。”

  见儿子站了出来,李二更是大喜。

  出息。

  真是出息了。

  十三岁便知道身先士卒,救民于水火,今后定当是圣君明主。

  “皇儿,朕知道你忧民忧国,心系万民,只是洪患非同儿戏,你年岁尚小。”

  “这赈灾一事...”

  李二高兴归高兴,但他知道,李承乾很难担负起赈灾一事。

  李承乾却是寸步不让。

  “父皇。”

  “长江会因为儿臣年岁小便不决堤吗?”

  “灾民会因为儿臣年岁小便不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吗?”

  “苍天会因为儿臣年岁小便不降灾祸于大唐吗?”

  “年岁小,不是我李家儿郎退缩的理由。”

  “父皇若是怕儿臣没有赈灾经验,可派遣有经验的大臣同儿臣随行,但这灾区儿臣是一定要去的。”

  “儿臣要让百姓知道,皇室宗亲,李家子弟,一定与他们同在。”

  “哪里有灾,哪里便有我李家儿郎的身影!”

  “儿臣舍了命,也要将百姓从泥沼中拉出来,不让任何人以任何手段,再让他们经受人祸。”

  此话落地。

  李二与殿中文武百官,好似晴天霹雳,震惊无比。

  这...

  这才是大唐储君,该有的风范。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