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605章 公孙瓒要炸刺?

第605章 公孙瓒要炸刺?

    许攸看到袁绍昏迷,非常担心,连忙去搀扶起袁绍,把袁绍交给袁尚,吩咐道:“三公子,快带着大王撤退。如今什么都别管了,只管撤退。”

    这一次的战事,袁尚一直跟在袁绍的身边。

    袁绍想册立袁尚为晋国世子,可是袁谭活着,即便袁谭是过继出去的,但袁谭是嫡长子,而且有人支持袁谭,袁绍很不好办。

    袁谭死在青州,袁尚前面没了绊脚石,可袁绍还没有来得及安排。

    袁尚暂时不是法定的继承人。

    即便如此,袁绍也把袁尚当继承人对待,不论是议事,亦或带兵打仗,都带着袁尚。可惜袁尚能力一般,好勇斗狠,在谋略上很弱,而且没有眼光。

    以至于袁尚在所有人的心中,不是个合适的继承人。

    袁尚也是万分焦急。

    父亲是晋国的天,是晋国的主心骨,更是他未来的保障。袁尚一个人扛不住袁绍,搀扶着后,让士兵把袁绍放在马背上,带着人迅速撤离。

    袁绍的大军仓皇撤退。

    这一撤退,袁军更是兵败如山倒,不断的溃散。

    好在张郃指挥大戟士殿后,高览调动骑兵策应,在张郃和高览的联合安排下,袁尚从后营突围。

    虽然后营内,到处是燃烧的火光,可燃烧的区域只有粮仓和器械物资,大火没有大范围的蔓延,所以大军撤离非常的顺利。

    袁尚带着主力退走,可是麾下大范围的袁军却被缠上。

    张辽、关羽带着的士兵,都在掩杀这些生力军,也趁机招降。大范围的猛攻和掩杀,即便袁绍的士兵是精锐,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撤退和逃散。

    军队一败再败,士气全无。

    投降的人,多不胜数。

    逃散的人,更是漫山遍野。

    战场上幽州军一方所向披靡,不断的横扫掩杀,一步步吞噬掉越来越多的袁军。大军连续的掩杀下,袁尚、沮授和许攸一行人靠近了易县。

    袁绍已经醒了过来,他身体疲惫,好在已经能骑马赶路。

    袁绍看着前方不远处的易县,心有余悸,看向沮授和田丰等人,高声道:“我们即将返回易县,是否撤回县城?本王担心县城有田畴的埋伏。”

    沮授看了眼后方,还有幽州兵的骑兵掩杀,不能停下。

    沮授略作思考,高声道:“大王,我们没有时间逗留,也没有机会再整军备战了。张辽的骑兵追击凶猛,无法立足县城。不管易县城内有没有伏兵,都只能撤退。”

    田丰补充道:“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先避开追兵,否则退入县城,一旦被包围,就是瓮中之鳖。”

    许攸也担心被埋伏,劝道:“请大王立刻撤军。”

    郭图暂时不开口了。

    万一他说退入易县,再次遭到埋伏,到时候怎么办呢?

    “撤,南下撤退。”

    袁绍有气无力的下令。

    命令下达,大军没有去县城,绕开了易县的方向,朝南方的鄚县继续撤退。八壹中文網

    鄚县附近多沼泽湖泊,水系发达,骑兵不容易掩杀。袁绍带人继续南下,渐渐甩掉后方的追兵,至少回头看去,看不到了追击的军队。

    袁绍也不敢停下,继续南下。

    另一边,张辽带着的军队抵达了易县,因为袁绍跑远,张辽下令不再追击,带兵进驻易县。

    县城内没有任何守军,大军进城后,轻而易举接管了城池。作为支撑着袁绍前面大营区域的城池,易县有大量的物资囤积,张辽入城清点后,很是惊喜。

    城内的粮草,足够支撑他的大军支撑三个月没有问题。

    袁绍果然是好人。

    知道幽州苦寒之地,粮草不足,专门运输大量的物资来补给。

    张辽清点完物资,又传令清点损失,临近傍晚,一切才清点完。

    这时候,田畴到了易县。

    张辽在中军大帐内见到田畴,迅速说道:“田长史,这一次和袁绍交战,云长将军连斩颜良和文丑,我们更是连续掩杀,大获全胜。”

    “我们的伤亡不大,也就八百余士兵,毕竟是顺风掩杀。”

    “我们一方斩杀的袁军士兵人数,算上公孙瓒麾下精锐斩杀的人数,一共是斩杀了九千六百余,还俘虏两万三千余士兵,可惜袁绍带着人逃走了。”

    张辽神色振奋,说道:“虽然这一战拖延了很长的时间,总体上是值得的。”

    田畴眼神也是欢喜。

    这一战取胜,幽州和冀州格局大变。

    田畴继续道:“这一次能击败袁绍,多亏关靖的坚守和果断。我和关靖见了面,了解了情况。云长将军带着骑兵杀来的时候,关靖让公孙瓒下令进攻。”

    “可是,公孙瓒拒绝,不愿意配合我们的大军掩杀。”

    “关靖不得已,只能架空公孙瓒,下令出击,才有了公孙瓒的大军出战。如果不是关靖抓住时机发起总攻,这一战不会这么轻松。”

    田畴神色肃然,说道:“关靖临机决断,很是不错。公孙瓒的做法,让人失望。”

    张辽哼了声,有些不忿的说道:“公孙瓒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确是难成大器。”

    “报!”

    就在此时,一名士兵进入,恭敬行礼道:“张将军,公孙瓒到了营帐外面,吵闹着要见您。”

    张辽笑了起来,说道:“真是说不得,一说就来了,把人带进来。”

    士兵转身去通知。

    田畴严肃道:“我估计,公孙瓒是来发难的,可能要兴师问罪。”

    张辽不假思索的说道:“对公孙瓒的处置,我听从长史的安排。”

    田畴见张辽配合,赞叹张辽的分寸。张辽是武将,负责战场上的安排,至于幽州的政务、人事,乃至于治理幽州大方向的策略,都是田畴在负责。

    虽然田畴是长史,可是,却代幽州刺史行事,随时可能转正担任刺史的。

    田畴微笑道:“辛苦文远将军替我压阵了。”

    张辽道:“分内之事。”

    不一会儿的功夫,公孙瓒穿着甲胄,大踏步进入营帐中。他看着田畴和张辽,尤其是田畴,两人早些年就见过,关系并不和睦。

    公孙瓒面色冰冷,嘲讽道:“田长史真是聪明,勾连关靖等人,悄悄把我的人挖走。等袁绍杀来,你又带着人隐藏起来,避而不战。”

    “袁绍猛攻易京城,你借刀杀人,借助袁绍削弱我的军队,消耗我的势力,最后眼看着袁绍的大军,要攻破城池了,才带着人杀出来。”

    “好个机关算尽的田长史。”

    公孙瓒大袖一拂,强硬说道:“这一事情,我会上奏陆玄,请陆玄给我一个说法。否则人家还以为,我公孙瓒好欺负了。”

    田畴眼神锐利,淡淡道:“你公孙瓒,的确好欺负。”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