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功过赏罚

    这一日,皇都德胜门外,锣鼓震天,百姓们欢欣鼓舞。

    身兼巡阅使职务,益王皇甫胤善归来。

    周遭除了来看热闹的百姓之外,还有几百名大臣分列左右,在等待迎接他这位有功之臣。

    前几日梁帝就派人贴出榜文,将皇甫胤善直接推成这一次,治理淮水洪灾得头号功臣。

    偌大榜文,洋洋洒洒两千字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沈安。

    百姓们不懂,可是在朝当官的就不免要多寻思一下,这里面是不是夹杂着什么讯号。

    分明最忙的是沈安,现在陛下对他只字不提,除了要给益王罗列功勋之外,是不是还可能是皇帝打算对沈安动手了

    群臣们各怀心思,有人替沈安不平,也有人恨其不死,更有一部分人,甚至还提出了沈安不死,臣子不宁的屁话。

    对于这些,不管是梁帝,还是沈安都没做出过任何回应,大有一副任凭百官如何想,我只安生逍遥间的意思。

    皇甫胤善披战甲,跨骏马气势汹汹昂首而来。

    直到了德胜门外,见到在一旁喝茶的梁帝和太子时,这才忙不迭的飞身下马,参拜君父。

    梁帝摆摆手,并不让他拜倒:“善儿这一路辛苦了,你在淮水有功,朕今日免你大礼”

    “来,去和太子亲近一下”

    皇甫胤安想不到他父皇会这么做,明显这是在挑衅

    皇甫胤安心中激荡不已,面上却是不露声色,甚至还冲他弟弟,笑了笑,非常和蔼真诚。

    “皇弟,这一次淮水执行,本该是为兄亲自前往,但父皇爱护,倒是劳烦你了。”

    “看你在淮水之地,建功立业,为兄真是高兴。”

    顿了顿,皇甫胤安故意瞄着梁帝说道:“你是朝廷的功臣,父皇一定不会亏待你”

    梁帝能不动他什么心思,这是在试探朕那好

    暗下决心,梁帝幽幽的道:“善儿,太子说得对,父皇会好好奖赏你的”

    说这话,他将目光转移到沈安身上,其实沈安一直在场,只是他不想参与到这场暗流涌动的对话中。

    他们父子之间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尖麦芒一样,随便触碰,是会叫人滴血的。

    “陛下”

    可是被点了名,沈安又不能装聋作哑,只好上前。

    “沈爱卿,这一次是你与善儿在淮水之地,建功立业的。”

    “你们做得很好,朕心甚慰。”

    梁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又在皇甫胤善胸前,轻轻锤了一下,俨然他们连个已经是同道之人。

    太子在一旁看着,眼神开阖中,闪烁着点点寒光。

    “你们都是朝廷的功臣,朕现在就要封赏”

    梁帝一言九鼎,当着文武官员,四方百姓面前,竟公然让沈安与皇甫胤善,跪地听封。

    “益王皇甫胤善,处置此次淮水洪灾有功。弹压地面,发放赈济,无一不全,朕心甚慰,特此,嘉奖皇甫胤善,进定国王爵位,列位诸王爵第二位。”

    “着令其,保持原职务,为朝廷效力”

    什么

    梁帝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太子更是眼睛都红了,这不是在扯淡吗

    大梁的国本,诸多王爵中,还有凌驾之上的三大王。

    既镇国王、定国王与安国王。

    这三大王爵的地位,远超其他亲王行列,虽是大梁开国时就设立好的爵位,但是真正到今日,委任的也不过寥寥三人而已。

    皇甫胤善是第四个

    能得到此等王爵称号的,无一不是开疆拓土,纵横天下的英武人物,还要是皇家血脉,帝王嫡亲,少了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得行。

    皇甫胤善早年虽然一直都在军中,可是身上的战功全加在一起,也配不上这一位置。

    怎么,现在去淮水赈灾一趟回来,他就鸟枪换炮了

    梁帝可以偏袒皇甫胤善,但这样做,就有些过分了

    沈安也是心中震动,老皇帝看来这一次是下了血本,从此之后,太子与益王之间,怕不是不死不休。

    一声叹息还未结束,沈安瞧见太子竟然开口了。

    “父皇”

    只见他一躬身,抱拳行礼,十分得体,这是多年来少见的时候。

    梁帝瞄着他,嘴角浮出一抹淡淡的阴笑:“太子,你有什么话说”

    “父皇,儿臣以为,皇弟虽然劳苦功高,然定国王爵位已有百年不成恩赐,父皇今日当着这么多人,赐予皇弟定国王爵位,只怕有些不妥。”

    “如何不妥”

    梁帝并不在诧异太子会公然反对他,狗急了还要跳墙,他不可能坐得住,所以早有准备,此刻信步闲庭的等着他。

    太子道:“因为儿臣觉得,皇弟的功劳,尚不足这一爵位,德不配位,必有祸殃。”

    “父皇不想看着,朝武大臣,对皇弟指指点点吧”

    搬出文物大臣的舆论做压力,皇甫胤安此刻基本上等同于要和梁帝翻脸了。

    这不是在皇宫里,周围除了有文物公卿外,还有无数的百姓,至少几万人

    他来反驳皇帝,再用群臣做压,那可是在打皇帝的耳光

    这能忍啊

    沈安心中思量,抬起眼皮一看,两地这一刻,竟然笑容不改。

    难道这是他的一计

    恍然之间,沈安想到了什么。

    而梁帝也同时开口了:“原来是这样”故作沉吟了片刻,他看了看太子,再瞧瞧益王,幽幽的道:“皇儿你,怎么看”

    益王愣了一下,问我

    爹,您是喝酒了吗

    中华之地,自古以来讲究个谦逊中庸,原本皇甫胤善就算想领受这一爵位,也得自己请辞几次,表达他的谦逊,之后在梁帝的“重压”下,才不得不接受。

    现在梁帝忽然问他,他不可能有第二种回答。

    当即,益王躬下身子,小心翼翼得道:“回禀父皇,其实儿臣以为,太子说的没错,德不配位,必有祸殃。以儿臣之功劳,的确配不上定国王爵位。”jujiáy

    “儿臣肯恳请父皇,将次爵位收回”

    “儿臣日后会更加努力,以求有一日,真能配得此位时,也好斗胆自己向父皇请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2.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3.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4.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5.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6.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7.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8.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9.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10.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1.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2.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3.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4.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5.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6.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7.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8.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9.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20.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1.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2.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3.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4.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