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四百五十六章:李二抢功(1/5)

第四百五十六章:李二抢功(1/5)

  将四州涉案官吏,全部处理干净了之后。

  李二又让朝廷下拨了一批赈灾粮食,安排各州府军帮助老百姓,灾后重建。

  还特意挑了几个心腹高官,负责四州后续的一些列任务。

  总之,李二将自己能想到的一切,都给老百姓安排妥当之后。

  才启程回了长安。

  毕竟,这次确实是朝廷亏欠百姓的。

  若不是朝廷用人不明,河东道百姓也不至于受如此之大的罪。

  若是朝堂救援的及时,河东道哪里会出现饿殍遍野的惨景。

  不过,李二对付刘豫等一众贪官的铁腕手段,以及爱民如子的仁义之心。

  弥补了四州百姓,乃至于全天下的人心。

  否则像此次河东道大旱一案,整个朝廷却一无所知的情况。

  必定会给李二的声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李二打心底里对秦牧感谢万分。

  要不是秦牧告诉他们河东道出现了灾情。

  只怕现在刘豫以及四州贪官早已经毁灭证据,继续逍遥法外。

  想到这里,李二想要给予秦牧一些赏赐。

  可是一想到秦牧那副对什么都毫不在乎的态度,也不免在心中吐槽他。

  李二对秦牧,可谓又爱又恨。

  长安城。

  皇宫。

  两仪殿。

  文武百官看着因为河东道一案,折腾的身材消瘦,皮肤黝黑的李二,有些心疼。

  他们能够感觉的到,李二比之前少了几分浮躁,多出了几分身为帝王的沉稳。

  秦牧因为在河东道待了月余,吃不好睡不好。

  便回了府中休养,没有上朝。

  李二看秦牧没来,眉头微蹙,疑虑片刻,便不再管他。

  随后,李二扫向殿中百官,缓缓站起身来,沉声道。

  “此次河东道大旱,你们一定要牢记于心,这是血的教训。”

  “身为大唐官员,想要真正成为百姓的父母官,就必须从百姓的利益出发,不要将金钱看的太重。”

  “虽然你们皆是冠冕堂皇的站在干岸上,但你们就真的这么干净吗?你们有多少人,已久在搜刮着百姓的血汗钱。”

  “朕劝你们收起小心思,纸终究包不住火,既然想当官,那便不要想发财,不要最后掉了脑袋才后悔。”

  “这一次,好在朕发现的及时,才让河东道的灾难,没有扩大,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闻言,文武百官立即拍出一阵彩虹连环屁。

  “陛下圣明,当为千古一帝,实乃我等楷模。”

  “陛下真乃尧舜再世,我等就算活上个千年,也不及陛下之万一。”

  “陛下爱民如子,心系社稷,有陛下这样的明君,我大唐必将千秋万世,繁盛永昌。”

  面对文武百官的一阵吹捧,李二得意的扬了扬嘴角。

  文武百官之中,也只有长孙无忌一言不发。

  就见长孙无忌深深的低着头,心底正在疯狂吐槽李二的无耻。

  当初我怎么就没有发现,陛下是这么的不摇碧莲呢?

  明明是我那宝贝大外甥智慧过人,发现了河东道大旱,现在你一句话,就把我宝贝大外甥的功劳全部抢了,简直是厚颜无耻。

  唉……大唐有这样厚脸皮的君王,我开始为大唐的未来担忧了。

  不过牧儿确实是大唐的一员福将,有牧儿把持着,朝廷许多事都好办多了。

  陛下还总是不自知,若是伤了牧儿。

  哼,你就后悔去吧。

  长孙无忌在心底,好一阵吐槽。

  虽然他对李二如此厚脸皮,极为不满。

  但也绝对不敢在这个时候拆穿李二。

  只是他脸上的神情时而愠怒,时而欣喜,立马就引来了李二的注意。

  “辅机,你这一会儿满脸严肃一会儿满面春风的,是在想什么呢?”

  “朕刚刚说的话,你可有认真在听?经过了这河东道一案,你们可有认真反省?”

  “朕就问你和魏征几句,看你们能不能答得上来。”

  被李二直接点名,长孙无忌的思绪立马就被拉回到了现实。

  一旁的魏征也是浑身一震,两人齐声答道、

  “微臣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二点了点头,接着便开口发出连问:“其一,河东道四州发生大旱已近月余,如此天灾,为何却没有半分消息传到朝堂之上?”

  “其二,晋州公开买卖孩童,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究竟只是因为大旱天灾而产生的特例,还是大唐各地,都有可能存在的事情?”

  “其三,长安城京察,是如何行事的,为什么河东道四州官员,有如此之多的人财迷心窍,堕落成了贪官污吏,却无一人为民请愿、仗义执言?”

  “魏征,朕将御史台交给你,可你御史台又是如何办事的?”

  “地方之上百名官员,竟没有一个贤明之人,那朕要你御史台,又有何用?”

  李二一口气问出了四个问题,并且每提出一个问题,他的语气就变得愈加严肃沉重。

  到最后,几乎已经是在怒斥魏征。

  文武百官立马齐齐拜倒,异口同声的回道:“陛下息怒!”

  “哼!”李二冷哼一声,没有理会众人,只是盯着长孙无忌和魏征两人说道:“朕问你们两个话呢!”

  长孙无忌和魏征相互对望一眼后,还是长孙无忌先开口答道:“回禀陛下。”

  “朝廷没有收到河东道大旱的消息,是因为太守刘豫同太平军勾结,双方狼狈为奸,只手遮天,将整个晋州都封锁了。故而京师才没有及时收到消息。”

  “而关于买卖人口一事,臣以为,这定然不是晋州特例,更不是仅仅因为天灾才会出现。”

  “所以,想要尽量根治这样的现象,今后可以严明刑法,将买卖人口的行为,量刑为死罪。”

  “而关于去岁京察,这四州官吏之中,有很大部分介于罢官和留职之间。”

  “同时因为当时抓捕了不少官员,一些必要岗位都已经缺了人,便没有罢免,恐怕是那时,遗留至今。”

  “至于御史台……就只有魏大人清楚了……”

  长孙无忌一边说着,一边也是扭头看向了魏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