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660章 震惊的张昭

第660章 震惊的张昭

    陆玄看着张昭怀疑的神色,轻轻一笑。

    他已经往低了说。

    这时代没有尿素和磷肥等催长的,再考虑土地的不同情况,陆玄往低了说亩产三千斤。

    后世的红薯种植,因为粮种一代代的优化,再加上化肥催长,红薯亩产六七千斤都很正常,因为这玩意儿太能长。一株红薯藤下面,出产一二十斤的红薯再正常不过。jújíá?y.??m

    张昭见陆玄轻笑,似乎是哂笑一样,他却依旧面色严肃。

    他不相信!

    张昭郑重道:“臣遍读古书,知道有诸多的粮食。然而,从来没有一种粮食,能达到三千斤的产量,臣实在无法理解。不只是臣,大王随便找一个人询问,都不可能相信。”

    陆玄从容道:“子布,你信,或者是不信,红薯就在这里,产量也在这里。现在是二月开春,再等两个多月,红薯就可以育苗。五六月,红薯秧苗栽种下去,年底就能收获。粮食的产量,是不会作假的。”

    步骘心悦诚服道:“大王圣明。”

    陆玄提及的栽种方法,比商人提及的都更详细,这足以证明陆玄是真的懂。

    张昭看到陆玄煞有介事的模样,心中迟疑了起来。他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告诉他红薯的产量不可能。可是,陆玄从开始崛起,就没有失手过。

    以至于,张昭也有些怀疑。

    诸葛亮接过话道:“臣相信大王的话,所以,这个麻袋中红薯的栽种,就交给臣。有大王的指点,臣全部栽种下去,年底核算亩产量。只是一麻袋的红薯,要栽种一亩地恐怕很难。”

    陆玄摇了摇头,说道:“这一麻袋的红薯,育苗后别说一亩地,再来十亩地都足够。”

    诸葛亮挠了挠头,仔细看了红薯。

    他觉得这事儿古怪。

    能行吗?

    陆玄拍拍红薯,解释道:“红薯的栽种,本王刚才说了要育苗。简单来说,是把红薯切块,栽种到土里面。等生长出秧苗,就直接掐断秧苗栽下去。”

    “一株秧苗,就能栽种一次。”

    “第一批红薯秧苗掐了后,后续还会继续发芽,还可以继续栽种。连续两三次后,”便最后长出来的秧苗没有第一批好,总归是可以用的。”

    “所以这些红薯育苗后,栽种十来亩都轻而易举。”

    “只要今年风调雨顺,年底收上来,一株秧苗下面收获二三十斤红薯都可能。”

    陆玄笑道:“为什么说它最划算,原因就在这里。栽种便宜,产量却巨大。”

    诸葛亮听到后一颗心都扑通扑通的跳动起来,很是激动,郑重道:“请大王放心,臣会好好栽种,保证把这一麻袋的红薯利用好。”

    张昭更是好奇。

    只是,他也没有质疑。

    陆玄言之凿凿的阐述红薯情况,显然不至于造假,不至于哄骗他。

    陆玄不再说红薯,又拿出一颗土豆,继续道:“土豆的种植,和红薯相差不多,只是红薯不育苗,切块埋在土里面就行。”

    “土豆的产量小一些,按照目前的情况,亩产可能有千斤左右。”

    “土豆的营养很好,关键是耐饿,烧来吃,油炸吃,混在米饭里煮来吃,或者做菜吃,都完全通用。土豆的适用范围,比红薯都更广,是很重要的粮食。”

    嘶!!

    张昭和诸葛亮又倒吸了凉气。

    很是震惊。

    又是一项神物!

    步骘眨了眨眼,心中已经震惊麻了。

    大王太懂了。

    他从蛮夷商人的手中,购买的时候说这是神物,也大致介绍了一下。可是,具体的吃法,具体的情况,他不怎么了解,大王却一清二楚。

    不愧是大王,生而知之。

    陆玄看着几人震惊的神色,继续道:“不论是土豆,亦或是红薯,都可以作为饥荒之年,大规模解决灾荒的粮食。种植了这些,能很大程度上填饱肚子。”

    “大王圣明!”

    张昭不怎么懂,也是郑重说话。

    诸葛亮看向一旁的玉米,他主动问道:“大王,子山兄提及的玉米,产量怎么样呢?”

    陆玄看了眼黄澄澄的玉米粒,说道:“玉米的产量,比红薯和土豆低一些,对土质要求更高。红薯在沙土都可以栽种,玉米在沙土就差很多,最好是大泥土。玉米的产量,在亩产八百斤左右吧。”

    陆玄依旧把产量降低了。

    毕竟,不是良种作物,不是靠化肥这些催出来,有八百斤都不错。

    陆玄看到诸葛亮、张昭略微麻木的神色,笑道:“你们别小看玉米,玉米刚成熟的时候,可以煮来吃,味道极好。玉米干熟后脱粒晒干,也可以磨成粉吃,可以做玉米粑粑。”

    “另外,玉米收获的时节在七八月,能长到一人多高,可以和红薯混合栽种。”

    “玉米长在玉米杆上,红薯是在地里。所以玉米收获的时候,红薯秧苗也成了气候。玉米的栽种方式,和小麦、水稻相差不多。”

    陆玄沉声道:“这样的粮食,是相当好的。”

    诸葛亮心中对陆玄,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农作物,大王如数家珍一样,连栽种都一清二楚。

    令人赞叹。

    诸葛亮看着第五个袋子,里面的稻种他认识。只是另外一个袋子里红色的辣椒他不认识,他开口道:“大王,这红色的是什么呢?”

    陆玄回答道:“这是辣椒,和茱萸有类似的效果,可是,比茱萸更辣更香。有了辣椒,食物就更有味道。虽然辣椒不是作物,不能解决饥荒。可是要追求食物的美味,这是很必要的。”

    诸葛亮点了点头,没有太大的兴趣。

    他希望增产。

    他希望通过粮食,让更多的人不受饥饿的影响。

    陆玄看了一眼稻种,继续道:“步骘带回来的占城稻,是南方的优良稻种,在会稽郡最南方,或者是交州区域栽种,因为气候的原因,能一年两熟,乃至于一年三熟。”

    张昭和诸葛亮被震惊麻了。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这是想都不敢想的。

    陆玄说了粮食的大体情况,沉声道:“孔明,所有的粮种,包括干辣椒,你仔细收好,接下来,我会告诉你怎么栽种。今年第一批的粮种收获了,明年可以慢慢推广。”

    “喏!”

    诸葛亮很兴奋的应下。

    陆玄的目光,落在步骘的身上,询问道:“子山,现在说说看,这些粮种是怎么来的?”

    诸葛亮和张昭又齐齐看向步骘。

    如此厉害的种子,也勾起张昭和诸葛亮的好奇,两人目光甚至无比的灼热。

    一时间,让步骘有些难以适应。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