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一箭双雕

    一旁的侯近山,听到荣泰云这个名字后,脸色已经变了。

    作为天机阁的最高指挥者,掌管着天机阁所有的信息来源,他太清楚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了。

    荣泰云便是如今西魏大军耶律古奇的核心幕僚泰云。

    太子该不会是想投敌吧?

    这可使不得!

    一国储君投敌,那绝对是大梁的耻辱,要被钉在中原历史的耻辱柱上唾骂千年的!

    “太子爷,你不会是想?”侯近山欲言又止,神情变得异常凝重。

    皇甫胤安狠狠瞪了他一眼,寒声说道:“本宫想的是如何摆脱眼下的危机!”

    “太子爷担心的莫非是陛下起了另立储君的心思?”陈久仁虽然已经是东宫三师之一的太子少保,但却目光犀利,思想睿智,一眼看穿了皇甫胤安的想法。

    “没错!纵观沈安历来的战绩,可谓是无望而不利,纵使兵力悬殊也能以少胜多反败为胜,既然敢以性命担保虎啸关不失,他定然有八九成的把握,保住虎啸关。”皇甫胤安点了点头。

    他对沈安这个敌人,评价非常高。

    也认定了此战虽然会很艰难,却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是他的表情却依然阴沉无比,毫无喜悦之色。

    他继续说道:“父皇刚刚与殷善在銮驾上密谈,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大梁危在旦夕,本宫又何尝不是危在旦夕?”

    “没错!”陈久仁接下话头:“陛下让殿下留守虎啸关,且不论沈安能否守住虎啸关,但是殿下与沈安的恩怨,殿下便十分危险,陛下其实已经把你当成了弃子。”

    “就算沈安守住了虎啸关,也未对殿下你下黑手,功劳是沈安的,便也是益王的,依然对殿下不利。”

    “陈大人不愧是本宫的顶级智囊!”皇甫胤安拱手一拜:“确实如此,本宫已然进入了不得不先下手为强的死地!”

    “眼下前有逆贼虎视眈眈,后有父皇咄咄逼人,为今之计,本宫只能铤而走险,从西魏大军中撕破一个口子。”

    “据天机阁回报,西魏大军之所以会选择和宿敌北夏合作,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沈安突然发起了对南郡的进攻,迫使西魏朝廷下令耶律古奇回转。”

    “而沈安之所以会发动进攻,乃是耶律古奇在清水关擒获了他的两位娘子,因此我们便要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本宫要一箭双雕,既要瓦解眼下的危机,还要一举诛杀沈安!”

    皇甫胤安边说边走回了书案,用力在桌上拍了一下。

    看他似乎胸有成竹,陈久仁和侯近山双双抱拳:“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死而后已!”

    “好!”皇甫胤安转身一甩袖袍命令道:“陈大人,你立刻潜出城去,想方设法见到你的学生荣泰云。”

    “让他代为引荐,面见耶律古奇,先问他三句话。”

    “一是联军百万可有十足把握从沈安手中拿下虎啸关?”

    “二是可有十足把握从沈安手中快速拿下虎啸关?”

    “三是拿下虎啸关后,又能否保证安全通过云州防线!”

    这三句话,看似大同小异,但却一语挑明了耶律古奇急切想要回援的南郡的心思。

    相信耶律古奇一定会三思而行!

    毕竟沈安的战绩摆在那里,城头上的神火炮也摆在那里!

    纵使联军百万又如何,耶律古奇绝不敢夸下海口,短时间之内便能攻陷虎啸关。

    “条件呢?”陈久仁听完之后,沉吟片刻问道。

    “事关重大,为求保密,且本宫在虎啸关还需要操作一番,以观成效,因此洽谈之事,等你见到荣泰云,你飞鸽传信告知后,本宫便会回信。”

    皇甫胤安倒不是对陈久仁不信任,只是此事实在太大,若是走漏风声,恐怕不仅会功亏一篑,还要人头落地。

    他也是为了保险起见!

    陈久仁聪颖过人,明白其中的利害,抱拳说道:“微臣定不辱使命,今夜便出城。”

    说完,他便退了出去。

    屋内只剩下皇甫胤安和侯近山主仆二人,以及东宫卫率大将军周驰。

    “殿下,我能做些什么?”侯近山问道。

    皇甫胤安没有立刻回答,他一手抱胸,一手托着下巴,在屋内来回走动起来。

    思忖了一会,才转头看向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周驰:“你派人秘密去收集一些巴豆,等我信号,随时准备投放到城中的各处水源中。”

    “另外传令下去,由于大军压境,逆贼随时可能进攻,东宫卫率所属各部人马必须整戈待旦。”

    “让粮草官准备好所有人十日所需的干粮和水,以备军士随时出击,切忌不要透露饮水可能有问题的事情。”

    周驰得令,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转身便去安排了。

    侯近山不解问道:“太子爷,你到底想做什么?”

    “本宫置之死地而后生,毕功一役。我要联合西魏大军,先借其手诛杀吃了巴豆的沈安和云州军,再配合西魏大军反戈一击,一举击溃逆贼联军。”

    皇甫胤安眼神中闪过浓浓的杀气。

    对于绝对心腹侯近山,他没有丝毫的隐瞒。

    短短的几句话,便将所有计策挑明。

    外联西魏,内坑沈安,诛杀逆贼!

    侯近山闻言,脸上不由得露出钦佩的神色。

    太子爷成熟了,他此计不可谓不毒,成则功劳具揽,败则可以把责任全部推给死无葬身之地的沈安和云州军。

    无论成败,都是一箭双雕!

    ……

    沈安自然不知道太子的密谋,他送走梁帝后,便紧锣密鼓地安排起虎啸关的防务,忙得不可开交。

    而梁帝一路北上,天色渐黑时,便看到了二十里外相迎的程穆等人。

    梁帝本就连日没有睡上一个好觉,十分疲惫,再加上一路奔波更是苦不堪言。

    所以,在程穆等人参拜后,也没多说废话,继续摆驾前行。

    可当銮驾到了城门口时,突然停了下来,剧烈地抖了一下,将梁帝从半睡半醒中惊醒过来。

    他刚要发作,便听见随行朝臣议论纷纷的声音。

    抬头看去,他震惊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