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盘哇小说>历史军事>三国第一狠人> 第342章 灭龚都,诛刘辟

第342章 灭龚都,诛刘辟

    四月天的平舆县,到处是绿油油的杂草,许多地方都荒凉了。

    陈家坞堡附近,土地里杂草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长满了绿油油的麦苗,已经全部耕种完。

    有陈到在,陈家坞堡附近的村民,才能安居乐业。

    实际上,这是贼匪肆虐区域的百姓,大多数的常态生活,依靠大家族的庇护生活。如果没有大家族的庇护,你躲不掉贼匪的肆虐,更逃不过苛捐杂税。

    所以地方上的普通百姓,投靠了大家族,生活反而好一些。

    因为你投奔了大家族,成了隐藏的户口,官府查不到人口,就没有税收落在你的头上,也没有徭役,所以在某些程度上,托庇于大家族生活的百姓,日子反而更好。

    这种模式,对官府不好。

    官府要的是掌控人口,有了户籍人口,才知道自己有多少动员百姓作战的能力,才知道能收取的赋税是多少。

    龚都和刘辟完全不考虑这些的。

    他们的模式很简单,吃完了就抢,从来不去考虑人口和生产的问题,也不去考虑长久。两人率领大军来到陈家的坞堡外面,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发起进攻。

    大批大批的黄巾贼,朝着坞堡的围墙冲了过去。

    坞堡内,因为陈到早早通知了,所以陈家坞堡的百姓直接拿起武器抵抗。

    双方厮杀的时候,在坞堡外远处。

    一处山林边缘。

    陈到、张辽率领的大军,都在这里藏着。

    两人早就到了。

    一直在等龚都和刘辟出兵的消息。

    当坞堡遭到攻打的消息传来,陈到神色有些迫切,询问道:“张将军,龚都和刘辟带着大军来了,我们什么时候进攻呢?”

    张辽看了陈到一眼,直接道:“立刻进攻就是,不必拖延时间。在我们有准备的前提下,都不能一战击溃黄巾贼,干脆自裁算了。”

    “我听从张将军的。”

    陈到内心松了口气、

    如果张辽引而不发,任由黄巾贼攻打一会儿,借助坞堡削弱黄巾贼的士气和力量,陈到也不能说什么。现在张辽直接下令进攻,坞堡的损失也就很小。

    “出兵!”

    张辽立刻下令命令。

    伴随着命令下达,张辽和陈到一起,率领着一千骑兵率先杀了出去。

    紧跟着,是两千步兵和陈到的八百部曲。

    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出。

    骑兵奔驰在辽阔的平原上,宛如一条长龙席卷。而且骑兵的速度极快,随着奔跑的进行,整个骑兵队伍辐散了开来,远远看去,烟尘四起,更是蔚为壮观。

    这是中原地区,和南方的区别。

    如果在扬州南方的水乡地区,骑兵根本跑不开,到了汝南平舆县这些地方,虽然有河流,可是这些地方的河流也不像是江南地区,地方更广袤,地势更开阔。

    战马奔跑,非常容易。

    不到小半刻钟,陈到和张辽率领的骑兵,已经靠近陈家坞堡的方向。

    骑兵的出现,马蹄声震耳欲聋。

    龚都和刘辟正在指挥军队进攻坞堡,忽然听到自己的后方传来马蹄声,龚都率先回头看去,看到后方烟尘四起,感受到地面的震颤,脸上的神情,一下就垮了下来。

    龚都面颊抽了抽,沉声道:“老,老刘,情况不对劲,有骑兵杀来了。”

    刘辟也看了眼,神色震惊,失声道:“难道是陆玄的骑兵?”

    龚都转眼又换了一副哭丧着脸的模样,说道:“不管是不是陆玄的兵,我们的步兵都不是骑兵的对手。更何况,对方可能只是前军,还有大批的军队在后面。”

    “我们直接退回平舆县的路被切断,现在舍掉陈家坞堡,只能继续往前赶路,从前面的官道绕一个大圈子,再返回县城去,借助县城防守。”

    “好!”

    刘辟点头回答。

    “撤军,撤军!”

    龚都下了命令。

    刘辟也跟着下令。

    两人一起骑着马逃离,其它的黄巾贼得了命令后,也跟着一窝蜂的撤离。

    黄巾贼本就是乌合之众,是席卷了很多百姓组成的流民队伍。这样的队伍,适合打顺风战,只要取得了优势,这些流民组成的队伍就会爆发出很强的实力。

    可是,一旦处在逆风的环境,这些流民没有经过训练,没有军队的纪律,心底的胆怯就会无限的扩大,就会失去控制,不顾一切的逃逸。

    尤其是龚都和刘辟率先逃窜后,大批大批的黄巾贼开始不顾一切的逃窜。只要是没有骑兵追击的地方,黄巾贼就直接逃过去。

    张辽和陈到带着骑兵追击,两人才刚杀过来,还没有接触开战,龚都和刘辟都已经逃了。

    两人都有些荒唐的感觉,却又觉得正常。

    这才是乌合之众的黄巾贼。

    张辽和陈到继续追,张辽看向远处,看到了代表龚都的大旗,高声道:“陈将军,我去追龚都,你去杀刘辟。然后,我们再汇合。”

    “没问题!”

    陈到立刻回答。

    他数次和龚都、刘辟开战,都只是击退对方,没有机会去掩杀,因为陈家坞堡的兵力有限。这一次,他和张辽一起进攻,终于能放开了厮杀和进攻。

    陈到提着枪,朝代表着刘辟大旗的方向去。他策马狂奔,转眼杀入逃逸的黄巾贼中,长枪挥动,戳杀挡在前方的士兵,不断的往前推进。

    陈到连续杀了四个黄巾贼,前方已经空荡荡的,一个个黄巾贼纷纷退开,不敢挡在陈到的前面。以至于陈到往前冲的速度更快,迅速拉近和刘辟的距离。

    陈到的骑术更精湛,持续的催动战马赶路,再加上他的战马更精良,转眼间,已经拉近了和刘辟的距离。当双方距离不到一丈的时候,陈到猛地再度加速,拉近距离。

    手中的长枪,横扫了过去。

    刘辟看到陈到突兀的靠近,头皮发麻,却也连忙侧身,挥刀格挡。

    武器撞击的瞬间,陈到借助反震的力量,长枪一抽一递,枪尖猛地的往前探出,有如毒蛇吐信,快到刘辟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枪尖就到了刘辟的身后。

    扑哧!

    枪尖刺穿了刘辟的甲胄,洞穿心脏,从前胸探出。

    长枪抽出,鲜血狂飙。

    刘辟惨叫一声,就从战马上跌落下去,翻滚两下后,已经失去了意识。

    “刘辟已死,降者不杀。”

    陈到高声呼喊了起来。

    张辽在不远处,刚刚靠近龚都,他和龚都一交手,就压制了龚都,以至于龚都直接高呼投降。可是张辽听到陈到的喊声后,怒目圆睁,双手握刀,猛地爆发力量斩下。

    铛!!

    武器撞击,张辽的刀,磕飞了龚都手中的刀,一刀划过龚都的脖子。鲜血喷溅,龚都瞪大了眼睛从战马上跌落下去,转眼就没了气息。

    张辽杀了龚都,略微松了口气,也高呼道:“龚都已死,降者不杀。”

    他和陈到纵横杀戮,不断招降。

    黄巾贼不断的跪地投降,因为面对骑兵的杀戮,根本就逃不掉。

    张辽和陈到两人招降的同时,也在斩杀继续逃散的人,战事持续了一个半时辰后才结束。两人汇合大军,押解着投降了黄巾贼,带着龚都和刘辟的尸体,就先一步朝平舆县的方向去。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
  2. [历史军事] 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
  3. [历史军事] 大晋第一才子
  4. [历史军事] 大明:一出生就被当成了神仙
  5. [历史军事] 新语新编
  6. [历史军事] 缘起一九三七
  7. [历史军事] 抗战:啥,你说班长不是干部?
  8. [历史军事] 都市最高手
  9. [历史军事] 红楼之庶子为王
  10. [历史军事] 北宋:开局遇见李清照
  11. [历史军事] 红警: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
  12. [历史军事] 亮剑:疯了吧,你管这叫边区造?
  13. [历史军事] 三国之国医兴汉
  14. [历史军事]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15. [历史军事] 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
  16. [历史军事] 我岳父是朱元璋
  17. [历史军事] 知否之袁家庶子
  18. [历史军事] 陛下,该上路了
  19. [历史军事] 三国之争霸天下
  20. [历史军事] 故事在民间
  21. [历史军事] 庆帝元年
  22. [历史军事] 大隋秦王
  23. [历史军事] 勿首见
  24. [历史军事]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