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隋末之大夏龙雀> 第八百七十二章 范阳卢氏

第八百七十二章 范阳卢氏

    果然,就在颉利可汗进驻定州的第二,就传来河间郡被苏定方夺取的消息,颉利可汗不敢怠慢,赶紧命人将阿史那思摩招了回来,李煜明显就是为了将阿史那思摩的数万大军吃的干干净净。

    而李世民也接到了河间失守的消息,整个人都变的沉默起来,他想了想,将侯君集招了过来,吩咐了两句之后,才让侯君集退了下去,自己命令大军继续北上,跟着契苾何力的足迹,进入恒山郡,将恒山郡收入囊郑

    从唐县向北,不过百里就是属于涿郡所在,不过在这个广袤的土地上,最有名的并不是涿郡的首府所在涿县,而是涿县的卢氏,又称为范阳卢氏。

    卢氏自从卢植之后,开始发扬光大,到现在已经分为南、北两房,北房多出帝师,为帝师房。眼下卢氏的族长是出自北祖大房范阳郡公卢赤松,他与李渊交好,一大早就投奔了李渊,被封为迁太子率更令、拜柱国,封范阳郡公,执掌范阳卢氏。不过卢赤松远在长安,在范阳卢氏多是由族老来处理卢氏事宜。

    相对于北祖房,南祖房无疑就落寞了许多,这就是帝师的作用,甚至在范阳卢氏,北祖居于涿郡,南祖一房多居于涞水。

    涞水县名来自境内的涞水,只是后来因为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所以后来就有人称此河为拒马河,河水涛涛,一个老者手执钓鱼竿,身着蓑衣,坐在一块石头上,静静的看着湖面。

    “父亲。”身后有两个中年人缓缓走了过来,恭恭敬敬的朝老者行了一礼。

    “心中不静,不要影响我的鱼儿。”老者声音很平静。

    “父亲,孩儿等心中不平静,这河水中的鱼儿怎么知道?”一个中年人忍不住道:“父亲,孩儿前来是有要事禀报。”

    “要事?能有什么要事?塌下来了?”老者不屑的道:“这塌不下来。二郎,你不好生治学,什么时候管起俗事来了?”

    “李煜的兵马已经过了唐县了。”卢晟低声道。声音中充斥着庆幸,还有一丝幸灾乐祸。

    “不错,父亲,大夏皇帝的兵马已经过了唐县,目标应该就是涿郡。”长子卢旭神情有些激动,道:“父亲,这是不是我们的机会来了?”

    卢泉叹息了一声,道:“北房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传来?”南祖、北祖当年因为居住的地方不同,后来的越也不一样,南祖一房专注礼学,号称三礼传家,通经致仕,学综经史,续写春秋。虽然都是儒学传承,可是双方的传承是不一样的,北房叫做三礼传家,通经致仕。学习儒学,然后出世当官,南祖一房就不一样了,学习儒学,续写春秋。两种生活方式的不一样,最后造成的结果也不一样。

    “范阳郡公是大唐的范阳郡公,他们已经归顺了李唐,当初罗艺曾经在大唐和大夏之间迟疑,就是范阳郡公的一封信,才让罗艺归顺了大唐,父亲,您认为范阳郡公还有机会成为大夏的臣子吗?”卢晟心中十分得意,凭什么这个范阳郡公一直被北祖房拿到手中呢?难道就是因为他们是北祖大房吗?

    “范阳郡公?在大夏可是没有这样的权力的,大夏的爵位十分值钱,还有封地之。就算我们投奔大夏,这个范阳郡公恐怕也不会到我们头上,旧的世家很快就会被新的世家所取代。”卢泉还是有些迟疑。固然现在好处都被北房占据了,可到底是范阳卢氏,冲着这四个字,南祖房的出去了,也会为世人所尊敬。

    “最起码总比没有希望的好。”卢晟咬牙切齿的道:“父亲,这些年,我南祖房都是躬耕于田亩之中,一边读书,一边隐于涞水河边,可是他们一房呢?被尊称为帝师一房,所有的荣耀都成全了他们,论学问,我们南祖一房才是代表着范阳卢氏的荣光。”

    卢泉默然不语,他知道这种观点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这么想的,就是族中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但先祖的遗训的很明白,南北两支,一支光耀于世人,另一支却隐于山林之中,为卢氏传承考虑。可是凭什么是他们这一支呢?

    “父亲,大夏对世家大族还是以打压为主,那些新晋的权贵,想要成为世家大族,恐怕还需要数十年甚至百余年的时间。新的世家崛起必定会触犯旧世家的利益,大夏皇帝肯定会扶持新的世家,北房不可能抛弃现在的富贵,为大夏所用,为了范阳卢氏计,孩儿认为,应该主动一些。”卢旭劝道。

    卢泉叹了口气,索性将面前的鱼竿丢在一边,他知道,这不是自己两个儿子的意见,而是南祖房集体的意见,若是没有李煜也就算了,但有了李煜,让范阳卢氏多了一个选择,为了卢氏的未来,卢泉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了。

    “备车,去唐县。老夫亲自去见大夏皇帝。”卢泉站起身来,从自己儿子手中接过拐杖,道:“大夏的江都书院还缺少一个山长,不知道大夏皇帝可愿意让老夫去教书育人。”

    到底是老狐狸,一下子就看出了大夏需要的是什么,那就是教育育饶大儒,这下之大,哪里有范阳卢氏来的合适呢?有了这层关系,日后卢氏子孙当官也会好了许多。

    两个儿子相互望了一眼,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自己老子的出山,就标志南祖房和北祖房的位置颠倒,至于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那就看意了。

    “派人写一封信到涿县去。有些事情总得交代一下,他们若是同意,那自然是好事,若是不同意,那也没有办法。北房这些年还是有些人才的,卢承庆就不简单,此人有宰相之才。可惜了。”卢泉忽然想到了什么,微微感到一丝惋惜。

    “孩儿这就去办。”卢旭赶紧道。

    “利用我们家的关系,请陛下快速杀到涿县,不要给罗艺反应的机会,罗艺正在前方抵挡古神通将军,哼哼,恐怕谁也不会想到,陛下的目标会是幽州。”卢泉老眼中光芒闪烁。这也是他看上李煜的原因,行军打仗,于九之上,世俗之人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行动是什么,等到知道的时候,大夏皇帝已经得手了。

    隋末之大夏龙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乱世贼王
  2. [历史军事] 穿越明朝之我救了马皇后
  3.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4.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5.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6.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7.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8.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9.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10.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11.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2.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3.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4.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5.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6.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7.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8.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9.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20.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21.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2.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3.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4.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