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64章 蒯良的绝杀

第564章 蒯良的绝杀

    陆玄回到营地,等了些时间,也不见曹操方面有任何的举动,并没有急吼吼的撤离南郑。

    在陆玄看来,曹操是准备死战。

    陆玄也不急,他有十足的耐心,而且陆玄守在南郑,不仅是困住了曹操,更借助张鲁的影响力,不断收拢南郑县周边地区的民心。

    张鲁在汉中,有足够的影响力。

    因为汉中的百姓都信教,是五斗米道的信徒,张鲁这个五斗米道的天师站在陆玄的一方,张鲁不断的号召百姓归顺,使得汉中各地归顺陆玄,一切朝着陆玄好的方向发展。

    时间越长,对陆玄越有利。

    在陆玄等待的时候,徐州北境琅琊国的即丘县,这是琅琊国最南方的一个县,和徐州东海郡接壤。

    曾经,东海郡曾被曹操屠戮,蒯良主持徐州,拿回了东海郡,一方面在东海郡驻军,稳定地方。另一方面治理东海郡,使得东海郡恢复了繁华。

    这一次蒯良攻打北方的袁谭,和黄忠一起,亲自带兵杀入即丘县的南面边境,然后驻扎下来,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军营内,中军大帐。

    蒯良正在翻看资料,他虽然人到了即丘县南面边境,可是徐州的政务仍然送到他的手中,蒯良亲自批阅。

    在蒯良翻看秋收的资料时,营帐门帘撩起,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吕岱走进来。

    吕岱的年纪,比蒯良小几岁,面对着蒯良,神色恭敬。

    他见到蒯良,躬身道:“使君。”

    蒯良笑着招了招手,吩咐道:“定公来了,快坐下。”

    定公,是吕岱的表字。

    吕岱是广陵郡海陵县人,当地的大族出身。虽然吕家比不了扬州周家和陆家这样的大家族,却足以保证吕岱出仕,在海陵县担任了佐吏。

    历史上,徐州混乱,吕岱南渡扬州,得到孙权的赏识,一步步成为吴国重臣。

    这人是大器晚成的典范。

    吕岱四十岁,才算进入了孙权的眼界,被孙权任命为吴郡的郡丞。因为有功,转任庐陵太守。

    这一年,吕岱已经五十四岁。

    吕岱五十九岁时,步骘调离交州刺史,孙权任命为吕岱为交州刺史。吕岱在交州十一年,解决了交州最大的势力士家的威胁,瓦解交州本土的力量,使得交州纳入孙权手中。

    吕岱不仅是能打仗,也能治理地方,对外也很有一把手。

    吕岱治理交州期间,使得南方的扶南、林邑等东南亚各国,纷纷朝贡东吴。

    吕岱完成了交州的治理,已经七十岁出头,被孙权调回长沙,扫荡五溪蛮,安抚地方,立下功勋。等到吕岱七十八岁,又被孙权安排到荆州任职,成为孙权在荆州的定海神针。

    吕岱八十四岁,被孙权任命为上大将军。吕岱九十三岁时,孙亮登基,又被任命为大司马,九十六岁寿终正寝。

    这人前期并不显赫。

    到了后期,吕岱在吴国内部,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比于周瑜、陆逊和顾雍这些人,吕岱影响力差了很多,可是吕岱做事勤勉,且几乎没有败绩,为人踏实,精于实务,从不谈玄务虚,使得吕岱成为东吴的名将。

    蒯良治理地方,吕岱被蒯良发掘出来,担任东海郡太守。这一次蒯良和黄忠带兵北上,吕岱跟着蒯良一起北上。

    吕岱和是仪两人,都是蒯良挖掘出来的人才。一个跟在蒯良的身边担任主簿,一个留在东海郡治理提防。

    这一战,是仪留在下邳主持大局。

    吕岱坐下来,躬身道:“使君,卑职刚得到豫州方面传来的消息,大都督周瑜联合太史慈,在陈县击败夏侯惇,夺取颍川郡、陈国和梁国。周大都督的大军,已经杀入兖州,夏侯惇退入兖州陈留郡,双方在陈留郡境内对抗。”

    蒯良轻轻一笑,丝毫不受影响。

    他抖了抖衣袍,缓缓说道:“周瑜用兵如神,且文武双全,再加上周瑜在豫州蛰伏数年。如果周瑜被堵在豫州,岂不是丢尽了脸面?”

    吕岱神色却有些急切。

    他盯着蒯良,郑重道:“大王在益州取得了进展,杀夏侯渊,灭曹仁,困曹操。大王取得了进展,周瑜又拿下豫州丢失的各地,杀入了兖州内。”

    “现在,就剩下我们没有战果。使君镇守在即丘县南方边境,已经一个多月。为什么,不进一步进攻琅琊国的臧霸,而是一直在这里呢?”

    蒯良审视着吕岱,没有直接回答,问道:“你认为,本官为什么不前进?”

    吕岱摇头道:“卑职愚钝。”

    蒯良微笑道:“好饭不怕晚,急不得。我们打仗,要有自己的节奏,一步步的推进。不能看着周瑜拿下了豫州区域,大王夺取了益州区域,听到人一鼓噪,就急切出手。”

    “要出手,那就毕其功于一役,一战而定。”

    “杀袁谭,夺青州。”

    蒯良掷地有声道:“这一战,必须要打出我们徐州的风采。”

    吕岱听着蒯良的话,心中思忖了一番,忽然眼前一亮,开口道:“这段时间使君唯一的安排,就是安排人佯装去策反臧霸。”

    “在下跟着使君,却发现您策反臧霸的安排,没有实际上的推进。”

    “除此外,使君没有安排了。”

    “在下认为,使君之所以不着急,是因为您早就策反了臧霸。这一次故意策反臧霸,是让袁谭也去策反臧霸,进一步让臧霸作为我们的内应。”

    吕岱说道:“因为袁谭有戒心,臧霸无法格杀袁谭。可到了战场上,臧霸就能率军反攻,一鼓作气击败袁谭。唯有如此,才有一战而定的可能。否则,臧霸不归顺,根本无法成功。”

    “哈哈哈……”

    蒯良听到后大笑了起来。

    他眼中露出浓浓的赞许,说道:“定公的分析,丝毫不差。臧霸的确早就已经归顺,只是秘而不宣,没有对外宣传罢了。”

    蒯良坐镇徐州数年,拿下了东海郡,始终没有对臧霸动手。

    这是留着的一个引子。

    蒯良一直在联络臧霸,在前年策反了臧霸,却留着臧霸在琅琊国,作为吴国的暗桩。这一次要算计袁谭,臧霸就是蒯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否则,以蒯良的能力,再加上黄忠的实力,早就挥军扫荡了臧霸,不可能任由臧霸盘踞琅琊国。

    吕岱说道:“使君英明!”

    对于蒯良,吕岱是打心底的佩服。蒯良治理地方,非常有能力,而且还有足够的耐心,能通过春风化雨的手段解决徐州的问题。

    在用兵上,蒯良也是如此。

    “报!”

    一名士兵进入,禀报道:“使君,黄将军求见。”

    “请!”

    蒯良吩咐一声。

    士兵去传令,紧跟着黄忠大踏步的进入营帐中。

    黄忠快五十岁了,可是他这些年下来,反倒愈发的精神,愈发的年轻,丝毫不显老,完全看不出是个快五十岁的人,看起来像是四十左右的中年人。

    黄忠抱拳道:“末将拜见使君。”

    蒯良眼神期待,问道:“汉升将军,莫非有了袁谭的消息?”

    黄忠禀报道:“哨探刚得到消息,袁谭和臧霸汇合,联袂带兵从开阳县南下。”

    说到这里,黄忠愈发的兴奋,禀报道:“为了让袁谭拉拢臧霸,我们一直在佯装拉拢。拖了一个多月,袁谭终于相信了臧霸。双方的大军南下,很快就会抵达即丘县。”

    “战事,即将来临。”

    黄忠眼神熠熠生辉,掷地有声道:“袁谭抵达即丘县边境,和我们交战之日,就是袁谭覆灭之时。”

    蒯良神色虽然很平静,可是他的眼中也有着一团火光,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备战。”

    “喏!”

    黄忠立刻去安排。

    吕岱跟着去忙碌后勤的诸多事宜,这一次的战事,后勤等各项事情都是他负责。

    蒯良一个人坐在营帐中,站了起来。他看着面前的一面小木牌,上面写着袁谭两个字,提起毛笔在袁谭的名字上画了个叉,眼神期待了起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