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454章 杨修之谋

第454章 杨修之谋

    陆玄为杨彪接风洗尘的宴席,只有陆玄、杨彪和杨修在,等宴席结束,陆玄给杨修放假,让杨修带着杨彪去逛一逛舒县,了解舒县的风土人情。

    父子两人出了王府,在城内闲逛,半路上下起了毛毛细雨。

    烟雨迷蒙,景象迷人。

    杨修带着杨彪在附近的一处茶肆坐下,喊了壶茶,坐着看城内的风景。

    杨彪静静看着街道上来往的百姓,虽然下着雨,街道上来往的百姓却不急,撑着油纸伞,慢腾腾的,该逛街的依旧逛街,该做买卖的依旧做买卖,仿佛是世外桃源。

    娴静中透出舒适和安逸,让人不自觉的就喜欢上这样的朦胧美。

    杨彪喝了一口热茶,感慨道:“江南好风景,名不虚传。不过江南是温柔乡,容易成为英雄冢。陆玄是雄主,然而未来定都南方,未必合适。”

    杨修轻笑道:“父亲,大王立足南方,是权宜之计。儿子认为,一旦大王问鼎天下,肯定会迁都的。秦并天下在咸阳,高祖定天下在长安,光武皇帝合天下在洛阳,历来都是北方。”

    “北方稳定,才有天下的稳定。”

    “北方不定,天下难安。”

    “南方虽然富庶,也就九江、庐江、丹阳和吴郡等少数地方发展起来,豫章郡和会稽郡都不行。至于更南方的交州,是边缘之地,崇山峻岭,猛兽重生,瘴气太多,大王暂时都懒得管。”

    杨修说道:“所以,父亲的担心没必要,大王未来,肯定要北上定都的。”

    杨彪捋着胡须道:“在南方定都,南方的豪强大族得利,南方系官员得利。迁徙到北方,一切就发生了变化,等于南方大族就失去了最大的优势。所以,他们不会同意的。”

    杨修神色自信,说道:“这一点,父亲仍然多虑了。”

    杨彪意外的看了杨修一眼。

    臭小子!

    不反对,不舒服是吧?

    杨彪哼了声道;“说说看,你又是怎么想的?”

    杨修回答道:“原因很简单,大王不是守成之君,是开国之主。大王在军中的威望,前所未有。大王要迁都,没有人能阻拦。”

    “如果说,大王现在不迁都,后世的新君想要迁都,那才是难上加难,会有巨大的阻力。除非遭遇大变,才有可能迁都北上,否则绝对不可能。”

    杨彪看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他的这个儿子聪明,有时候是小聪明,不懂得大道理。

    如今,似乎有了些许变化。

    杨彪摆手道:“未来的事,不可捉摸,说得太远了。目前来说,陆玄占了先手,可是胜负未定,毕竟曹操也是雄主,非常厉害。扬州在变化,关中也在变化。你离开洛阳也几个月了,现在的洛阳,每天都在变化。”

    杨修轻轻一笑,说道:“父亲,儿子在关中呆了这么长时间,能不知道洛阳?曹操未来怎么样,我无法判定。我只知道扬州日新月异,发展飞快。”

    杨彪听得面颊抽了抽。

    他又看了杨修一眼,你小子,专门抬杠的吗?

    他按捺住心中忽然有些暴躁的情绪,说道:“说说看。”

    杨修不疾不徐的说道:“儿子就简单的说三点,第一是舒县南方的渡口码头,您走水路南下,应该看到了,每天吞吐无数的货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可谓天下胜景。”

    杨彪哼了声道:“一般般。”

    杨修继续道:“第二,天下士人使用的左伯纸,都在南方。如今南方造纸一行,愈发繁华,更多了造纸的材料,除麦秆、水稻杆、桑皮这些,还有以竹子制作的竹纸。这样的一个产业,使得江南之地繁华富庶。”

    杨彪撇嘴道:“这也不稀奇。”

    杨修说道:“第三,商人在南方,一旦要运输钱财,已经不需要大批船只运送,也不需要护卫保护。只需要一张票号,比如在吴郡丹徒县存一百万贯钱,到舒县凭借一张纸,就可以提取出来。父亲,这一点您知道吗?”

    杨彪听得心中震惊。

    票号?

    他身子前倾,问道:“这是什么?”

    杨修笑了笑道:“这就是大王独家的创造,建立票号,使得商业更加的流通,商人更加的便捷。南方商业,愈发的繁荣,和票号是分不开的。”

    杨彪皱起眉头道:“老夫还是不明白,这是怎么弄的。”

    杨修道:“等您到了南方,慢慢就习惯,而且这些都是表皮,您看看五经馆,看看官府控制的大市场,这些才是根本,使得吴国整体的国力,远超曹操和袁绍。”

    杨彪盯着杨修欠揍的脸,眼眸转动,忽然道:“你卖弄这些,肯定有目的,说吧,你要说什么?”

    杨修笑道:“父亲英明!”

    杨彪哼了声道:“你撅一下屁股,老夫就知道你要放什么屁。”

    杨修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郑重道:“父亲打算留在吴国,这很好。我希望父亲回了洛阳,游说在洛阳的汉室老臣,比如司马防、伏完这些人南下。”

    杨彪嗤笑道:“德祖,你爹我,哪有这么大的脸面?司马防耿直公正,威严赫赫,是河内名士。至于伏完,更是国丈,也是显赫之人。其它一些老臣,也不好劝说。你小子,真看得起你的老父亲啊。”

    杨修嘿嘿一笑,说道:“父亲是老臣的主心骨,您出面,哪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更何况,大王给汉室后裔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他们欢喜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不同意。父亲,您帮一帮儿子,可好?”

    杨彪叹息一声。

    他看着杨修,沉声道:“你不担心这些人来了,会掣肘陆玄吗?”

    杨修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王威压天下,镇压一切,这一点上,父亲不需要担心。没了皇帝,这些老臣不可能翻起浪花。”

    “另外,就算不能说服他们南下,也可以拉拢一番。”

    “我知道父亲不愿意背弃大汉,您的做法也没有背弃,一切是为了大汉朝后裔的延续。”

    “否则,天下三足鼎立,到时候三王称帝,汉室血脉恐怕就真的断了。所以,您既帮了儿子,又完成自己的坚持,请父亲三思。”

    杨彪感慨道:“你小子,还真是……”

    杨修道:“父亲,您就说行不行吧?”

    “行,怎么不行。”

    杨彪眼神幽怨,无奈道:“老夫的好大儿,都安排妥当,老夫还能拒绝吗?你小子为效忠陆玄,连你爹都坑。”

    杨修说道:“您误会儿子了。”

    杨彪喝了口茶,说道:“误会什么,老夫还不了解你吗?罢了,陆玄也仁义,老夫尽力而为。只是,恐怕很难,老夫争取拉近点关系。”

    “辛苦父亲。”

    杨修顿时笑了起来。

    他俊朗的脸上,有着浓浓的期待,这可是立功的机会。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