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第四百零一章:春闱开始(1/5)

第四百零一章:春闱开始(1/5)

  贞观三年。

  二月初一。

  长安城。

  春闱正式开始。

  一千五百名参加春闱的学子,自然是不可能在一处考场考试。

  春闱共分成了十五个考场,每个考场有一百人。

  每一场都有十几名巡考官,进行监督。

  一千五百名举人,成批次的分别步入考场之中,随后寻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春闱也称会试,在贡院举行,亦称逗春闱地。

  春闱一共分为三场,每场三天。

  第一场帖经:简单的说,帖经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被历朝历代奉为圭臬。

  不说倒背如流,只要是能够考到举人的学子。

  他们对于儒家经典,定然是滚瓜烂熟。

  因此,第一场帖经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成问题。

  第二场试义:就是由主考官从儒家经典中挑选出一段话,然后由考生去解释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先圣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类似于现在的阅读理解。

  这场考试,考生们的思维稍稍扩散,每个考生的想法因人而异。

  即便是耳熟能详的一段话,但若是去分析段落的意思,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这就得交给之后的考官进行审核了。

  第三场试时务策:是由主考官根据当时朝廷所面临的重大时政问题出题,然后由考生按题陈述政见,发表对时政的主张,类似现在的作文。

  第三场可以说是最难的一场,需要考生尽可能的发散思维。

  去分析大唐当今的政治情况。

  这便需要考生对政务处理,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分析了。

  理论结合实际,才能检验出学子的真才实学。

  从这一场中,有才者和无才者会真正的区分开来。

  是真正决定状元的重要回合。

  大唐春闱题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

  但若想在一千五百人里脱颖而出,还是需要极强的实力。

  根本不存在捡漏一说。

  当然,除了作弊。

  考场上。

  每一名考生都会有一个小格子间,这几日的吃喝拉撒全要在此处解决。

  因此除了学识之外,考生们还要克服生理问题,心理问题等等。

  若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怕是考不好。

  此时。

  一千五百名考生头也不抬的奋笔疾书。

  简陋的格子间,好似将所有的嘈杂以及一切干扰隔离在外。

  每人只有眼前的试卷相伴。

  贡院门外。

  一列列披坚执锐的府兵面将这偌大的考场围的水泄不通。

  府兵们面色庄重,站的笔直,手中横刀,冰冷锋锐,闪烁着寒光。

  怕是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考场之中。

  面色严肃的寻考官来回巡视,目光锐利如鹰,巡视在场的每一个作答的学子。

  倘若有学子与其对视,定会不寒而栗。

  庄严肃穆,是考场的主旋律。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唯一改变他们人生的捷径,每个人都拼尽了全力。

  而对于世家子弟来说,这是维护他们家族地位的工具。

  也是提高他们在家族中地位的通道。

  寒门与世家,两者学子孰强孰弱。

  一试便知。

  主殿内。

  身为春闱主考官的虞世南端坐上位,手里捧着一本【论语】。

  虞世南活了大半辈子,可以说半只脚都已迈进棺材。

  像春闱这种小场面。

  对他来说,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而身为副考官的封德彝,却是在殿中来回踱步,脸上噙着几分焦躁,眼眸轻转,显得有些不安。

  今日,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不安。

  一种不好的预感在心中,蠢蠢欲动。

  他隐约觉得有一股阴云向笼罩而来。

  但他却不知情况,不明来路。

  每个考场各有十五名寻考官盯着。

  虞世南和封德彝身为主副考官,在此把持大局便好。

  不过,来回踱步的封德彝,惹得虞世南心烦,他不由得皱起了白眉,问道:“封大人,今日春闱,你为何如此惊慌,可是有何心事?”

  闻言。

  封德彝先是怔了怔神,随后一本正经的解释道:“虞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为春闱,本官才为考生担忧。

  “科举制废除有一段时日了,不知道这些考生适应不适应,哎,本官就是个爱操心的人。”

  封德彝说的振振有词,大义凛然。

  俨然一副为陛下操心,为考生着急的模样。

  端得是高风亮节的好官。

  虞世南点点头,不疑有他,随即笑了笑,“封大人多虑了,下官曾去过茫崖书院,那里的寒门子弟心态极好,性子沉稳,意志坚定,今岁春闱定会拿出好成绩的,再者说,学子们十年寒窗才换来的机会,定会倍加珍惜,全力以赴。。”

  虞世南对于茫崖书院倒是颇有赞赏。

  他虽算不是寒门弟子,但他对于世家子弟却没什么好感。

  再加上今岁茫崖书院像黑马一般,脱颖而出。

  因此,他对茫崖书院的学子十分有信心。

  听虞世南夸赞茫崖书院那群寒门小子。

  封德彝更加生气,面上的焦躁,越发明显。

  茫崖书院是当今驸马秦牧的嫡系。

  而长孙无忌更是秦牧的舅舅,他们二人可是没少合起伙来欺负他。

  更何况。

  他是世家代表,如何能承认这群寒门弟子,将世家培养出的弟子给比下去。

  哪怕是既定事实,他也绝不承认。

  上品无寒门的观念,那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东西。

  不过如今的他人微言轻,根本改变不了李二的想法。

  封德彝也知道,如今的他在李二面前,根本就不受宠。

  李二巴不得他赶紧告老还乡呢。

  想着。

  封德彝轻哼一声,直接说道:“本官以为,国子监和弘文馆的学子们,表现的也很好。”

  听着封德彝如赌气一般的话,虞世南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他也没必要因此与其发生口舌。

  他们二人是这次春闱的主副考官,若是因此产生冲突。

  怕是要毁了这次春闱,毁了这群学子。

  见虞世南不回应,封德彝冷哼一声,也不再与他交谈。

  随即在殿中继续踱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
  2.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3.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4.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5.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6.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7.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8.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9.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10.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1.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2.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3.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4.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5.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6.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7.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8.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9.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20.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2.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3.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4.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