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518章 贾诩论道

第518章 贾诩论道

    贾诩面对陆玄的询问,不急不躁的道:“大王,臣认为这次攻打汉中,关键在张鲁这里。”

    他看向庞统,直接问道:“庞刺史,我们的人,有渗透南郑县的吗?”

    庞统虽然相貌普通,那是因为曾经的他,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现在他成为益州刺史,衣着整齐,整饬一番后,看上去好看很多。

    他听到贾诩的询问,回答道:“刘璋归降后,我已经整合了刘璋在南郑的暗桩,再加上绣衣卫的渗透,我们在南郑县有些力量。”

    “只是人数不多,而且没有关键的位置和人员,毕竟刘璋身边的心腹,全都是五斗米道的核心。另外,接触张鲁最近的人,目前为止就一个厨子。”

    庞统有些无奈,说道:“关键是厨子的身份也很普通,不是最核心的厨子。”

    贾诩点头道:“有厨子能靠近张鲁,就足够了。”

    庞统惊愕道:“贾军师,区区一个厨子,怎么运作呢?”

    贾诩从容说道:“厨子只是联络张鲁的一个引线,确保能见到张鲁,仅此而已。”

    他没有详细的解释,看向陆玄,郑重道:“大王,目前的格局很清晰。不论是我们,亦或是曹操,都不能大举攻打张鲁,否则,就可能导致张鲁倒向另一方。”

    “曹操无奈,他必须南下。”

    “恰好曹操按捺不住,就给了我们运作的机会。尤其是臣这段时间在成都,研究了汉中的情况。汉中和天下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不一样的。”

    贾诩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

    陆玄眼中掠过一道精光,开口说道:“文和的意思是,汉中是五斗米道的区域,全民信教。汉中的百姓,几乎都是五斗米道的信徒。”

    “大王圣明。”

    贾诩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

    和陆玄交谈,就是这么的轻松,他提出一个方向,陆玄已经有了准确的判断。

    贾诩侃侃而谈道:“汉中五斗米道,传自张陵,也就是张道陵。张道陵是张鲁的祖父,博学多才,是曾经的太学生,还曾担任过太守治理地方。”

    “除此外,张道陵精通河图洛书、谶纬、天文地理、医药等,能通过咒言、符水治病救人。在当时,他在益州境内,因地制宜的教导百姓取咸井水煮盐,让无数百姓受益。”

    “仅是如此,张道陵在益州境内,人心所望,百姓信服。”

    “在这个前提下,他在益州创立五斗米道,无数百姓加入,成为五斗米道的信徒。在张道陵时期,五斗米道就已经很有影响力。”

    “张道陵死后,他的儿子张衡继承,成了五斗米道的第二代天师,维持了五斗米道的发展。”

    “张衡身死,张鲁继承了五斗米道,成为五斗米道第三代的天师。”

    “在张鲁割据汉中,和刘璋断绝来往后,凭借掌握汉中的优势,全力的推广五斗米道,更通过五斗米道治理地方,使得政教合一,五斗米道前所未有的兴盛。”

    贾诩说到这里,忍不住感慨,说道:“政教合一,使得宗教合法。如果宗教引人向善,如目前的五斗米道,那就是利大于弊。”

    陆玄点头说道:“文和对五斗米的分析很正确,宗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宗教引人向善,融入世俗,那就是利国利民。如果高高在上,奴役百姓,甚至宗教的上层崩溃,贪婪无度,收割钱财,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同样是道家的太平道,被张角利用,就发展成了大隐患。”八壹中文網

    “所以,宗教要控制要限制。”

    陆玄眼神凝重,说道:“天下的宗教,无法消灭。因为人心难测,只要是人,就有自己的信奉,就容易有心灵的寄托。所以,宗教必须掌握在手中,这是利器。”

    贾诩拱手道:“大王圣明。”

    他心中赞叹,陆玄对宗教的判断,相当的精准。

    贾诩心中佩服,继续道:“言归正传,回到张鲁的身上。因为张鲁施政柔和,靠宗教约束百姓,加上百姓又是信徒。以至于,汉中无数的百姓受益,感恩张鲁。”

    “甚至,有狂热信奉五斗米道,这些人愿意为五斗米道献身。”

    “张鲁身为五斗米道的天师,在汉中威望非常高。因为宗教的属性,只要他的一句话,就能让无数人响应。曹操先一步攻打汉中,得罪张鲁,就把张鲁逼向了我们。”

    贾诩说道:“所以,我们要笼络张鲁,把张鲁掌握在手中。有张鲁在,夺取汉中易如反掌。”

    庞统想了想,询问道:“庞军师,怎么掌握张鲁呢?”

    贾诩眼中掠过一道精光,说道:“老夫判定曹操屯兵在汉中北面,会利用在汉中的潜伏的人接应兵马,悄然杀入汉中,迅速攻城掠地。”

    “这是下下之策。”

    “只不过曹操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选择这样的计划。”

    贾诩看向陆玄,说道:“为了拿下张鲁,臣建议安排人潜入南郑县,等曹操杀入汉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就立刻策反张鲁。”

    “我们的人,保护张鲁南下,回到大王的身边。”

    “纵然曹操夺取疆土,因为民心在张鲁,信徒狂热支持。张鲁再对外喊话,让百姓抵制曹操,归顺吴国,大王进入汉中就是民心所向。”

    贾诩说道:“只要是拿下了张鲁,我们的大军再赶过去,都有足够的时间开战。”

    法正眼前一亮,他迅速说道:“大王,臣愿意前往南郑运作。”

    陆玄说道:“去南郑很危险。”

    法正一副反顾的说道:“如果不危险,臣就不去了。”

    陆玄思考一番,点头说道:“我让赵云跟着你一起去,接到张鲁后,就迅速离开南郑南下。本王会先一步到边境驻扎,策应你。我们的军队化整为零,一点点的出关。虽然耗费时间,现在还没有爆发战事,有足够的时间。”

    “喏!”

    法正兴奋回答。

    他和陆玄、贾诩、庞统商量了后续的事情,法正就告辞离开,去找赵云接洽,然后带上少数人先一步行动。

    陆玄安排了一番,让吴苋留在成都,也带着许褚和贾诩一行人行动。在陆玄出兵的时候,绣衣卫八百里加急,以最快的速度,把陆玄的安排传出益州。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