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六百零五章:兴武举(1/5)

第六百零五章:兴武举(1/5)

  皇宫。

  两仪殿。

  李二端坐龙椅之上,扫视殿中一众喋喋不休的文武大臣,眼眸淡漠。

  不过,他并没有因此生气。

  有时候,该讨论还是应该让大家伙讨论的。

  李二也不是一个搞一言堂的人。

  不然他早就把魏怼怼流放了。

  片刻,众人没有争论出结果,也就渐渐没了声音。

  紧接着。

  李二看向李靖,缓缓开口道:“药师,改革军制选拔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什么办法?”

  闻言。

  李靖上前揖礼,“陛下,微臣以为改革军制选拔的关键,在于完善考核内容,此考核应当包含两部分,其一是对现役将领的考核,其二是对选拔将领的考核。”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大唐各军之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有道理。”李二点了点头,沉吟道:“如今大唐,鲜有战事,这考核内容肯定要改一改,不能以战功提拔将领。”

  李二说着,从龙椅上站起了起来,踱步朝堂。

  “药师,那你对考核内容,有没有好的提议。”

  李靖点了点头,应声道:“微臣以为,可以从骑射,步射,武艺,马枪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

  “但微臣以为对于将领来说,军事策略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对具体的考核内容,有些拿捏不准。”

  此时,李二明白了李靖的意思,他对选拔制度与考核内容已经有了大体上的规划思路。

  但具体怎样实施,还有待考量。

  李二正在朝堂中走着,突然停住身子,向后退了几步,眼睛向另一侧撇去。

  殿中文武百官看着李二的动作皆是一愣,随后随着李二看的方向望去。

  只见秦牧正慢悠悠的将一块糕点送到嘴中。

  虽然他感觉到了朝堂中,众人的目光,但依旧淡然的慢慢咀嚼着。

  没有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而显露出半分尴尬。

  秦牧吞咽完毕,望向李二,淡淡道:“怎么陛下?您有事?”

  “有事?”李二眉头微蹙,“你这臭小子,你在朝堂中的待遇可比朕都高,你享受这待遇,就得多干活。”

  “说说看吧,你对刚刚药师所言的将领选拔制度与考核内容的选定,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

  秦牧点了点头。

  “只这事?那倒是不太难。”

  话落。

  朝堂中哗然一片。

  “到底是驸马爷,就没有能难得倒他的事。”

  “这要是放在几年前,驸马爷要说这话,我肯定是不屑的,可如今不同,驸马爷能说出这话,定然是胸有成竹。”

  “那还用你说,咱们驸马爷什么时候干过没有把握的事,驸马爷出来,此事定然解决了。”

  殿中文武百官皆是拍着秦牧的彩虹屁,再也没有了嘲讽之声。

  李二微微一滞,略显尴尬,兔崽子又被你给装到了。

  紧接着。

  李二抬腿向龙椅之上走了回去,“好,那你小子便说说,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随即。

  秦牧沉吟道:“既然陛下和李将军都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们何不仿照科举制度,成立一套健全的武举制度。”

  “武举?”听了这话,李二提起了兴趣,继续道:“那你说说,怎样效仿科举,建立武举制度。”

  一旁的李靖听了秦牧的话,同样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秦牧接着道:“我们先说考核内容,方才李将军说的大致没有问题,考核内容应当饱含技勇与军策两方面。技勇便是骑射,马枪等内容,军策便是营阵,兵法,天文,地理等各方面。”

  “战乱时期,各军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战功与技勇,对军策的考核,几乎是微乎其微的。”

  “但在非战时,我们要对调一下,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军策一定要优先于技勇之上。”

  听了这话。

  殿中文武百官皆是一愣。

  就连李二和李靖两人,一时也无法接受。

  众所周知,大唐尚武,习武之人的数量非常多,在他们的认知中,身为武将肯定是将技勇放在第一位的。

  李二眉头微蹙,沉吟道:“秦牧,你这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的说法,朕有些无法理解。”看書溂

  “一个武将没有强大的战力,如何统兵?”

  “应该先之以武艺,次之以谋略,只有如此这般,才符合军中将领的选拔。”

  李二的话,得到了殿中文武百官的认可。

  秦牧却是摇了摇头,“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一个优秀的将领就是一个军队的灵魂。”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陛下戎马疆场十数载,难道不明白一个优秀将领的真正价值吗?”

  “旁的不说,我大唐武艺高强者众多,为何偏偏李将军当了大唐兵马大元帅?”

  “是因为李将军武艺天下第一吗?显然不是。”

  “为将者,重在谋势,应善于从战略全局上考虑问题。大唐将领,空有武艺,不懂军策,那也只配冲锋陷阵。”

  话落。

  朝堂之中再次陷入了沉寂。

  不得不说,秦牧说的确实有道理。

  李靖任职天下兵马大元帅,显然不是因为他武艺高强,而是因为他的军事天赋与军事谋略。

  李二转头看向李靖,沉吟道:“药师,你对秦牧所言,作何感想?”

  顿了顿。

  李靖沉吟道:“陛下,微臣感觉驸马爷此言有理,对于武将来说,武艺固然重要,但军策更重要,我们需要的是运筹帷幄的人,而不是只会提刀逞凶的莽夫。”

  “对于今后的大唐来说,军策显得更为重要,若是大唐从现在开始改革,大唐军事实力定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与提升。”

  “善谋者谋势,不善谋者谋子,谋势重于谋子,谋事为上,谋子为下。”

  “微臣同意驸马爷的意见,效仿科举开办武举,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

  从一开始,李靖便考虑秦牧那句。

  思忖之后,他越发觉得秦牧说的有道理。

  为将者,一定要善于谋略,勇武相对于谋略来说,便显得轻了些。

  毕竟时代已经不同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