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七海扬明> 章 三六 投桃

章 三六 投桃

    见沈犹龙不曾做决定,李明勋道:“大人容禀,我等海外华人,与大明百姓同根同源,一向为大明朝廷庇护,纵然万里三十一年那次屠杀,神宗皇帝也发布《谕吕宋檄》,虽未曾出兵,但宣威于吕宋,西夷惊惧,才保得吕宋华人两代太平。而在万历二十二年,时任福建巡抚听闻前往吕宋谋生的商贾华侨遭受迫害,还曾派遣七名官员去吕宋,撤走漳泉百姓三千余,都是有据可考的,大人也可循此旧例。”

    沈犹龙此时心中暗怪自己对海外之事不甚了解,却见李明勋的头头是道,所言之事也作假不得,倒也信了几分,如果有旧例可循,倒也不怕生出事端来。

    “既然如此,本官愿修书一封给那总督,此事刻不容缓,早一,便是让海外华人少受一苦楚,李先生,你便简单介绍一下前年惨案和马尼拉的西夷吧,本官也好有所准备。”沈犹龙当即道。

    李明勋连忙取出笔墨纸砚,亲身伺候,把自己知道的菲律宾的事情全部了一遍,沈犹龙听后,奋笔疾书,信中言辞犀利,字如刀锋,以两广总督的身份表达了对于崇祯十二年惨案的愤怒,并以海禁和出兵相威胁,字里行间俱是杀伐之气。

    “李先生,本官已经写过了信件,郑大人那边也由本官项,但这事儿成与不成,当如何处置?”沈犹龙放下狼毫,认真问道。

    李明勋道:“若是不成,在下也不奢求朝廷出兵,那数千『性』命自然记在西班牙人身上,日后自然让其血债血偿。”

    “若是成了,这些华人该如何安置?”沈犹龙又问。

    李明勋道:“愿意归乡者,希望大人允其归乡,在下愿意提供盘缠和安家费,无需朝廷靡费,若是无家可归,亦或者不便归乡,希望大人饶恕其罪过,在下愿意在台湾安置他们。”

    沈犹龙看着李明勋,眼中略微有些犹疑,虽在这件事上,李明勋表现的情真意切,倒是做不得假,但沈犹龙不相信李明勋只是为拯救华人『性』命,他感觉李明勋必有所图,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思来想去,此事若真有利可图,便是在这数千华人身上,但是这几千人又做成什么事儿呢?

    沈达春却在一旁道:“李先生,数千人不是数目,还是由朝廷恩赏的好。”

    李明勋道:“沈兄不太了解海外华人,其中许多在海外侨居数代,无论言语、生活,都与国内格格不入,而还有许多则是沦落到马尼拉的,他们在故乡衣食无着,甚至有人命官司在,怕是不愿意归乡。”

    沈犹龙摆摆手:“达春,莫要多言,若此计能成,再来议论不迟。”

    郑森站在那里,把房间里的一举一动收入眼底,聪慧如他已经知道被李明勋利用了,却也已经是骑虎难下,见沈犹龙已经下定决心,低声道:“沈大人,可否稍稍改变一下行程,晚辈想从泉州下船。”

    沈犹龙欣慰的看了他一眼,问:“阿森要亲自去劝你父亲吗?”

    郑森道:“大人,马尼拉屠杀之时,家父正与荷兰人于湄洲岛鏖战,实在抽身不得,否则自当为我华夏裔民讨个公道,今日知道真相,定然会追随大人,为数千幸存华人谋一条生路,只是只是此间之事非一两句可以清楚,晚辈心想还是与家父当面交谈,以免出现误解,请大人允许。”

    “阿森虽然不过少年,却也是豪侠之士,心忧国事民生,本官甚为欣慰,岂会不准呢。”沈犹龙笑着道,着,他站起身,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郑森,道:“我听闻你此次去江南乃是游学,却苦于没有名师,本官与几位东林前辈有旧,已经为你修书一封,只是你也知道,士林表率不会轻易收徒,本官也不好私自决断,但在信中推荐你去国子监,这本也是你父亲的意思,既然你要回乡,这信便代本官交由你父亲吧。”

    郑森接过那封信,信中甚是激动,有沈犹龙的推荐,不仅可以进入国子监,或许还可以拜江南名士为师,这是其父心心念念的,一朝达成,如何能不激动呢。

    “大人请放心,晚辈定会全力以赴,规劝父亲。”郑森连忙躬身施礼。

    接下来的几极为平静,白头鹰号和白鹭号组成的舰队沿着东南沿海南下,陆地一直没有离开水手们的视野,虽然风向不顺,但两艘纵帆船已经保持着较高的速度,而随着南下,温度也开始上升,从江南启程的时候不过是春日正好,到了福建一带,已经骄阳如炙了。

    四日后,到了泉州港附近,这里来往船舶甚多,川流不息,郑森找到了李明勋道:“李先生还是莫要进港了,待会随意找一艘悬挂行水旗的商船送我上去便是。”

    李明勋笑问:“为什么?”

    郑森呵呵一笑,不冷不热的:“你这两艘船都未曾悬挂我郑家的行水令旗,到了泉州一带怕是引起误会,冲突起来,对谁都不好。”

    李明勋自然明白郑森的一起,如今船上坐着沈犹龙,若是因为令旗的事儿打起来,让郑家如何自处?本来这令旗就是半黑不白的,又不得不顾及沈犹龙。

    “郑公子这般了,我便如您所愿,公子也勿要担心,接下来路途,我会把船开向外海,避开你们的巡船,不会在沈大人那里给你们郑家上眼『药』的。”李明勋笑道。

    “你倒是知道自己的斤两,还算有自知之明。”施琅走上前,不屑道。

    李明勋却是不理会施琅,而是对郑森道:“劳烦郑公子把这封信交给飞黄将军。”

    郑森接过厚厚的信封,笑道:“李先生这是在向我们郑家求和吗?如果是这样,便不应该在沈大人那里给我挖坑!”

    李明勋道:“郑公子是个光明磊落的人,李某却不是,为了马尼拉数千华饶『性』命,我不在乎用些手段。”

    “你好自为之吧,台湾自从为红『毛』夷所据,便视为禁脔,往来商贾只得前往大员贸易,一山不容二虎,便是你诡计多端,也隐瞒不了多久。”郑森看着李明勋,淡淡道。

    七海扬明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
  2. [历史军事] 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
  3. [历史军事] 诸子百家都是子:我是例子
  4. [历史军事]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5.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6.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7.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8.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9.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10.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12.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13.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4.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5.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6.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7.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8.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9.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20.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21.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22.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23.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4.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