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736章 外科鼻祖!

第736章 外科鼻祖!

    华佗早就有了准备的。

    换做以往,他绝对不会效力于朝廷,不会对某个王侯屈膝。他的选择,一定是去地方上游历,增长见闻,增强自身对各种药材的药效理解。

    可是,他听说了张仲景的事,也南下舒县,和张仲景一起编纂医书,也和诸多汇聚的医师一起交流,共同翻阅古籍医术,自身医术得到很大提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华佗和许多人聊天,交流医术,彻底也明白了一件事,游历的确会增长见闻。可是在医院中集思广益,相互切磋,相互交流,不断为病人治病,自然就开拓了见识。

    不一定,非得要游历地方。

    古书上的药材记载,通过医院的资源购买,就能买回来研究,试用疗效。

    当然,不是否定游历。

    只是相比于游历地方,想得到更多的资源,更快速的提升技术,留在医院借助官方的力量最合适。

    恰是如此,华佗没有任何犹豫,再一次起身行礼道:“华佗,愿为大王效力。”

    陆玄道:“华神医,坐吧。”

    华佗又坐下来,陆玄进一步道:“华神医留在吴国,你有什么打算,或者说有什么想法呢?”

    “张神医留在舒县,组建的医院,为吴国培养更多的军医,再召集更多的人研究医术,编纂医书,更是救治无数的百姓,使得百姓受益。”

    “华神医擅长的方向,本王如果记得没错,有动刀方面的手术,对吧?”

    陆玄没有兜圈子,开门见山道:“只要你的想法合理,尽管提出来。本王能支持的,全力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华佗激动道:“回禀大王,老朽擅长针灸,以及外科伤病,或者要割掉身上的烂肉,或者处理身体内脏的问题。就算是脑中出问题,可以开颅取出痼疾。”

    张仲景一听,却连忙朝华佗投去眼神,示意华佗适可而止。

    这事儿要说,不是现在。

    可是,华佗却仿佛没听到。

    张仲景担心陆玄反对,立刻看向陆玄,解释道:“大王,华神医的一番话是极少数。涉及身体发肤的处置,必然要征得同意才进行。”

    华佗看向张仲景,摇了摇头。

    他知道张仲景的好意,张仲景的意思是先稳住陆玄,等陆玄批了医院,华佗就可以慢慢的研究。

    可是,华佗不乐意。

    华佗直接道:“大王,这些年我处理了诸多的尸体。时至今日,老朽经验非常的丰富。因为老朽深深明白,所以希望建立一座医院,专门从事动刀这样的病患。”

    张仲景心中叹息。

    华佗太直接了,根本不做考虑,不知道斡旋。

    张仲景进一步解释道:“大王,华神医对身体动刀的治疗方式,相当有用。因为涉及身体的病症,有时候内脏出了问题,只能割掉,请大王明鉴。”

    陆玄摆了摆手,微笑道:“放心,本王能接受华佗的外科手术。针灸、敷药和喝药这些是外敷内服,外科手术也很重要的,本王高度认同。”

    华佗激动道:“大王圣明!”

    陆玄继续说道:“对病人进行破开身体的手术,或者开颅手术,以及加强对身体构造的了解,本王都支持。医家的人,就要有敢为天下先,敢为人先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根治病情,解决病人的病症。”

    华佗一瞬间就红了眼。

    陆玄的话,唯有他这样亲力亲为的人,才知道要动刀子的难度,才知道其中的艰辛。

    为了能了解尸体的构造,他曾经去刨坟。第一次去的时候,不仅心中的私德为难,更有对死人的恐惧,他还记得第一次,手都是颤抖着进行的。

    在这过程中,他曾经被人发现过,好在慌忙逃走了。

    因为疫病和战乱,乱葬岗开始到处是尸体,他有了研究的机会。可是呆在乱葬岗,他曾经染过病,也被乱葬岗的阴森吓过。

    这些是自己个人的问题。

    最艰难的是不被认可,被许多人针对,认为他对身体动刀是数典忘祖,是对父母祖宗的不孝。

    许多人抨击他,认为他有悖人伦。

    这样的情况下,陆玄这样高高在上的君王,一开口就肯定了他所做的事情,如何不让华佗感动呢?

    当你做的一件事,遭到万千人的反对,不被所有人理解和接受。忽然站出来一个,表态支持,尤其是高层的人鼎力支持,效果完全不一样。

    华佗就是如此。

    华佗深吸口气,稳住了浮躁的情绪,高声说道:“大王圣明!”

    陆玄笑道:“你这次和张神医来,就是为了组建外科,为了能光明正大做这件事,对吗?”

    “是!”

    华佗不假思索回答。

    张仲景看到这一幕,想再说下外科的好处,只是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因为陆玄懂得其中的艰辛,更懂得其中的好处。

    陆玄略作思考,吩咐道:“华神医要形成单独的一个体系,就留在南京县组建医院。本王从内库拨款,支持你建立一座医院,负责救治这样的病人,也进行专门的研究。”

    “当然,医院不能太单一,涉及另外的一些病症,如你精通的儿科和妇科等,也需要组建起来。医院建立后,要有专精的门类,也要全方位的发展。”

    这些年糜竺负责经营的少府,就是陆玄的私人内库,有足够的钱财。

    拨款支持华佗,轻而易举。

    华佗更是感动,他一向不搭理权贵的,此刻却推金山倒玉柱一样,跪在地上,叩头道:“老朽叩谢大王圣恩,大王的仁德,必然造福无数的百姓,拯救无数百姓于疾病困苦。”

    陆玄走到华佗的身前,亲自托起华佗,谆谆说道:“本王对外科手术,一窍不通。对你的麻沸散,也是一窍不通。”

    “救人的人,是你!”

    “造福百姓的人,也是你。”

    “本王只是做了点微不足道的支持,所以你不必道谢。”

    陆玄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说道:“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是本王感谢你,谢谢你尽公不顾私,一心想着造福天下病人。你才是真正的大国医,医德无双。你和张神医,都是我吴国的瑰宝。”jújíá?y.??m

    “大王过奖。”

    华佗连忙摇头,说道:“华佗愧不敢当。”

    张仲景也道:“臣愧不敢当。”

    陆玄让华佗坐下来后,才又回到坐席坐下,又嘱咐了华佗解剖尸体时,要注意隐蔽,不能光明正大的进行,要考虑百姓的接受程度。

    然后,陆玄安排了人把糜竺喊来,让糜竺全权协助张仲景和华佗,全力帮助兴建医院。

    糜竺自然直接应下。

    对医师,他是打心底佩服的。

    有这些医师,遇到疾病的时候,才有可以信任的人。

    陆玄把事情安排好,糜竺、华佗和张仲景离开,陆玄又继续处理政务。

    傍晚时分,陆玄处理完手中的政务,准备去后宫找大乔的时候,一名内侍急匆匆的进来,禀报道:“大王,秦王世子曹昂,正在宫外求见。他一副急切慌张的模样,似乎遇到大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