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六百四十八章:李二占秦牧便宜(4/5)

第六百四十八章:李二占秦牧便宜(4/5)

  皇宫。

  甘露殿。

  李二端坐案牍前,却无心批阅奏折。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

  也不知道是谁拔得了会试的头筹。

  王方翼?唐休璟?亦或是陈平安?

  李二正想着。

  王德从殿外走了进来,“陛下,李靖将军与秦叔宝将军,在殿外求见。”

  “来了?”李二脸上噙喜,急忙道:“快宣。”

  紧接着。

  他看向一旁的长孙无忌。

  “辅机,你感觉会试第一名是谁?”

  “呵呵...”长孙无忌笑了笑,沉吟道:“回陛下,老臣不知,不过王方翼六人皆有可能。”

  李二指着长孙无忌道:“辅机,你呀你呀。”

  “你心中明明已经有了答案,却如此搪塞朕。”

  两人正说着。

  李靖和秦叔宝两人从殿外,踱步而来。

  “末将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

  李二点了点头,挥手道:“免礼吧。”

  “可是会试有了结果?”

  闻言。

  李靖上前,将手中名录双手递上,“回陛下,结果已经出来了。”

  “这是前十位名单。”

  “甚好。”李二捋顺胡须,接过名录,缓缓打开。

  见状。

  长孙无忌急忙跟了上来,站到李二身旁,眼眸向名录上缓缓扫去。

  第一名:陈平安。

  虽然两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心中还是不免一惊。

  竟然真的被寒门夺得了第一。

  这于武举恩科来说,是一件好事。

  陈平安夺得魁首,将极大提升朝堂在百姓心目中的声望。

  紧接着。

  李二抬起头,扫视秦叔宝与李靖两人,缓缓道:“这其中,没有你们两人的私情吧。”

  虽然他心中本来就没这么想。

  但该问的还是要问上一嘴。

  毕竟,他们两人与秦牧之间的关系极好。

  即便秦牧没有过这样的交代。

  但李靖两人是否会给陈平安放水?

  权当是例行提问了。

  听了这话。

  两人急忙揖礼。

  “陛下放心,微臣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武举恩科上徇私舞弊。”

  “再者说,驸马爷也是不屑的。”

  话落。

  李二尴尬的笑了笑。

  “呵呵...”

  “你们两人也不要有心里压力。”

  “虽然陈平安出身寒门,但如今他的身份太过特殊。”

  “对于他的任何事,我们都要谨慎处理才是。”

  李靖与秦叔宝两人,皆是揖礼应声。

  “陛下放心,武举公平公正不是儿戏,微臣绝不会徇私枉法。”

  说着。

  秦叔宝将前三名的军策呈递而上。

  “陛下。”

  “这是陈平安,唐休璟与王方翼三人的策论。”

  “您一看便知。”

  “好。”李二眸光闪露出一道精光,随后将三篇策论接了过来。

  说实话。

  他对三人的策论还真是感兴趣。

  他倒要看看,陈平安究竟对马陵之战有着怎样的理解。

  竟打动秦叔宝与李靖两人,力压世家子弟,拔得头筹。

  第一篇是唐休璟的。

  李二观看后,不住点头,军策中饱含韬略,虽然略显稚嫩,但可以看出唐休璟对马陵之战的见解。

  假以时日,必是一名大将。

  紧接着。

  李二又看了王方翼的军策,心下一惊。

  王方翼的见解,颇具兵家风范,加之马陵之战的胜利一方,便是孙膑。

  所以他这篇文章写的,身临其境。

  不过,相比于孙膑的角度,他对庞涓角度的见解,便是差了一些。

  但总归来说,瑕不掩瑜。

  若是李二打分,这篇策论,足以满分。

  此时。

  李二的心情有些激动,连王方翼的策论都没能拔的头筹。

  那陈平安究竟将策论写到了何等地步?

  李二可是做了十几年的秦王,久经沙场,深谙用兵之道,兵法兵书更是早已烂熟于胸。

  就算让他作答,这孙膑角度的见解,都不一定比王方翼写的好。

  心中想着。

  李二拿起陈平安的策论,细细研读。

  只看了一小段。

  李二拿着军策的手,便有些颤抖,脸上显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

  啪!

  李二喜拍案牍。

  “好!很好!甚好!”

  “此等解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朕从来没有想过,还能从这种角度看待马陵之战。”

  “他...他竟然能指出孙膑在战略中的一处失误,虽然细微,但这角度太过刁钻。”

  “朕就知道,秦牧这兔崽子教出来的人,怎么可能会差!”

  原本。

  李二还有所担心。

  若是前三名都被世家子弟霸占。

  武举这名声便输了一半。

  没办法,本是为了招揽天下贤良而举办的恩科,却成了世家炫耀的舞台。

  大唐百姓肯定无法接受。

  幸好半路杀出来一个陈平安。

  将这尴尬的局面给化解了。

  紧接着。

  李二放下策论,沉吟道:“若是按现在的成绩来说,这陈平安只要拿到殿试第三名,便可以夺得武状元名号了。”

  李靖应声道:“陛下说的没错,只要金殿比武,陈平安的表现不会太差,那这武状元的名头算是跑不了了。”

  “好。”李二拂袖坐到蒲团之上,“三日之后,金殿比武,尽快将武举完成。”

  “然后兵部针对武举做出改进。”

  “三日?”李靖眉头紧蹙,“原本不是二十日吗?”

  李二摇了摇头,“朕想了,二十日没有太大的意义。”

  “武举,还是尽快完成的好。”

  不待李靖反应。

  李二接着道:“对了,朕问你。”

  “襄城是不是找过你?”

  李靖回应道:“回陛下,襄城公主确实找过末将。”

  “襄城公主与武珝大小姐,想要将茫崖学院分立为文学院与武学院。”

  “不过茫崖学院之前便是文学院,所以缺少武学院的教习,公主殿下这才找我借人。”

  李二点了点头,“你答应了?”

  李靖道:“微臣答应了,毕竟这于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

  “再者说,茫崖学院招募的都是为国捐躯将士们的子女,也算是为寒门和大唐做贡献了。”

  “微臣便没有拒绝。”

  “好。”李二眉梢微挑,“此事朕想了,确实是一件好事。”

  “用秦牧的钱,给大唐培养人才,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教习便从各军中抽调吧,今后便常驻茫崖学院。”

  李二思忖着说道。

  好不容易占秦牧一次便宜,这等好事,李二岂能错过。

  李靖揖礼道:“微臣领命。”

  李二这般做法,他是非常高兴的。

  无论怎样。

  这都是在为大唐军事领域做贡献。

  李靖身为大唐兵马大元帅,当然希望大唐军事蓬勃发展。

  他巴不得李二和秦牧杠起来,往军队砸钱,那才好呢。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