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93章 蒯良要攻入冀州

第593章 蒯良要攻入冀州

    青州,平原郡。

    这是青州最西面的区域。

    目前蒯良带着黄忠,杀到了平原郡,立足平原郡的治所平原县,随时能攻打冀州。只是蒯良的大军抵达后,止步于此,没有进一步北上。

    蒯良现在做的,是全力梳理地方,进一步掌控青州。

    这些年袁谭在青州,光顾着募兵,光顾着剥削百姓增强自身的实力,导致青州凋敝,百姓非常的艰难。蒯良带着大军从徐州进入,一路走来,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到处是长满了杂草的土地。

    虽然也有些稍微富庶点的地方,比如北海国、齐国,这些位于青州中心的郡国还行,可整体上,青州的人口连徐州一个下邳国都比不了。

    一方面,是早年曹操迁徙了太多太多的人离开,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青州。另一方面,袁谭也不管青州的治理,没有去恢复民生,只管剥削百姓强大自身。

    蒯良立足青州也比较容易。

    一方面,吴国的实力强,地方安稳,百姓都知道吴国,愿意归顺吴国;另一方面,郑玄、管宁、邴原和王烈这些人,都是青州的名士大儒。

    这些名人在为国效力。

    有这些人的表率,蒯良和青州的联络就有了纽带,能拉拢地方上的一些大族。

    恰是如此,蒯良在青州的施政很轻松很顺利,笼络了地方上的大族后,不断的调整,同时安排地方大族调拨粮食赈灾,蒯良也在抽调徐州的粮食北上赈灾。

    对蒯良来说,青州太凋敝,治理青州是一个长久的事情,所以他暂时止步于平原县。

    营帐中,蒯良正在翻看资料。

    他翻看的主要是平原郡的人口黄册,只是现在,人口黄册很多年不曾更新,没有太大的意义。即便如此,蒯良依旧在翻看。

    除此外,土地的情况也需要他了解。

    这都是以后施政的基础。

    在蒯良翻看资料时,士兵进入,禀报道:“刺史,吕岱求见。”

    “请!”

    蒯良吩咐一声。

    在徐州的时候,吕岱作为东海太守跟着蒯良一起,灭了袁谭,收了臧霸,蒯良让吕岱跟着一起北上,到青州来协助蒯良处理政务。

    士兵去通知,不一会儿吕岱进入了营帐中。

    吕岱穿着厚实,神色有些疲惫。可是进入营帐中的瞬间,就已经打起精神,精神抖擞的向蒯良行礼。

    蒯良微笑道:“有什么事情吗?”

    吕岱说道:“回禀使君,在下有三件事要禀报。”

    蒯良轻轻一笑,问道:“能让定公捋出三件事,恐怕不简单,坐下来说。”

    吕岱撩起衣袍坐下,缓缓道:“回禀使君,第一件事,是现在十月中旬,天气愈发的寒冷。今年的冬天,比以往都寒冷,我们安排在泰山郡方向,盯着泰山郡的哨探传回消息,许多山上已经下雪。”

    “青州普遍还没下雪,可是,已经是寒气加重。”

    “另外,我们的军中也有许多的士兵感染风寒。地方上的百姓也是一样,很多百姓患病。”

    “这情况颇为严峻。”

    吕岱说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了一抹敬仰,感慨道:“这件事不得不说,吴王英明神武,早早就已经传书给张尚书,通知张尚书今年天寒地冻,要早做准备。”

    “张尚书安排人通知各地做准备,已经提前预见到了。”

    “现在凛冬来了,必须要早做准备。否则,一旦大规模寒冻出现,百姓的日子恐怕会艰难。”

    “如果单是我们徐州自身,没有什么问题。现在,青州拿下了,地方上的百姓就不能不管,就要大范围的赈济百姓,稳定粮价。”

    吕岱郑重说道:“根据目前的天气,可以预见到,未来是需要赈灾的。”

    蒯良从容说道:“出现了寒冬也无妨,没什么好担心的,按照流程处理就是。总之,你传书给坐镇下邳的是仪,让他把粮仓的粮食,抽调一部分送到青州来。”

    “虽然凛冬是一个大问题,会增加官府的麻烦。可是多难兴邦,危难面前,能提升我吴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凝聚青州的民心,让青州的百姓知道,吴国是重视他们的,是把他们放在心上的。”

    蒯良说道:“虽然有困难,这也是机遇,务必要解决好,必须把握住机会。”

    吕岱听到后恭敬道:“在下愁着赈灾的事情,没想到,您却高屋建瓴,看到了不一样的结果,使君英明。”八壹中文網

    蒯良摇头道:“定公啊,你也学着旁人一样谄媚。”

    吕岱肃然道:“在下不是谄媚,事实就是如此。跟在使君的身边,在下增加了见闻,拓宽了思路,做事情也更稳健,这些都是见贤思齐。”

    蒯良轻轻一笑,岔开了话题,说道:“青州方面的治理,一方面医师要多安排,另一方面赈灾要紧跟上。这两件事情,你重点关注。”

    吕岱郑重点了点头。

    蒯良问道:“第二件事呢?”

    吕岱回答道:“第二,兖州方面,大都督周瑜派人送来了书信,请使君在平原郡边界,进一步佯攻冀州,争取牵制冀州的兵马。”

    “周大都督的打算,是借助我们的助力,击败东郡的夏侯惇。于禁从泰山郡撤离,周大都督已经夺取了兖州的大部区域,只要拿下东郡,就掌握了兖州。”

    蒯良问道:“于禁是主动撤退的吗?”

    吕岱点头说道:“书信中,周大都督说于禁主动撤离泰山郡,实际上,也能理解。太史慈和高顺拿下山阳郡、济阴郡,又收降济北国等地,于禁惧怕,率先撤退也正常。”

    “废物!”

    蒯良嗤笑一声。

    他眼神锐利,说道:“于禁这个人,带兵还是很有一套的,打仗也颇为不错。可惜,缺少了胆魄,缺少了虎气。这一次,如果他带着军队钉在泰山郡,兖州和青州的局势就不一样,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

    “毕竟,泰山郡位于腹心之地,可以攻入青州,可以驰援东郡的夏侯惇。”

    “于禁主动撤退,就不一样了。”

    “兖州和青州连成一片,自此疆域合一,一切就不同了。”

    “当然,这对我们也好。

    蒯良眼中的神色,忽然就有些不同,多了一抹火热,掷地有声说道:“于禁离开后,意味着我们没了掣肘,也可以北上。周瑜让本官佯攻袁绍,可现在的袁绍,大军和幽州的公孙瓒交战。我们为什么,不拿下冀州一个区域,夺取一个杀入冀州的门户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