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417章 血债,当血偿!

第417章 血债,当血偿!

    老母猪山下,老母猪村。

    千余乌桓骑兵包围村子,这些人嘻嘻哈哈的笑着。

    一个个乌桓人下马,冲入村子中抓人。他们暂时,没有抢劫粮食,因为那是最后要做的。现在做的事情,是一家一户的去找女人。

    这是乌桓人的乐趣。

    北方像是右北平、辽西这样的区域,地方上的汉家百姓,大多数是借助大家族的坞堡防御。一旦乌桓人来了,所有百姓躲在大家族的坞堡中,帮助大家族防御,也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

    可是,老母猪村地处偏僻,附近没有大家族,就是百余户村民在这里。

    村子中有青壮。

    然而,村子中的青壮已经被杀了。一具具尸体横陈在村子中,遍地鲜血。

    乌桓人中,一个二十出头,相貌桀骜的青年,坐在马背上,看着乌桓士兵抢劫的一幕,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高声道:“我曾经告诉父王,应该靠杀戮赢得乌桓人的人心。可是父王,竟然去讨好什么田畴,简直荒唐。”

    青年名叫乌蚌,是右北平乌桓大人乌延的儿子。

    三郡乌桓中,右北平乌桓首领乌延,有八百余部落,号称汉鲁王,是乌桓三王之一。

    在右北平,乌延的势力最大。

    实际上,乌延还有一个右北平单于的称号。当年袁绍和公孙瓒交战,他无法抗衡公孙瓒,所以袁绍为了拉拢乌桓,矫制赐予乌延汗鲁王的印绶,封乌延为右北平单于。

    这次乌延带人去徐无山,希望和田畴拉近关系,让田畴替他筹划。昔日的刘虞,让胡人信服。田畴是刘虞的从事,有一定的影响力。

    只要田畴帮助乌延,就能让乌延的势力增强。

    可是,事情并不顺利,乌延一直没有成功,乌蚌无聊下,就带人出来劫掠。

    乌蚌左手叉腰,右手指着正在奔跑的一个乌桓士兵,高声道:“皮谷藤,你脑子有毛病吗?在房间中没有搜到人,你不会纵火焚烧吗?”

    “这些汉人的女人藏在房间中,那就一把火烧了。我不信,这些躲藏的人不出来。一群废物,脑子都傻了,不知道动脑子吗?”

    正在跑的皮谷腾一听,瞬间明悟过来,直接去准备火把,迅速纵火。

    其它的乌桓人,纷纷效仿。

    一个个跑去纵火焚烧,一处处住宅燃烧起来,火势滔天,冒起滚滚浓烟。许多躲藏在屋子中的人,受不了燃烧的大火,纷纷跑了出来。

    尖叫声,哀嚎声,不断传出。

    百姓狼狈不堪。

    实际上藏在屋子中的人,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因为村子的青壮,几乎都去抵抗乌桓人,以至于被杀死在村子中。

    乌蚌看到这一幕,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得意的说道:“抢劫这方面,我一向最有经验。在我的目光下,不可能有一个汉人逃出去。”

    “王子英明。”

    周围的乌桓人,纷纷夸赞。

    一个个不断拍马屁。

    乌蚌听到消息后,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神色。只是乌蚌正在欣赏汉人逃窜的场景时,耳朵一动,听到后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马蹄声急促,甚至地面,都微微的震动。

    “父王真是的,我刚出来不久,就派人要让我回去。”

    乌蚌神色依旧轻松。

    他根本没想过,公孙瓒会有骑兵来,也没想过会有其他的骑兵。公孙瓒被袁绍打垮后,就彻底的龟缩起来,右北平乃至于渔阳郡、广阳郡这些地方,都是乌桓跑马劫掠的地方。

    整个幽州东北部,已经没有人能制衡乌桓。

    “王子,来的不是我们的人,是汉人的骑兵。”

    有乌桓士兵高呼起来。

    乌蚌转过身看去,他陡然看到浩浩荡荡出现的骑兵。

    所有人身穿甲胄,是汉人装束。

    乌蚌的脸色阴沉下来,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任何的惧怕,高声道:“我乌桓纵横右北平,区区一点汉人的骑兵,不值一提。”

    “这些汉人骑兵,没什么好惧怕的。给我吹响号角,召集所有人进攻,击穿汉人的骑兵。我要让这些汉人,眼睁睁看着村子的人被杀。”

    号角声,响彻在村中。

    正在撵着百姓的乌桓士兵,大批大批的撤回来,迅速翻身上马聚集在乌蚌的身边。

    村子中,一个个老弱妇孺,迷茫、惶恐、绝望的眼神中,看到了远处的骑兵,眼中又迸发出无穷的希望。这些人看到地上死去的亲人,泪水横流。

    可是看到官兵杀来,又看到了希望,一个个祈求着能取胜。

    乌蚌回头看了眼村子的人,冷冷一笑。他最喜欢做的,是彻底打垮这些汉人的精神,让这些人在绝望中死去。

    “杀!”

    乌蚌高声下了命令。

    他更是身先士卒杀了出去。

    乌蚌是乌延的长子,而且乌蚌骁勇善战,极为凶狠。乌桓这样的部族,最看重的就是勇猛无敌,最看重的就是胆魄,所以乌蚌遇到了战事,一向是冲杀在前。

    乌蚌带着人冲刺,陆玄、许褚和赵云已经发起了冲刺,骑兵进一步加速了起来。

    陆玄看到村子中燃烧的大火,隐隐听到传来的哀嚎惨叫声,眼中布满了杀意,提着手中的一杆长枪,高声道:“杀过去,杀光乌桓人。”

    “乌桓人杀我子民,焚我村落,今日,血债血偿!”

    “杀光乌桓!”

    陆玄长枪指向前方,高声下令。

    他胯下的赤龙战马,唏律律的嘶鸣了起来,仿佛也在愤怒的咆哮。

    骑兵冲刺,速度越来越快。

    当双方拉近距离,许褚和赵云一左一右杀了进去,两人杀气腾腾,一刀一枪不断的斩杀乌桓人。

    陆玄对上乌蚌,他注意到乌蚌的穿着是锦袍,而且甲胄更加光鲜,眼神愈发的冷厉。陆玄的长枪在空中刺出,快如闪电。

    陆玄穿越后,一直在练武,身体素质越来越好。

    上了战场,陆玄完全不惧。

    长枪化作一道流光,瞬间到了乌蚌的身前。乌蚌提刀格挡,长枪被荡开,可是枪尖只偏转了一丝,锋利的枪尖噗嗤一声,刺入乌蚌的左侧肩膀上。

    长枪一转,刺入身体,使得鲜血流溢。

    陆玄长枪抽出,带出一篷鲜血,没有丝毫的停顿,再次朝乌蚌杀了过去。

    乌蚌吃痛惨叫,看向陆玄的眼中,露出惧怕神色。

    他往周围看过去,赫然发现这次杀来的汉人无比的凶猛。所过之处,竟然无人能挡,乌桓士兵直接被碾压。

    乌蚌更是觉得惊悚,他从来没想到,自己麾下的乌桓骑兵,竟然被一边倒的碾压。

    这是汉人骑兵吗?

    这是他眼中的两脚羊吗?

    乌蚌刚回过神,陆玄的长枪再一次刺来,乌蚌连忙提刀格挡。可是长枪一如既往的落在乌蚌的肩膀上,这一次戳中了右肩,枪尖带出一篷鲜血,乌蚌又惨叫一声。

    他转身准备撤退,可是陆玄要报仇雪恨,哪里会让乌蚌撤退,长枪突刺,让乌蚌避无可避。乌蚌心中急切,只能用蹩脚的汉家话喊道:“我是汉鲁王乌延的儿子,不要杀我。”

    陆玄长枪一如既往的刺出。

    乌桓人,该杀!

    甭管是什么人,照杀不误!

    扑哧!

    枪尖贯入甲胄,刺入了乌蚌的身体,穿透乌蚌的心脏。

    陆玄长枪一甩,乌蚌的身体从马背上跌落下去。可是,陆玄胸中的杀气,却丝毫不减,仍然没能发泄,他长枪指向前方,高声道:“乌蚌已死,乌桓人一个不留,杀!”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